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权从何而来?其兴衰又体现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规律?

如题所述

自先秦到明清,中国一直追求形成稳定的大一统帝国。

为了管理庞大的国家,自秦始皇设立郡县制以来,中国的王朝便形成了庞大复杂的官僚系统,并以其作为庞大国家的主要治理工具之一。而作为官僚系统的首脑和中枢,宰相则成为了帝国行政权力构架的二号人物,在历史的多数时间里,扮演着一人之下的重要角色。而与受命于天的君权相比,来自官僚体系的相权,它从何而来,其兴衰又体现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规律?


第一阶段:相权起源

殷商时期的中国,社会结构正处于部落制向封建制的转型期。商朝王室实际控制的地域和人口都极为有限,对整个部落联盟的控制力也比较低。由于缺乏官僚体系和配套的治理手段,此时的商王主要依靠原始宗教和神秘主义进行统治。

采取神秘主义,就意味着商王本人更接近于神,而神必须保持全知全能,才能保持神秘,进而增强对臣民的精神控制。如果商王深入参与世俗政治,一旦出现施政错误,王权的神秘性和合法性都将受到挑战。

为解决这个问题,商代统治者选择的解决方法是选拔德才兼备者负责施政,这便是相的起源。总而言之,相权起源于部落制下王权中宗教神秘主义与世俗政治权力的矛盾,并通过王权的权力让渡,掌握着原始国家的世俗权力。

宰相制度,则是君主解决权力渴望和有限的治理能力之间矛盾的一种缓冲。


商代最著名的宰相主要是伊尹和傅说。其中,伊尹的"尹"即为最早的宰相官名(伊尹本名伊挚)。在金文中,"尹"字形如持杖之人,象征掌握权力管理百姓之人,即为宰相。商代宰相的设立没有成型制度规范,几乎完全取决于君王或贵族对于宰相个人的信任以及宰相本人的威望。辅佐商汤灭夏的伊尹,威望极高,其身份不仅仅是辅臣,更是帝师。甚至汤王孙太甲继位初期不施仁政,伊尹竟责令其入桐宫思过三年,自己则与其他辅臣共治天下。三年后太甲悔悟,伊尹又还政于王,继续辅佐太甲。

由此可见,彼时由于政治权力分散,相权甚至可以在世俗领域超越王权,形成对王权的制约。这也为后来中国历史上"君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传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随着儒家思想的兴起,逐渐成为其后两千年王朝治理的基本准则。

第二阶段:位极人臣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各有各的政治主张,并游说各诸侯国试图推行本家的富国强民之道。于是其中的佼佼者如吴起、李悝、商鞅、苏秦、黄歇、吕不韦等,纷纷被诸侯拜为国相,在这个时期,无论是君权还是相权,都处于寻找合适发展方向的阶段。经过上百年的探索,历史最终选择了法家,在商鞅、吕不韦、李斯等名相的推动下,秦国最终统一六国,结束了东周数百年的分裂局面。秦代设立郡县制之后,人事权力收归中央,逐渐构建了以中央政府为核心的庞大官僚体系,中国的大政府政治传统也由此形成。而中央政府的首脑,也就自然成为了辅佐皇帝的宰相。


秦二世而亡,汉代继承了秦代的郡县制和官僚体系,也顺理成章地沿用了中央政府的宰相制度。汉代宰相并非固定的一人,而是多个不同职位的官员,一般统称为"三公",他们各有分工,职权不同,形成相互制衡的局面。

这些首辅重臣和九卿一起并称"三公九卿",他们和手下的办事机构共同构成中央政府的核心机关。三公的具体官职说法甚多,一说为丞相、大司马、大将军,一说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又有说为丞相、司徒、司空等,不一而足。而相对公认的三公之首是丞相,是首席行政大臣。后世丞相和宰相二词经常混用即源于丞相的重要地位。

在汉代以及后来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的地位一直超然于百官之上,甚至在私人场合面对皇帝也可平起平坐,这就是所谓"三公坐而论道"。



在唐中期以前,除了少数特殊时期,执宰相职权的都是皇族最为信任的勋贵或外戚,这是因为当时治理幅员辽阔的国家的政治手段还不丰富,皇帝必须紧紧依靠贵族豪强的力量,而皇族因皇位继承的原因,很难得到皇帝充分的信任,而外戚则更加紧密依附于皇权,因此也更为皇帝所信任。

两汉的宰执多任外戚,而两汉也最终都亡于外戚。窦婴、田蚡、霍光、王莽、梁冀、何进,都是外戚中的领袖。其中霍光、梁冀等可称得上权势滔天,有废立皇帝的权力。而代汉建新的王莽,则创造了后世篡位者的"潜规则",也就是须先位极人臣,入阁拜相,然后操纵皇帝,控制百官,最后逼宫禅让,进位大统。拜相成为篡位的第一步,这意味着相权开始威胁皇权。两汉以后直至唐代,

在皇权兴盛时,宰相是皇帝最重要的助手,皇权式微时,宰相则成为皇权最大的敌人,皇权和相权开始了长达千年的斗争。



第三阶段:君主集权

权力斗争的天平向皇权倾斜始于宋代,重要标志便是宋太祖赵匡胤时期的宰相撤座事件。陈桥兵变后,赵匡胤先后任命后周大臣范质、魏任甫和王溥为相,意图实现政权的平稳过渡,避免引起前朝老臣的反扑。但赵匡胤黄袍加身前就是后周柴氏朝廷的太尉,也是实际上的宰执,因此他对于相权有着天然的忌惮,担心另有他人故技重施,再出现一次陈桥兵变。在朝堂上,三位宰相为首的范质最初是有座位的。

据史料记载,公元960年2月的一次御前会议上,当其它大臣争论不休时,赵匡胤突然提问正在座位上品茶的范质,范质仓促起身应对,答毕却发现自己的座位已经被内臣撤掉。赵匡胤就用这种方式,将原本可以平起平坐的宰相地位削弱,进一步巩固了皇权的绝对权威。当然,宋代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是封建王朝中最为温和的,在私下议政的场合,宰执之臣仍然可以御前就座。


前段时间热播的古装剧《清平乐》便展现了宋仁宗在位时,吕夷简、晏殊、范仲淹、韩琦、文彦博等名相的文采风流和锐意改革。而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宰相已经不是过去的"三公",而是逐渐和执政机构绑定,中央政府主要执政机构的长官都可称宰相,因此宰相人数也不固定,可以有十数人之多。

汉末出现的三省六部制度开始逐渐取代"三公",成为中央政府的核心组织形式。各部门之间的分权制衡更为突出,中书省、御史台、枢密院的首脑分别为中书门下平章事、御史中丞和枢密使,分管政务、监察、军事,都行使宰相职权,相权被充分分割,不再对皇权造成威胁。另外皇帝还利用宦官和内侍组织情报任务机构,如皇城司,用以监督百官。加之宋代对外戚势力的充分压制,有宋一朝不仅没有出现霍光、王莽一类的废立之相,甚至类似唐代长孙无忌、李林甫之流的权相也极少,即使是有名的奸相秦桧,也不过是高宗赵构的政治工具,君主集权得到了彻底的巩固。



第四阶段:相权式微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名义上的宰相,是明代初年的胡惟庸。公元1379年,因谋反被明太祖朱元璋所杀。可以说在胡惟庸案发前,朱元璋显然早就动了废相的心思。李善长、徐达、刘基先后死去后,胡惟庸的威望远远不及这些开国功臣,也就成了最好的替罪羊。朱元璋借此机会罢丞相职务,革去中书省,其事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并立下祖训,后世朱姓子孙不得再立丞相职位,大臣敢奏请立者,处以重刑。

不过历史似乎是故意和朱元璋开了玩笑。朱元璋作为开国君主,威望极高,又勤于政务,因此无须丞相帮助也可以统率百官,治国理政,但朱家的子孙们却鲜有勤政者,因此君主集权与治理能力的矛盾再一次困扰了后来朱明王朝的帝王。


朱元璋死后不久,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年幼的建文帝便设立了内阁制度,内阁大学士帮助皇帝协理政务。而内阁首席大臣也被称为首辅大臣,又成为了实际上的宰相。

其后,朱明王朝的皇帝中勤政有为者极少,昏庸荒唐者极多,内阁成为了帝国施政的核心机构。在明嘉靖、隆庆、万历朝时内阁权力达到巅峰。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都是权倾一时,张居正更是身兼帝师,在李太后和大太监冯宝的支持下总揽大权,在年幼的万历皇帝面前俨然以师长自居。但明朝皇帝相较于前朝,手中已经有了更多的治理工具,最主要的就是特务机构,也就是著名的"厂卫"。皇帝通过太监和特务制衡官僚系统,掌握生杀予夺的终极裁判权。因此,虽然明代昏君迭出,但君主集权的历史进程一直没有停止。

清代在明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君主集权,虽也设立大学士,但其权力则远不如明代内阁。清代皇帝利用满洲大汗对整个部族的绝对权威压制满族文武官员,再以满制汉,压制汉族士大夫的权力。同时,自雍正朝后中央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成为皇帝私人的秘书班子,这些文官大都品阶很低,在皇帝面前甚至不能站立,只能跪受笔录。


比起明代,清代皇帝强势者较多,即使是年幼登基的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和宣统,在他们的身后实际统治帝国的也是强势的多尔衮、孝庄太皇太后和慈禧太后,因此相权和官僚系统在清代一直没有制衡君权的机会。

辛亥革命之后,君主制被推翻,依附于皇权的相权也随着君主的消失而退出了历史舞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4
古代的相权其实是由皇权而来的,因为为了辅佐皇帝,维护国家的统治,才设立了宰相,但是后来宰相的权力不断的衰弱,这是因为皇权在不断的加强。
第2个回答  2020-11-12
相权从遥远的战国时期便有了相国的官位,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所掌握的权利仅次于皇帝,在唐朝盛起,止于明朝朱元璋废除丞相制,这体现了封建王朝,皇权至上的特点。
第3个回答  2020-11-12
丞相的权力是由统治者给予的。有些统治者喜欢大权都在自己手中的感觉,所以不会将权力分给丞相,而有些皇帝则愿意给丞相分权。
第4个回答  2020-11-13
相权是从皇帝那里得来的,主要是代替皇帝完成日常政务,他的兴衰体现了中国皇权制度的专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