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明史《明朝那些事儿》6英雄于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3
      读历史就是这么的丰富有趣。

      在学生时代,泛泛学历史的生涯里,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眼前闪现划过,留下短暂的惊鸿一瞥,但是当你重新翻开沉重的书籍耐心走进历史长河里,你会发现历史很多所不为人知的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这些细节是奇妙,或许是天命,或许是人为,最终改写了历史的轨迹。

      “粉身碎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于谦的座右铭,有些人的生命重于泰山而有的人的生命轻于鸿毛,有些人名垂青史而有的遗臭万年,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而有人活着却已经死了。在《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里,我读到了土木堡事变,我读到了北京保卫战,我读到了于谦……在面临着灭国的危难时刻,在危机四伏的朝权斗争中,他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挽救国家岌岌可危的命运,一生清廉,万古流芳。

      我想你要问我什么是英雄?

      于谦就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

      在国家出现危难之时,总有一些人挺身而出,为国效力,这样的人,我们称为英雄。在每个人的心底,都有着当英雄的渴望,就连明朝权倾一时的大奸臣死太监王振也不例外,他出征也是希望得到这个称号。

      但英雄不是人人都能当的,如果那么容易,岂不人人都是英雄!

      一般看来,英雄是这样的几种人:

      所谓英雄者,敢为人之所不敢为,敢当人之所不敢当。

      所谓英雄者,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所谓英雄者,坚强刚毅,屡败屡战。

      如此之人,方可称为英雄!

      但是在我看来,真正的英雄绝不限于此,所谓英雄,其实是一群心怀畏惧的人,要成为英雄,必须先学会畏惧。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着天生的英雄,没有谁一生下来就会刚毅果断,坚强勇敢,在母亲怀中的时候,我们都是同样的人。如果你的人生一帆风顺,那当然值得祝贺,但可惜的是,这是不可能的。在你的成长历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而这些挫折会带给你许多并不快乐的体验,踌躇、痛苦、绝望,纷至沓来,让你不得安宁。

      人打才会知痛!被人骂才会知辱!

      当你遭受这些痛和辱的时候,你才会明白,要实现你的目标是多么的不容易,你会开始畏惧,畏惧所有阻挡在你眼前的障碍。如果你遇到这些困难,感到畏惧和痛苦,支撑不下去的时候,你应该同时意识到,决定你命运的时候到了。因为畏惧并不是消极的,事实上,它是一个人真正强大的开始,也是成为英雄的起点。

      不懂得畏惧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困难,也无法战胜困难。

      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能唤起自己的力量。

      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有勇气去战胜畏惧。

      懂得畏惧的可怕,还能超越它、征服它,最终成为它的主人的人,就是英雄。

      所以英雄这个称号,并不单单属于那些建功立业、名留青史的人,事实上,所有懂得畏惧并最后战胜畏惧的人都是英雄。因为即使你一生碌碌无为,平淡度日,但当你年老回望往事时,仍然可以为之骄傲和自豪。

    在那个困难的时刻,我曾作出了勇敢的选择,我是当之无愧的英雄!这就是我所认为真正的英雄——畏惧并战胜畏惧的人。关键只在于那畏惧的一刻,你是选择战胜它,还是躲避它。

      人生的分界线就在这里,跨过了这一步就是英雄,退回这一步就是懦夫!

      于谦不是天生的英雄。至少在正统十四年八月十八日的那个早晨之前,他还不能算是个真正的英雄。虽然他为官清廉,虽然他官居三品,手握大权,但这些都不足证明他是一个英雄。他还需要去显示他的畏惧和战胜畏惧的力量,于谦是一个很强势的人,从他怒斥朱高煦到不买王振的账,他一直都很强硬,似乎天下没有他怕的东西。但这次不同,作为代理兵部事务的侍郎,他要面对的是瓦剌的大军和城内低迷的士气。自己的生死可以置之度外,但如今国家的重担已经压在了自己的身上,必须谨慎处理,一旦出现失误,后果不堪设想。于谦十分清楚,逃就会丢掉半壁江山,所以不能逃。那么战呢,说说豪言壮语自然容易,但瓦剌攻来的时候,用语言是不可能退敌的。万一要是指挥失误,大明王朝有可能毁于一旦。是战是逃,这是个问题,面对如此重担,如此巨责,谁能不犹豫万分,谁能不心生畏惧!

      于谦也是人,也会畏惧,但他之所以能够名留青史,永垂不朽,就因为他能战胜畏惧。

      他并非天生就是硬汉。

      从幼年的志向到青年的科举,再经过十余年的外放生涯,直到被召回京城,担任兵部侍郎,他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平步青云,也曾被人排挤,身陷牢狱,几乎性命不保。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一切都一直在磨炼着他。也正是在这一天天地磨炼中,他逐渐变得坚毅,逐渐变得强大,强大到足以战胜畏惧。

      殉国忘身,舍生取义;

      宁正而毙,不苟而全!

      北京保卫战马上要打响了!

      经过一个多月没日没夜的紧张筹备,敌人已濒临城外,这一次要决一死战!这一次没有后路可退!

      于谦看着房中准备齐备的盔甲,他知道,不久之后,他就要脱下身上的公服,穿上这套只有武将才会穿的铠甲,第一次走上战场。

      于谦,你真的毫无畏惧吗?

    不,我畏惧过,我并不是武将,我没有指挥过战争,没有打过仗,没有亲手杀过人,在过去二十余年中,我的工作只是在文案前处理公务和政事。

      那你为什么要站出来挽救危局,指挥战争?

      在我看来,这是我应尽的责任。

      你真的准备好了吗,走上战场,去指挥你从未经历过的战争?

      是的,我已经准备好了,少年时,我曾立志做一个像文天祥那样的人,无论寒暑,我在孤灯下苦读不辍,踏入仕途,我曾青云直上,也曾郁不得志,曾经登堂入室,也曾身陷牢狱,经历了数十年的磨砺和考验,我终于走到了这一步。

      我已无所畏惧。

      京城的围攻战获得了全部胜利,于谦用大炮夜袭也先驻扎的营地,仗打到这个地步,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瓦剌军营陷入一片火海,损失惨重(发大炮击其营,死者万人),却连一个敌人也没有看到,也先同志带着他还没有做完的美梦,连夜离开了这片伤心之地,滚回了老家。

      至此,北京保卫战结束,大明完胜。

      北京保卫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战役,如果此战失败,中国历史将会改写,因为京城一旦失陷,北方将无险可守,半壁江山必然难保,大明王朝的国运也将被改变。在这场决定历史的战争中,明朝政府在主力被歼,上皇被俘,兵力不足,士气全无的情况下,采用了正确的军事和外交方针,最终击败了来犯的蒙古军队,

    保住了帝国的北部领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从一盘散沙、行将崩溃到众志成城、坚如磐石,从满天阴云、兵临城下到云开雾散、破敌千里,大明帝国终于转危为安,北京保卫战创造了一个力挽狂澜的奇迹。而这个奇迹的缔造人正是于谦。

    当几乎所有的人都对现状绝望的时候,他挺身而出,担当重任,挽救国家危亡。

      当情况一片混乱,陷入绝境的时候,他一力承担,苦苦支撑,直至胜利的到来。

    无论局势如何复杂困难,前景如何黑暗,他始终没有放弃过希望,始终坚持着他的努力和抗争。

    北京保卫战绝不仅仅是史书上记载的某年某月某日某些势力之间的一场战争,以及那由成王败寇规则书写的胜负关系,在这些公式化的语言背后,隐藏着人性的光辉。

      这场战争真正向我们讲述的并不是王侯将相的丰功伟绩,而是一个关于勇气和决心的故事,是一个在绝境下始终坚持信念的传奇。

      无论在多么绝望的情况下,也不要放弃希望,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创造奇迹。

    可是于谦的最后命运呢?不是继续为国效力,而是被奸臣徐有贞、曹吉祥、石亨所杀。

      在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程度足以与此句匹敌的只有那句“莫须有”。莫须有”杀掉了岳飞,“意欲”杀掉了于谦。

      好一幕精彩的丑剧!

      而徐有贞也凭借此句入选史上最无耻之辈排行榜,堪与秦侩并称,遗臭万年。

      正月二十三日,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就在这座他曾拚死保卫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后的结局——斩决。

      史载:天下冤之。

      于谦被杀之后,按例应该抄家,可当抄家的官员到于谦家里时,才发现这是一项十分容易完成的工作,因为于谦家里什么也没有,除了生活必需品外,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家无余财)。

      抄家的官员万没料到,一个从一品的大官家里竟然如此穷困,他们不甘心,到处翻箱倒柜,希望能够找出于谦贪污的证据。

      不久之后,他们终于发现于谦家中有一间房子门锁森严,无人进出,大为兴奋,认定这是藏匿财宝的地方,便打开了门。

    房子里没有金银财宝,只陈设着两样东西——蟒袍和宝剑。这是朱祁钰为表彰于谦的功绩,特意赏赐给他的,于谦奉命收下,却把它们锁了起来,从未拿去示人以显荣耀。

      抄家的人最终收敛了自己一贯嚣张的态度,安静地离开了于谦的家,因为他们眼见的一切都明白无疑地告诉了他们:这个被他们抄家的对象,是一个人品高尚的人,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人们不会忘记,正是这个人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保卫京城和大明的半壁江山,拯救了无数平民百姓的生命。他从小满怀以身许国的志向,经历数十年的磨砺和考验,从一个孤灯下苦读的学子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他身居高位,却清廉正直,在他几十年的官场生涯中没有贪过污、受过贿,虽然生活并不宽裕,却从未滥用手中的权力,在贫寒中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操守。他不畏惧困难和风险,在国家最为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承担天下兴亡。

    他是光明磊落地走完自己一生的。在这个污浊的世界上,能够干干净净度过自己一生的人,是值得钦佩的。而如果他还能做出一些成就,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人。

      于谦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他的伟大不需要任何人去肯定,也不需要任何证明,因为他的一生就如同他的那首诗一样,坦坦荡荡,堪与日月同辉。

                    石灰吟

              千锤百炼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即使再过五百年,无数浮华散去,于谦依然会站立在这里,依然会因他的正直无私、勇敢无畏被世代传颂。

      因为他是一个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英雄,是真正的英雄。而真正的英雄是不会被人们忘却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