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秦国席卷天下之际,赵国为什么却欲“闪击”灭秦?

如题所述

昭襄王时期,秦国东击韩魏,伊阙之战斩首韩魏联军24万,韩魏彻底臣服;南伐强楚,一战下楚都,毁楚国宗庙社稷,楚国胆碎心裂;随五国联军攻齐,齐国几乎亡国,从此一蹶不振。于是,秦国无敌于天下,虎狼之秦即将席卷八荒、吞并天下。

可是,有一个国家却丝毫不畏惧于秦国威慑,甚至想以一国之力灭掉秦国,并且制定出了详细可行的灭秦计划,这个国家就是赵武灵王统治下的赵国。

赵国本是一个实力中等的普通国家,可是却产生了一位伟大的战略家、军事家——赵雍,即赵武灵王。赵武灵王最大的贡献就是对赵国古老的社会制度,尤其是民俗、军事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在中原人普遍蔑视胡人的形势下,赵雍看到了胡人军事上的长处,并以一国之君的身份发起“胡化”运动,号召国人抛弃长袍大褂穿胡服,改革落后的战车,建立机动性强的骑兵队伍,并学习胡人骑射本领,于是,几年间,赵国军事实力大增,建成天下第一的骑兵部队,史称“赵骑”。

胡服骑射后,赵武灵王主动出击,彻底平定了北方“三胡”,灭了中山国,将赵国领土扩张到了内蒙地区,胡人从此不敢南下骚扰。虽然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是,赵武灵王心里明白:赵国最大的威胁是秦国,赵秦终有一战,必须干掉秦国,赵国才能安全。

当时,秦国的综合国力远远强于赵国,不管是国土、人口、资源、兵力,还是战略环境、君臣意志,赵国都差的很远,只要秦国不主动进攻赵国,就是赵国的幸运,可赵武灵王不是这样的平庸之主,他要主动出击、灭掉秦国。

不知道他在地图前思考了多长时间,也不知道他多少次到山西与陕西的崇山峻岭中去考察,最后,一个取路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旗),自九原从北向南以机动骑兵快速突袭咸阳,消灭秦国的方案便形成了。

这是一个伟大的冒险计划,必然需要有能力的人去执行。那么谁来当这次突袭的统帅?赵武灵王想来想去,把手下诸将和几个儿子挨着看了一遍,觉得他们都不行。

于是,赵武灵王决定让儿子赵何继承王位,治理国家,自己以主父身份统兵执行灭秦计划。

赵武灵王的“灭秦”计划包含了极大的雄心,单就秦赵两国国力而言,赵国几乎没有胜算。但秦国一心吞灭六国,一直东向用兵,又南侵楚国,主要兵力聚集于东边的函谷关和南边的武关,对北方防范较少,咸阳空虚。

赵武灵王准备绕道内蒙,利用轻骑之快捷优势,偷越北方草原,自北而南,直下秦都咸阳。在秦国北线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只要实施得法,这一战略计划是有可能实现的。

可惜,这一伟大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赵武灵王就死于两个儿子争权的内乱之中,让人不胜惋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8
因为赵国希望能够在他的带领下号召到其余国家的帮助,但是很可惜,其余国家在见识到秦国的强大后早已经放弃了抵抗,最终赵国的愿望以失败而告终。
第2个回答  2020-11-08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秦国君临天下,那就代表着赵国要国破人亡,百姓颠沛流离,这自然是掌权人所不希望看到的,自然要闪击灭秦,可惜是飞蛾扑火!
第3个回答  2020-11-08
因为知道自己如果不拼一把,到后面肯定也没有机会了,只能趁秦国内部空虚的时候尝试一把,秦国那个时候已经兵强马壮统一天下之事,已经不可避免,到最后也只好博一把。
第4个回答  2020-11-08
赵国想趁秦国在灭韩魏的时候从背后夹击秦国,因为赵国的国力已经经不起拖延,必须一击必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