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应比除数

如题所述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应比除数小。

除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非零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余数,数学用语。在整数的除法中,只有能整除与不能整除两种情况。当不能整除时,就产生余数。余数是指整数除法中被除数未被除尽部分。

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一定要比被除数小,余数为数学用语,在整数的除法中,只有能整除与不能整除两种情况,当不能整除时,就产生余数,且余数的取值范围为0到除数之间。

除法的法则:  

1、从被除自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有几位,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zhidao,如果不够除,就在这一位上商0。  

3、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并在余数右边一位落下被除数在这一位上的数,再继续除。
余数必须比除数小,余数可以比商大。如:21÷9=2……3。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1。最大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2、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写除号“厂”。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非零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若ab=c(b≠0),用积数c和因数b来求另一个因数a的运算就是除法,写作c÷b。

有余数的除法是除法算式当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也就是借助平均分的概念,来搞清楚余数,除数,被除数和商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代表的意义是什么,然后重点掌握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重要知识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