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官名太师、太傅、太宰都是司何职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19
1、太师,亦称太宰,负责治理国家,是六卿之首,位列“三公”。在古代,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为“三公”。宋朝继承了唐朝的制度,但对三师、三公的设置进行了限制。自赵匡胤建立宋朝以来,虽然保留了三师、三公的制度,但授予这些职位的大臣并不多,特别是太师一职,只有赵普和文彦博因功高德厚而被特别任命。北宋末年,蔡京作为丞相也被授予太师衔。
2、太尉是秦汉时期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但秦朝一朝并未实际任命过太尉,后来这一职位逐渐变成了虚衔或加官。宋神宗在改革官制后,文臣自通直郎到开府仪同三司,武臣自修武郎到太尉,均为升朝官。
扩展资料:
1、宋朝的太师、太尉官职改革:宋代的检校官分为十九等,位高于正职,主要用于武臣、吏职及蕃官军员,文臣则用于枢密使、宣徽使与节度使。宋神宗元丰年间改制后,仅保留检校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与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以加节度使之久任者。宋徽宗政和年间后,武臣累加至检校少师则拜太尉,文臣累加至检校少师则拜开府仪同三司。
2、太师、太尉官职的历史变迁:自隋唐以来,决策权转移到中书门下,行政权则在尚书六部手中。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虽品级高,但无实际职事,一般只作为加官,尤其在唐后期,各种检校官更为普遍。宋初三师三公仅作为升迁资序,并无实职。太尉在太保之上,自五代以来提升至仅次于太师而高于太傅。徽宗年间重定武官制度后,太尉成为武阶官之首,司徒司空被三少所代替。元代三公仅作为加衔,后期也是泛滥。明清以后,原三师称为三公,不再设太尉。另外,在一些特定礼仪中,会出现其他官员临时充任太尉等职位的现象。如宋真宗天禧元年宣读天书之礼,分别以向敏中充任太尉,王曾充任司徒,张知白充任司空。这类情况都是礼仪结束后即取消,并非真正任命。
参考资料来源:
- 百度百科:太师
- 百度百科:太尉
- 百度百科:宋朝官制
- 百度百科:检校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