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是战国首霸,若魏一意灭秦能否成功,能否取代秦国统一天下?

如题所述

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是韩、赵、魏三家分晋,从此华夏进入了战国时期,而作为从晋国大夫转变为诸侯的魏国来说,他却是战国初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为什么是魏国,而不是像齐国与楚国这样的传统大国呢?

魏国强大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李悝变法。

春秋晚期,传统诸侯大国,比如晋国、齐国、楚国都因为在连续数百年的争霸中消耗了实力,导致吴国和越国这样中小诸侯国的崛起,但由于国力有限,吴国与越国只是昙花一现,随即就灭亡了,到了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通过各种途径想让自己国家强大起来,于是战国初期的变法就迅速成为各个诸侯国的首选。

第一个变法的国家就是魏国,第一个变法的人就是魏文侯重用李悝开始变法,变法的主要内容就是:废除世袭制和井田制,实行法治,奖励耕种,创建魏武卒。李悝变法的很多内容成为后来商鞅变法参考的依据,作为第一个变法并且成功的魏国,其国力迅速强大起来,成为战国时期的第一个强国。

二、魏文侯善用人。

战国时期魏国的第一任国君是魏文侯,这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也是战国初期最有能力的君主,同时,魏国又是最出人才的地方,西门豹、庞涓、范雎、公孙衍、张仪、尉缭(辅佐秦王嬴政统一天下的国尉)都是魏国人,包括吴起与商鞅也都是先到魏国的,这些大名鼎鼎的人才如果能为魏国所用,魏国统一天下也未尝不可。

这同样与魏国的地理位置有关,魏国初期的国土包括今天的陕西北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及中部、河北南部,处于整个天下的正中间位置,商贾云集、人才荟萃,而魏国第一任国君魏文侯这个人有能力,会用人,礼贤下士,任用了一大批人才,包括李悝的变法也是在魏文侯的支持下举行的,所以魏国才能第一个强盛。

魏文侯起用的人才包括:李悝(战国变法第一人)、翟璜(名相,推荐了很多人才给魏文侯)、乐羊(军事家,攻伐中山国)、吴起(军事家,打败秦国)、西门豹(政治家,治理邺城)、子夏(孔子的弟子,孔门十哲之一)等等,而且魏文侯请子夏创建了西河学派,吸引了很多人才到魏国来,也成为魏国强大的原因之一。

当魏国强大起来之后,就开始扩张,魏国的扩散是向四面八方,但是最早的扩散是向西,主要是攻打秦国,从公元前413年开始,魏文侯任用吴起攻打秦国,攻下了秦国的河西地区,这个地方就是今天陕西与山西两省黄河以西的地方,并且趁胜攻入了秦国的郑县,这里是陕西省的华县,已经算是关中了,再往前就打进了秦国的渭水平原,这里是秦国的腹地,秦国生死存亡在于一线。

魏国在攻占了秦国的河西地区后,设置了一个郡,叫西河郡,而吴起就担任西河郡守,秦国被吴起打败后,失去了河西的战略要地,而且随时受到魏国的威胁,经过几年的准备,秦国集结了50万大军攻打吴起,但是被吴起率领5万魏武卒打败大败,从此之后,好多年的时间里,秦国没有能力与魏国争夺河西之地。

但是,这个时候魏国的战略发生了转变,魏国不再各西发展,而是把战略重心放在了中原,在第一次西河之战结束后,魏文侯就派出乐羊率军攻伐中山国,用了两个时间灭亡了中山国,中山国在战国初期也算是一个中等诸侯国了,但在魏国强大实力的攻击下,中山国亡国了。

此后,魏文侯又与齐国、楚国、赵国相继发生战争,反而没有与西边的秦国开战,导致秦国利用这个机会开始喘息,魏文侯去世后,后来的魏武侯即位,与秦国发生了第二次河西大战,也就是吴起率领5万魏武卒打败秦国50万大军的那一次,之后,魏国就与秦国很少发生战争了,而是把战略重心放在了中原。

而魏武侯之后的魏惠文王,即位9年后,就干脆把都城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迁到了大梁(今河南开封),不仅远离秦国,而且与中原诸国不断发生战争,尤其是被齐国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打得大败,几十万魏武卒全军覆没,直接导致了魏国国力的衰弱。

那么如果魏国一意向西发展,能不能灭亡秦国?能不能统一天下?

如果魏国放弃中原争霸,一心一意攻打秦国,那么灭亡秦国是有可能的

从公元前403年~公元前370年是魏国最强盛的时候,也就是魏文侯和魏武侯在位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秦国国力并不强,屡屡被魏国吊打,不仅河西之地丢了,魏国还直接兵临秦国腹地,随时一个俯冲就能冲进秦国旧都雍城,如果魏国把全部精力来用灭亡秦国,这无疑是最好的机会,而且有名将吴起在,灭亡秦国都不是太大的问题。

魏国当时在第一次河西之战击败秦国后,还有能力发动灭亡中山国的战争,如果把灭亡中山国的实力拿来攻打秦国,秦国根本无法抵挡,而且吴起又是战国史上非常有名的军事家,5万魏武卒就打败了秦国50万大军,真要灭亡秦国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一段时间对应的秦国国君分别是:秦简公、秦惠公、秦出公、秦献公四人。这四人中只有秦献公有能力,其他三位国君在位基本没有啥作为,而且秦出公是个4岁孩子,只当了两年国君,而秦献公的国君之位也有魏武侯的相助。

但是,魏文侯与魏武侯没有看到当时的局势,魏国放弃攻打秦国到中原争霸是非常错误的战略,中原诸多强国,虽然魏国攻取了中山国,但与赵国矛盾加深,导致三晋联盟分裂,而且魏国的周边有齐国、楚国这样的强敌,魏国最终的衰弱,就是被齐国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打败而衰弱的。

魏国如果选择灭亡秦国,受到中原诸侯的干涉会比较少,因为秦国地处边陲,一直被中原诸侯国看不起,认为是荒蛮之地,所以秦国与中原诸侯国在初期的战争很少,主要就是与韩国和魏国交界,而且魏国拿下秦国可以坐拥关中之地,同时其国土又延伸到中原地区,具备统一天下的实力。

想想看,如果秦国的地盘和魏国加在一起,不仅占据关中,河套,渭水平原,而且占据了天下之中的国土,再依靠关中为后方,统一天下真的有可能,但是魏国放弃秦国,去中原争夺天下,就失去了强盛的基础,因为中原国家很多,很难灭亡或者占领其他诸侯国的土地,因为这会引发其他诸侯国的干涉。

战国的早期和中期就一部合纵连横史,比如魏国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来了个围魏救赵,在桂陵之战中大败魏国,再比如魏国攻打韩国,韩国也向齐国求救,齐国随后在马陵之战中又大败魏国,所以魏国实力虽强,也敌不过诸侯国之间的合纵连横,最好的办法就是休养生息,提升国力,看着其他诸侯国争霸,然后寻找合适的机会再开战,但是最合适的机会就是灭亡秦国,可惜魏国错过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0

魏文侯在位时间长达五十年,几乎半个世纪,但是直到魏文侯四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魏国才正式从晋国分离出来。那就是战国初期在社会生产力方面,包括人口,军事力量,经济等等都远没有很大发展,可能是由于连续上千年的奴隶制还没有彻底瓦解,魏国开始逐渐强大起来。

三家分晋时,魏、赵、韩三国的国土都是支离破碎的,互相有飞地,治理起来不容易,还很容易受到攻击。下图是公元前403年三家正式被周天子封为诸侯时,三家的土地。随后与齐国的军事较量中,先败于桂陵,再败马陵(341年)。太子申被俘,庞涓自杀,将十万魏军杀的是溃不成军。魏国此后失去霸主地位。秦孝公通过任用商鞅,魏氏的祖先是毕公高,与周天子同姓。


政治行为一般都伴随着大量阴谋活动和考量,史官一般只记载其政治表象,写通俗历史读物的人再把政治活动常人化,表现出一种成功方英明神武失败方在过家家的既视感。魏国原先的都城在安邑,地处现在的山西高原,居高临下,又凭黄河天险,易守难攻。而后迁都至大梁。大梁,地处大平原中心,交通发达,无险可守。

魏国的经济称雄一时,但无雄霸天下之心。自骄自傲,不注重人才。当时卫鞅就在魏国丞相公孙痤帐下做门客,魏相把卫鞅推荐给魏王,他还瞧不上。导致人才流失,卫鞅投了秦国。

李悝变法是魏国第一任君主魏文侯在位时,任用李悝为相,举办了一场变法。李悝变法主张选贤任能,奖惩严厉,不单促进了魏国农业出产的成长,也增强了魏国的军事气力。魏国彻底失去了金瓯完好的兴许。



第2个回答  2021-03-20

三族分晋,战国开始。赵、魏、韩通过交换领土来连接各自的领土后,开始努力工作。魏先变,任用吴起,编练魏武祖,迅速强盛。

魏国强盛后,首先进攻的是秦国,占领了秦国以西的土地,把秦国牢牢地锁在函谷关里。此时吴起驻扎在魏国河西,率领河西守军频繁渡河攻秦。那么,既然魏有这样的优势,为什么不进一步吞并秦呢?

事实上,自、、之后,魏国并没有选择消灭秦作为第一战略目标。他们没有长远的眼光吗?当然不是,而是灭秦的难度或者代价,足以震慑魏国任何一个君主。


其实魏也有自己的苦衷。魏国地处中原,又称为四战之地,而赵、魏、韩三国刚刚分家解决内部矛盾。三国虽然互不相干,但并不统一,有各自的小计划。

战国初期,魏国灭秦的胜算有多大?


其实光靠魏国灭秦是很难的。我们从最有利的一面来假设,在三晋的赵和韩国是否愿意出兵帮助。


答案当然是,我不想。赵涵和秦国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而且就算打胜仗,占领关中之地,魏也不会把它交给的。即使得到一点土地,也是一块价值不大的飞地。


赵的战略发展重点在东部的魏国。从公元前390年到公元前380年,赵多次攻打魏国,从魏国获得了大量土地。


韩国的方向也很明确,就是郑。公元前375年,韩国终于灭了春秋大国郑。


可见,赵、韩不愿意与魏国结盟,但如果魏国提出要求,赵、韩两军也可能妥协,组成三晋联军。


既然从最有利的角度来分析魏国对秦国的破坏,那么就假设赵和韩国出兵支援魏国。


开战之初,我们先来看看关中的地形和魏军入侵的路线。


三晋联军的入侵和补给路线无非是水和地。

水路沿渭水向西,但渭水流向是由西向东,魏军满载粮草逆流而上,不可能实现。另一方面,秦国反击魏国,很容易被装上粮草。这是地理的作用,秦国对于东方诸侯来说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土地成为魏军的唯一选择,但金军不得不渡过黄河、洛水河和水镜河,需要大量船只来支援。


从每一次对秦国的联合进攻中也可以看出,六国进攻秦国时,必须走陆路去谷关。

第3个回答  2021-03-20

魏国是战国时期首先强大起来的国家,曾经一度压制秦国,那么如果当时的魏国一意灭秦,魏国是否能代替秦国统一天下呢?

答案是否定的,这是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很多人认为魏国之所以最终落下霸主的宝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魏国四面出兵,把周围的国家都得罪了一遍,从而使得魏国被群起而攻之,这么说是有一定的道理,但魏国之所以这么做其实也是迫不得已。

在战国七雄之中,赵魏韩三家分晋而来,而魏国的处在天下之中,本身就是四战之地,魏国之所以四面出兵,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是魏国几乎是处在其他几国的包围之中,几乎哪个国家要想扩展地盘,都可以打魏国,魏国先下手为强也不难理解。

而战国时期,连横合纵是常事,哪怕是魏国专注与进攻秦国,这里先不说最终的结果能否灭亡秦国,但这不代表其他的国家不会主动来打魏国,而且秦国要是真顶不住了,肯定也会向其他国家求救,请求援兵。这样的例子并非没有,事实上著名的成语围魏救赵,就是齐国在魏国进攻赵国的时候,为了救援赵国而对魏国发动的主动进攻,哪怕魏国专注于秦国,也难保不会出现围魏救秦,毕竟战国争霸是七个主要国家,可不是魏国与秦国的单挑,并非说魏国只打秦国,其他的国家就不会主动来打魏国的,毕竟处在中部的魏国是比较好进攻的。

另外魏国不能重用人才,也是魏国很难代替秦国最终做到一统天下的原因。在战国时期,一个人才往往可以使得一个国家强盛一时,相对弱小的燕国用乐毅差点灭亡了强大的齐国,而齐国在有孙膑的时候,将当时强大的魏国打得到处找牙,而哪怕是长平之战之后,拥有李牧的赵国也使得秦国一次次的无功而返。

人才是战国时期的重要资源,秦国之所以能持续的保持强大,就在于秦国对于人才的重视与重用。

而这方面魏国就要差很多,与孙武齐名的吴起,是魏国能在战国早期强大起来的关键性人物,然而这样的人才魏国不能用,最终吴起去了楚国,到了楚国之后的吴起,反手就教训了魏国。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后来成为了秦国宰相的范雎,魏国不能留住人才,有人才而不能用,这样的国家,在战国之中绝对无法一统天下的。

第4个回答  2021-03-21

在通史记载中似乎除了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是个志大才疏的败家子,魏襄王望之就不似人君,魏昭王丧师辱国,魏安釐王更是集大成者怂拎不清嫉贤妒能同性恋非歧视,但在古人观点中必然意味着不正经但其实就好比马宗伟输给林丹,能说马宗伟菜吗。政治行为一般都伴随着大量阴谋活动和考量,史官一般只记载其政治表象,写通俗历史读物的人再把政治活动常人化,表现出一种成功方英明神武失败方在过家家的既视感。

魏氏的祖先是毕公高,与周天子同姓。武王建周后,高被封于毕,就以毕为姓了。他的后代有个叫毕万的在春秋时期侍奉了晋献公。后来毕万在征伐霍,耿,魏时的战争中立了功,晋献公就把魏地封给了毕万。晋献公去世后,晋国出现内乱,毕万的子孙就以封地魏为姓了。春秋末年,魏氏家族逐渐强大起来。到了战国初期,魏文候魏斯继位了魏国国君,魏文候拜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为老师,用李悝,翟黄为相,乐羊,吴起为将,对魏国进行了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改革。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了魏国的诸侯国地位。之后,魏国开始逐渐强大起来。

魏武侯曾经说过今秦胁吾西,楚带吾南赵冲吾北,齐临吾东燕绝吾后,韩居吾前六国兵四守,势甚不便,忧此奈何。从这段话里,我们不难看出魏国所处的尴尬位置。此四战之地,群雄环聚,魏国对外的任何一次出手,都很容易招惹其他几国背后的偷袭。所以,魏国在每次对外有所动作的时候,都不得不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协调各方平衡。

反之亦然,其他国家之间的战争,也使得魏国总能有机可趁,左右逢源,分得一杯羹。但是这样的做法,使得魏国国家信誉度下降,也暴露了魏国高层对外战略全凭一时的喜好和短时的利益纠缠,白白放弃了许多打压甚至打残秦国巩固自身霸主地位的机会。魏国初期的李悝变法对后来列国的变法浪潮具有启迪和导航性作用,李悝开创性将法家思想系统性地用于国政治理,首提废黜世卿世袭制,仅此一项便极大平衡了魏国各阶层的政治平等,使魏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使命感获得极大强化,为一些于国有功的非贵族开辟了晋升可能,使真正的人才得以进入魏国庙堂,此举产生的凝聚力难以估量!

从魏文候到武候再列魏惠王,三代人的思维都有点″呆"。说一代不如一代有点过,但确实没有前瞻性。更没有抱负和远大理想,依然原地踏步。虽说魏国霸业百年,但土地分散。又多点进攻,东一头西一头,到处树敌结怨。应当吞了郑国确没吞,到让韩国拣了便宜卫赵两国开战,演变成后来的多国大乱斗襄陵之战后,齐国求和韩赵归顺,秦国臣服魏确没把握住机会,还活在霸主的梦中。自骄自傲,不注重人才。当时卫鞅就在魏国丞相公孙痤帐下做门客,魏相把卫鞅推荐给魏王,他还瞧不上。导致人才流失,卫鞅投了秦国。其实魏惠王就是个败家子,整天贪图美色。卫鞅也早以看出,魏王就是个二哈最后当秦国打来时,魏惠王才明白过来。当时他的肠子都是″青色"的,但悔之晚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