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在下一次评估双一流中,有哪些学校会出局或入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9

一,会不会有双一流大学出局?

网上有人说双一流刚进行几年,建设周期太短,所以应该不会有学校被踢出。

但是各位要想到另一个原因,211和985已经实行20多年,建设周期已经不算短了。这次双一流的改动已经说明了问题,这是国家对211和985工程进行鉴定,而不是为短短5年的双一流进行鉴定。所以下一次双一流评估有大学出局的可能性极大。

国家是借此对过去20多年进行的211,985工程建设进行最终的业务考核,检验国家在过去20多年高等教育的建设成果。

二,哪些学校不会出局?哪些学校可能出局?

从这个意义上,新进入双一流的25所大学的位置应该是比较稳的,2017年双一流的主题是“进”,而下一次的主题应该就是“出”。这样才称得上“有进有出”。

从双一流中期评审的结果来看,安徽大学和延边大学都在专家意见中出现了类似于“对学科建设方向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意见”这样的内容,双一流的位置非常危险。有可能在下一次双一流评审中直接出局。

因为大学的学科建设一旦出现了方向性的问题,就不是一年两年的问题,而是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要想扭转,需要在人员配置、资源配置等各方面大动干戈,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所需要的毅力和魄力是难以想像的,这绝非一日之功,甚至不是一代两代领导班子能够完成的。

比较特殊的还有河北工业大学,这所大学的现状比较难以形容,省内招收的学生不少,但是论毕业生对省内的贡献,与邻省的郑州大学几乎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在省领导班子眼中的地位也是天差地别。河北工业大学在河北省高校中经费常年位居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燕山大学之后,13亿左右的建设经费看似接近河北大学,但是要知道河北大学是一所偏文科的高校,而河北工业大学主打的是工科,全是烧钱的东西!!和隔壁省郑州大学的63亿和河南大学的32亿比起来简直惨不忍睹 。

我个人认为河北工业大学下次双一流评审出局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照这个趋势下去,迟早完蛋大吉。

其它的学校肯定也有,恕我眼拙,看不太明白。但是原则上各省的双一流应该是有保底的,想看着宁青藏蒙贵出局的可以歇歇了。国家比你聪明,不会做釜底抽薪的绝户事儿。东南地区要发展,西部同样要发展,不可能一点香火都不给人家留。同理,兰州大学就算再没落,它的双一流A类照样稳如泰山。

三、哪些学校有可能入局?

就目前来说,下一批入局的有可能有:

①深圳大学,毕竟一线城市没有一个被教育部官方认证的重点大学,有点说不过去。

至于同在深圳的南方 科技 大学这个网红大学,作为理工科院校,每年就那几百本科生,我认为不可能入局。原因么,教育部发的文里有个词“ 社会 责任”,至少它的 社会 责任不是很够。

②中国 社会 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已经上车,社科大还远么?

③燕山大学和河北大学之一,理由上面已经说了,就看省政府更重视哪个了。河北省高校经费最多的居然是河北师范大学的18亿,总额96亿且各校经费比较平均,说明河北省领导对省内大学并不愿意走“做大做强”的道路,未来能不能出现一个新的双一流大学还是未知数。别弄到最后河北工业大学被踢出去了其它学校又顶不上,那乐子可就大了。

以上均为无责任猜测,不欢迎打脸,谢谢。

你认为在下一轮评估双一流中,有哪些学校会出局或入局?

第一期双一流高校建设中共有137所大学进入建设体系,其中世界一流大学42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137所(含42所一流大学)。据悉,双一流建设采取动态管理的方式,每5年进行一次新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新一轮的建设高校。

那么在下一轮双一流评估中,有哪些高校会出局或者入局呢?以下我们分别来看一下,哪些大学可能会被踢出局,哪些大学又会成为“幸运儿”。

有可能出局的大学

虽然说双一流建设采取动态管理,任何已经入围的大学都有可能出局,但是每一所进入双一流建设第一期的大学都是经过科学的遴选的,它们的实力都是很不错的,所以几乎没有出局的可能。但是将已进入双一流建设体制内的大学的位置调整一下是有可能的。比如将一些实力较弱的高校从A类划入到B类。

有可能入局的大学

从新疆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这三所211大学入选第一期双一流B类建设高校可以看出,双一流评估还是会以促进高等教育地区协调发展为原则的。因为新疆、河南、云南这三个省份原来只有一所211高校,而没有985高校!所以下一轮评估中,那些省份代表性的211高校都有可能从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上升一个层级变为世界一流B类建设高校。当然排除因地区照顾政策而成为211高校的大学后,有这些大学可能在下一轮双一流评估中成为世界一流大学(B类):广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南昌大学、内蒙古大学、贵州大学。

另外个人认为有2所大学有可能成为下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南方 科技 大学

中国 社会 科学院大学

南方 科技 大学虽然建校时间不长,但是作为第一所改革试验型高校,无论是在师资力量、科研实力,还是人才培养上,南方 科技 大学都可以与211、985高校比肩,在软科发布的2818年“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中,南方 科技 大学位列全国第43位,超越了众多211高校。而中国 社会 科学院大学的实力就更不用多言了,这所大学直接依托社科院的底子创办起来的,其实力也是可以吊打一众211、985高校的。

你认为在下一轮双一流评估中,哪些高校会出局或者入局呢?

个人观点,欢迎互动讨论,谢谢~

双一流的大学,既是211的,又是985的,可以说影响巨大,是好多学子的梦想之地啊。

不知多少年之后,还要再评价一次,有一些可能出局,有一些新的学校可能入局。

我们国家具有自己的特色,学校是党的学校,人民的学校,政府的学校,国家的学校。

每一次的评价标准,都是由我们的政府制定,由我们的党制定,由我们的人民制定的。

我们国家的学校现代化的著名的几十所大学,也是369等,呈现金字塔状的分布。

一般来说级别比较高的学校,国家特别重视的学校,投入的资金,每年达到几十亿几百亿的学校,培养革命接班人的学校,都是双一流的学校,都是国际一流的学校,这个不用怀疑。

至于哪一些学校出局,那就要看我们国家的发展方向和调整需要了。

这次靠照顾进的一流学科学校,也就是那部分自定学科的学校,出局的可能性很大。

比如苏州大学,这次就是靠照顾进的一流学科。他现在最好的学科也就是A—,想要升到A,几乎没有可能。更别说要达到A+的要求。

所以,下一次,如果按双一流学科标准来考核学校,苏州大学,基本上是要出局的。

随着下一轮双一流评选的日益临近,我也在每天思考这个问题 。

下一次,让哪些大学新晋,又让哪些大学出局呢?这还真是一件烧脑的problem!

在上一次进入“ 双一流俱乐部” 高校里,既包括原来的39所985高校,又新晋“郑、云、新”3所大学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共42所),另外就是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计 137 所。

这137所双一流高校中,有的大学虽然位列211工程建设高校,经过多年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投入,按说综合实力应该足够强悍,但是在 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却连一个A类学科都没有,这样的学校是不是应该出局?

但是问题来了,你让这些学校出局,学校会干吗?师生会答应吗?地方政府会高兴吗?

你不让他它出局,别的实力派学校又要进来,只增不减,如何体现双一流“动态调整”的初衷?

尤其是近几年来,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扶植某些高校进入下一轮双一流,可谓是下了血本,又是下发文件,又是到处挖人,又是拿钱猛砸 。

而这些学校呢,也很争气,人家不仅有A类一流学科,而且又是拿国家级大奖,又是有杰青入选,不入双一流,也的确说不过呀?怎么办?

实在不行,我就把一些呼声比较高的大学,比如 燕山大学、深圳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 等, 连同那些木有A类学科的大学 ,放到一个碗里,让他们抓阄,听天由命,咋样?运气好呢,就入双一流,运气差点呢,就下一次,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大家看如何?

拥有A级学科的高校,入选双一流大学,实为合情合理的结果,优秀大学,值得拥有盛名。

燕山大学,入局

立贴为证

会有学校入局,但是出局的有哪些学校几乎不太可能。

这种毫无底线的评选毫无意义,里面的大学很多都是地域性照顾和平衡,与大学先不先进好不好无关。考生和家长只要看每年的分数线就行了。这个东西不会骗你。正好印证了那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出局的不知道。入局可能性大的倒是有几个。东北 财经 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湘潭大学这些大学近几年发展迅速,而且综合实力也是稳步提升,国内影响力和专业机构对其评定和排名也是稳步上升,每年的录取分数线也居高不下,长远看来,这些高校都是非常有潜力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