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文学常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8
1.世说新语的文字常识
《世说新语》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记述后汉至南朝刘宋人物的遗闻轶事的杂史.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撰,梁刘峻(字孝标)注.汉代刘向曾著《世说》,早已亡佚.该书原名《世说》,后人与刘向书相别,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今名.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等三十六门,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编撰.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全书共一千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从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於传闻,不尽符合史实. 《世说新语》主要记述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颇为丰富真实,这样的描写有助读者了解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及政治社会环境,更让我们明确的看到了所谓「魏晋清谈」的风貌. 《世说新语》中所记载的人物言行,往往是一些零星的片断,但言简意赅,颇能传达人物的个性特点.如《雅量》篇写祖约和阮孚两人的优劣,只通过祖约料理财物和阮孚为木屐上蜡的两个细节,显示出一个是吝啬的守财奴,一个只是出於对木屐的癖好.淡淡几笔,人物性格就跃然纸上.《忿狷》篇写王述性急,吃鸡蛋时用筷子刺不破壳就发怒,以至用脚踩,还放口中嚼破后吐掉,寥寥数语,把他当时暴怒的状况生动地表达出来.。
2.世说新语两则的文学常识
《咏雪》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1)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

(2)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因:凭借 )(“因”在这里有特殊含义) (3)讲论文义(讲解诗文)(讲:讲解 )(论:讨论 ) (4)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俄而: 不久,一会儿 )(骤;迅速 )(欣然:高兴的样子) (5)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这里当“子侄辈”讲,即年轻一辈) (6)内集:家庭聚会。 (7)胡儿:即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做过东阳太守。

(8)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9)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10)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古今异义 1:儿女 古义:子侄辈,指家中的年轻一代人 今义:指子女 2:因 古义:趁,乘,凭借 今义:因为 3:文义 古义:诗文 今义:文章的意思 文言文特殊句式 1.省略句: (1)谢太傅(于)寒雪日内集 2.倒装句: (1)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白雪纷纷似所何) 3.判断句: (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编辑本段《咏雪》译文 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年轻一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一会儿,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说:“差不多可以比作把盐撒在空中。”太傅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飞舞。”

谢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大哥谢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编辑本段诗词鉴赏 《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它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文章通过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谢道韫的文学才华。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文章第一句交代咏雪的背景。

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相当多。东晋的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为首的是谢太傅即谢安。

在这样的家族里,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才有“讲论文义”的雅兴。召集人兼主讲人自然是谢安,听众是“儿女”们。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说到了。 接着写主要事件咏雪。

其实是主讲人出题考听众。主讲人何以有此雅兴?原来是天气发生了变化:“俄而雪骤”,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

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于是“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录下了两个:一个是谢朗说的“撒盐空中”;另一个是谢道韫说的“柳絮因风起”。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

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欣赏及赞扬谢道韫的才气。

并写出了谢道韫是“咏絮才”。 编辑本段中心思想 《咏雪》:本文通过寒日“咏雪”的故事,写出了少年的聪慧、机智,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编辑本段陈太丘与友期简介 选自出自 《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题目是编者(刘义庆和一批文人)加的。《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刘义庆(403~444)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世说新语》原为八卷,今本作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做人等三十六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曾指出:“《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作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主要内容 这则短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陈太丘和一个朋友约定正午一起外出。朋友过了正午还没到,陈太丘就一个人走了。

他走了之后,朋友才到。这时陈太丘七岁的儿子陈元方正在家门口玩耍。

朋友从陈元方那里得知陈太丘走了,非常生气,骂陈太丘不是君子。陈元方据理反驳了父亲的这个朋友,认为他不守信还骂人,是无信无礼之人。

朋友听后觉得很惭愧。 文学常识 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南朝宋文学家。

宋武帝刘裕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继于叔父临川王刘道规,袭封临川王,征为侍中。文帝时,转散骑常侍、秘书监,徙度支尚书,迁丹阳尹,加辅国将军。

后任尚书左仆射,加中书令,出为荆州刺史,再转任南兖州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后因疾还京,卒年四十一,谥康王。

他爱好文学,“招聚文学之士,远近必至”。由于他熟悉两晋士大夫的言行,又参阅了有关论述,加上手下才学之士的帮助,终于编出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轶事小说──《世说新语》。

全书分德行、言语、政。
3.世说新语两则的文学常识
不好意思啊 我才看到。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 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咏雪》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注释:(1)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2)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因:凭借 )(“因”在这里有特殊含义) (3)讲论文义(讲解诗文)(讲:讲解 )(论:讨论 ) (4)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俄而: 不久,一会儿 )(骤;迅速 )(欣然:高兴的样子) (5)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这里当“子侄辈”讲,即年轻一辈) (6)内集:家庭聚会。

(7)胡儿:即谢朗。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8)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9)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10)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2.古今异义: 1:儿女 古义:子侄辈,指家中的年轻一代人 今义:指子女 2:因 古义:趁,乘,凭借 今义:因为 3:文义 古义:诗文 今义:文章的意思 3.文言文特殊句式: 1.省略句: (1)谢太傅(于)寒雪日内集 2.倒装句: (1)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白雪纷纷似所何) 3.判断句: (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译文: 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年轻一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一会儿,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说:“差不多可以比作把盐撒在空中。”

太傅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飞舞。”谢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谢道韫是大哥谢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诗词鉴赏: 《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它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

文章通过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谢道韫的文学才华。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文章第一句交代咏雪的背景。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相当多。

东晋的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为首的是谢太傅即谢安。在这样的家族里,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才有“讲论文义”的雅兴。

召集人兼主讲人自然是谢安,听众是“儿女”们。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说到了。

接着写主要事件咏雪。其实是主讲人出题考听众。

主讲人何以有此雅兴?原来是天气发生了变化:“俄而雪骤”,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于是“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录下了两个:一个是谢朗说的“撒盐空中”;另一个是谢道韫说的“柳絮因风起”。

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欣赏及赞扬谢道韫的才气。并写出了谢道韫是“咏絮才”。

中心思想: 《咏雪》:本文通过寒日“咏雪”的故事,写出了少年的聪慧、机智,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陈太丘与友期简介: 选自出自 《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题目是编者(刘义庆和一批文人)加的。

《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刘义庆(403~444)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世说新语》原为八卷,今本作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做人等三十六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鲁迅曾指出:“《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作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主要内容:这则短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陈太丘和一个朋友约定正午一起外出。

朋友过了正午还没到,陈太丘就一个人走了。他走了之后,朋友才到。

这时陈太丘七岁的儿子陈元方正在家门口玩耍。朋友从陈元方那里得知陈太丘走了,非常生气,骂陈太丘不是君子。

陈元方据理反驳了父亲的这个朋友,认为他不守信还骂人,是无信无礼之人。朋友听后觉得很惭愧。

文学常识: 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继于叔父临川王刘道规,袭封临川王,征为侍中。

文帝时,转散骑常侍、秘书监,徙度支。
4.世说新语两则 翻译全文 文学常识 通假字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陈太丘与友期》译 文:陈太丘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约定在正午时分,约定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开了。

当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 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玩耍。

客人问他:“你的父亲在家吗?”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去了。”客人便生气地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好一起出行,却抛弃人家自己离去。”

陈纪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时分见面,到了正午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十分惭愧,忙下车前来拉元方。

元方径直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那人。 《咏雪》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们谈论诗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那个女孩)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一、生字读音。陈寔(shí) 在不(fǒu) 谢道韫(yùn) 无奕女(yì) 王凝之(níng) 二、重点字词解释。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聚会)2.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急速)3。公欣然日(高兴的样子)4.撒盐空中差可拟(差不多、大致;相比)5.未若柳絮因风起(比不上)6.太丘舍去(离开)7.去后乃至(才)8.元方时年七岁(当时)9.门外戏(玩耍)10.与人期行(约定)11.相委而去(舍弃)12.友人惭(惭愧)13.下车引之(拉)14.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三、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四、古今异义。

1.下车引之 古义:拉 今义:领 2.太丘舍去 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到……去 3.与友期行 古义:约定 今义:等候所约的人,泛指等待或盼望 4.相委而去 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把事交给别人去办 五、重要句子。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2.白雪纷纷何所似? 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3.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4.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5.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世说新语》两则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世说新语》是由 组织编写的.2.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⑴俄而雪骤(俄而: ) ⑵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可拟: ) ⑶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期日中: ) ⑷太丘舍去(舍去: ) ⑸尊君在不(不: ) ⑹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 )3.《咏雪》中两个比喻哪个更好 4.《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5."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 为什么 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6.《陈太丘与友期》中,"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怎样理解元方的行为 第二部分:阅读分析(一) 荀巨伯(东汉桓帝时人,生平不详)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指入侵的军队)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损害,毁坏)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 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这里是表示轻蔑的称呼),而敢独止 "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世说新语》)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⑴友人语巨伯曰(语: ) ⑵吾今死矣,子可去(子: ) ⑶败义以求生(败: ) ⑷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委: )8.翻译下列句子:⑴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⑵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⑶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9.作者把人物的生活常态放在特定的环境下来写,所写生活常态是 ,特定环境是指 ,这样更有利于刻画人物.10.荀巨伯不肯离去的原因是什么 11.荀巨伯的行为感动了胡贼,从 一句可以看出.(二)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隽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 "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主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 ).12.标题是选用文中谁的话 其中"了了"是什么意思 13.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其本意是 .1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大未必佳(大: ) ⑵韪大 (大: ) ⑶人以其语语之(语: 语: ) ⑷诣门者(诣: ) ⑸奕世为通好(奕世: ) ⑹时李元礼有盛名(盛名: )15.译文:⑴莫不奇之.⑵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16.从文中找出表示人称关系的词.17.孔融是采用什么方式来辨驳陈韪的 18.谈谈这篇短文表现孔融少年时的什么性格特征 《世说新语两则》答。
5.世语新说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刘义庆(403~444年),南朝宋彭城(现江苏徐州)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本是宋武帝刘裕之弟长沙王刘道怜的儿子,13岁时被封为南郡公,后过继给叔父临川王刘道规,因此袭封为临川王。刘义庆自幼喜好文学、聪敏过人,深得宋武帝、宋文帝的信任,备受礼遇。
6.世说新语二则中期行的文学常识及翻译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外出,约定的时间是中午,可到了中午了,朋友还没来,太丘就自己走了。太丘刚走朋友到了,太丘的儿子元方当时七岁,正在门外玩,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回答:“等你不来,他已经走了。”朋友大怒道:“真不是人啊!和人约好出去,现在却丢下我自己走了。”元方说:“你和我父亲约在中午,到了中午你却没来,这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这就是不懂礼貌。”朋友很惭愧,下车来拉元方想表示亲近,元方走进家门,不再理他。

要言而有信,遇人要有礼貌。
7.世说新语的文字常识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在《世说新语》的三卷36门中,上卷四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中卷九门——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慧、豪爽,这13门都是正面的褒扬。

《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的一部记述东汉末年至东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言 《世说新语》之相关图1 谈轶事的书。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撰写,梁刘峻(字孝标)注。

汉代刘向曾著《世说》,早已亡佚。该书原名《世说》,后人为与刘向书相别,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今名。

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等三十六门,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隋书·经籍志》将它列入小说。

称刘义庆“性简素”,“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该书所记个别事实虽然不尽确切,但反映了门阀世族的思想风貌,保存了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史料,价值很高。

刘义庆门下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他们根据前人类似著述如裴启的《语林》等,编成该书。刘义庆只是倡导和主持了编纂工作,但全书体例风格大体一致,没有出于众手或抄自群书的痕迹,这应当归功于他主编之力。

有的日本学者推断该书出于刘义庆门客、谢灵运好友何长瑜之手。刘孝标原是南朝青州人。

宋泰始五年(469)北魏攻下青州,他随例被迫迁到平城,在那里出家,后又还俗。齐永明四年(486)还江南,曾参加翻译佛经。

该书的注是刘孝标回江南以后所作。他采用裴松之注《三国志》的办法,进行补缺和纠谬的工作。

孝标征引繁富,引用的书籍达四百余种。后人注释该书的,有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徐震谔《世说新语校笺》、杨勇《世说新语校笺》。

日本德川时代的学者著有几种《世说新语》注。还有马瑞志的英文译本、目加田诚等的多种日文译本和法文译本。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编撰。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文学等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一千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从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

此书相当多的篇幅系杂采众书而成。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 *** 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

其他部分也多采自前人的记载。一些晋宋间人物的故事﹐如《言语篇》记谢灵运和孔淳之的对话等﹐则因这些人物与刘义庆同时而稍早﹐可能采自当时的传闻。

《世说新语》主要记述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颇为丰富真实,这样的描写有助读者了解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及政治社会环境,更让我们明确的看到了所谓「魏晋清谈」的风貌。此外,《世说新语》善用对照、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不仅使它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为全书增添了无限光彩。

如今,《世说新语》除了文学欣赏的价值外,人物事迹,文学典故、等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对后来笔记影响尤其大。《世说新语》的文字﹐一般都是很质朴的散文﹐有时几如口语﹐而意味隽永﹐在晋宋人文章中也颇具特色﹐因此历来为人们所喜读﹐其中有不少故事﹐成了诗词中常用的典故。

《世说新语》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鲁迅先生曾把它的艺术特色概括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 《世说新语》之相关图3 (《中国小说史略》)。《世说新语》及刘孝标注涉及各类人物共一千五百多个,魏晋两朝主要的人物,无论帝王、将相,或者隐士、僧侣,都包括在内。

它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有的重在心理,但集中到一点,就是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如《俭啬》:“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仅用16个字,就写出了王戎的贪婪吝啬的本性。又如《雅量》记述顾雍在群僚围观下棋时,得到丧子噩耗,竟强压悲痛,“虽神气不变,而心了其故。

以爪掐掌,血流沾褥”。一个细节就生动地表现出顾雍的个性。

《世说新语》刻画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灵活多样,有的通过同一环境中几个人的不同表现形成对比,如《雅量》中记述谢安和孙绰等人泛海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