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是遗传的吗?这本书来告诉你答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3
古语言:有此父斯有此子;古语也云:母慈子孝。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发现:如果父母彬彬有礼,子女也落落大方;如果父母尖酸刻薄,孩子往往会斤斤计较。 更值得重视的是,经研究证实,性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竟会在家族中世代相传。

这是基因的作用吗?性格会遗传吗?英国心理学家奥利弗·詹姆斯在他的著作《天生非此 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给了我们答案。

奥利弗·詹姆斯是一名儿童心理医生,同时也是一名记者。为了深入研究后天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他到过世界许多地方。1978年,为研究母亲与子女的关系,他在厄瓜多尔丛林里待了三个月。在长期深入考察、研究的基础上,奥利弗·詹姆斯著成了《天生非此 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这本书。

回到最初的问题:子女与父母性格相似是基因的作用吗?性格是遗传的吗?《天生非此》这本书告诉我们:基因并非我们与父母相似的成因,造成性格特征代际遗传的原因是父母的养育方式。

一、你不是生来如此

《天生非此》中讲述了一个家族四代母亲抱怨女儿难以管教的故事。

第一位母亲认为自己的新生女儿十分丑陋。由于自己出身贫寒,自卑心理让她害怕遭到别人的讥讽,于是她常在婴儿脸上罩上面巾。母亲这种错误的方式,致使女儿有了沉重的心理阴影,这个女儿一生未摘下面巾。

后来,这位被母亲认为丑陋的女儿也成为了母亲。她认为自己的女儿经常大喊大叫,非常“难应付”,似乎自己深受女儿的折磨。

再后来,“难应付”的女儿也成了母亲。她也自己的外祖母和母亲一样,也抱怨自己的女儿贪得无厌,认为问题都出在女儿身上。

2013年,被母亲抱怨贪得无厌的女儿也成了一位母亲,糟糕的母女关系让她陷入挣扎。她发邮件给奥利弗·詹姆斯寻求帮助。在邮件中,如出一辙地,她认为女儿的情绪多变常常激怒自己,促使她做出对女儿愤怒攻击的行为。

四位母亲无一例外地认为问题均出在女儿身上,女儿都生来难以相处。似乎性格真的是遗传,然而故事的结局可以推翻这种猜想。

艾米,即第四位母亲,后来成为了奥利弗·詹姆斯的患者。奥利弗·詹姆斯深入了解到艾米经历了母亲虐待的不幸童年,(之前的三位母亲也都受到了家庭的虐待)。在奥利弗·詹姆斯的治疗与帮助下,艾米停止了对自己女儿的愤怒攻击。女儿的情绪越来越稳定,还在学校有了出色的表现,母女关系也不断改善。

除了这个,奥利弗·詹姆斯在书中还讲述了许多类似的案例。他的个人研究证明了家族中性格代际传递的原因是残酷的父母养育,而非基因。除了奥利弗·詹姆斯的个人研究,书中通过人类基因组计划(HGP)最新研究证明了后天培养模式才是让我们与父母性格相似的原因。

艾米的故事让我想到了“海明威魔咒”。自海明威吞枪自杀后,海明威四代家族成员几乎都采取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这个魔咒最终被海明威的孙女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打破。

虽然这些案例很极端,但他们都证实了这样一个事实:不良的后天培养造成了消极性格特征的代际传递。

脑科学家丹尼尔·西格尔说:“与父母的关系是孩子童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会直接影响孩子尚未成型的性格。” 父母良好的养育方式才能培养性格健全的孩子。

二、发挥作用的是他们

孩子在与父母的相处中形成了自己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思维模式,当他们成为父母后又会用他的认知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这就是“有什么样的童年,就是什么样的父母”的原因。 那么,父母养育过程中哪些因素促成了我们的心理认知呢?

奥利弗·詹姆斯在《天生非此》中阐明了这个答案:我们成长成今天的自己,是受到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和虐待或关爱的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1.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在《天生非此》中, 奥利弗·詹姆斯把“孩子努力获取父母关注,并对自己的这种行为无限维护”的这种普遍趋势成为“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换句话说:“子女竭尽全力地通过模仿父母的性格特征,同父母建立感情联系并获得他们的喜爱。”为实现这个目的,孩子会学习父母的言传、身教、身份认同来学习,努力获取父母喜爱。

言传,就是父母主动通过言语教导我们哪些言、行方式是“正确”的。身教是指孩子自己模仿父母的行为,潜移默化中学会了父母的行为方式。

战国时期,田稷任齐国宰相,素来勤恳、公正。一次,属吏送给他两百黄金。几经推辞,田稷最终收下,把这些黄金献给了自己的母亲。母亲严肃斥责,让他洁身自爱,坦荡为官。田稷在母亲的教导下,如数退还黄金,并像朝廷坦陈过错、请求罢相。齐宣王力赞田母教子的高尚风范。田稷后来更加自律,成为一代贤相。 父母言正行明,子女说话办事自然从容坦荡。

身份认同是指孩子将父母的角色代入自身,并很自然地把这种角色当作自己的一面。奥利弗·詹姆斯认为,身份认同的根源是爱意或者恐惧。孩子出自对父母的爱会认同父母的喜好,或者出于避免父母不快而遵从父母的喜好。奥利弗·詹姆斯以自己的成长轨迹清楚地阐述了这个观点。

2.虐待或关爱

奥利弗·詹姆斯认为,虐待是子女同父母相似的最大成因。因为言传身教的消极影响孩子在长大后可以自行做出改变,而虐待造成的心理阴影很难克服,即使最终克服,那也是一个极度艰难的过程。

艾米和海明威的孙女即是在经历了多次治疗与训练当中才得以打破虐待的折磨。因为长期的虐待使他们必须要战胜“创伤后遗症”。兄弟姐妹间因为虐待、关爱的不同会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特征。

关爱则相反,父母的关爱会让孩子阳光自信、积极主动。

三、让孩子幸福快乐

《天生非此》中的大部分案例都是极端的,大多与精神疾病相关,但作者奥利弗·詹姆斯传达的意义却是正面积极的。他对如何改变不良性格特征给出了很多建议,这里重点分享两点:

1.找出自身消极的性格特征

可能每个父母都觉得自己特别关爱自己的子女,根本不存在虐待的情况。 但奥利弗·詹姆斯指出:“尽管我们不愿承认,但事实上,所有父母都会在无意中对子女进行或多或少的虐待,而大多数人或许完全不曾意识到自己有过这种行为。”

看完《天生非此》你就会明白,对孩子进行体罚、大喊大叫、强制性按自己的自愿做事等都是对孩子进行情感虐待。

特别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当父母正在忙一件事时,如果孩子想和你聊天,和你分享他的想法时,大部分的父母会这么做:告诉他你在忙,让他自己去玩。这就是对孩子需求的消极回应。

类似的情况其实很多,如果长期这样,孩子与父母间的安全依恋关系就无法建立。

脑科学家丹尼尔·西格尔说:“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将导致孩子难以调解自身情绪,出现社交障碍,甚至有暴力和精神分裂的倾向。安全的依恋关系有助于培养心智健康的孩子,进而提升幸福感,促使他们积极地探索外部世界。”

所有父母,都请反省自身性格中的消极因素,找到你和父母相处中的不良模式,找到与你的孩子最恰当的相处方式,并培养孩子自我情绪调节能力。

2.对孩子设定正确期望

奥利弗·詹姆斯指出:孩子在童年时期是需要父母给予期望的,否则他们很可能缺乏同一性。 同一性是心理学术语,指“个体将自身动力、能力、信仰和历史进行组织,纳入一个连贯一致的自我形象中。”

简单而言,孩子如果没有父母的期望,孩子很可能缺乏自我概念感与方向感,不会选择,没有明确的自我定位感。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父母要给予孩子期望,且期望要恰当、合理。不然,即使成为万众瞩目的所谓“天才”,也是一个心理极为不健康的精神疾病患者。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泰格·伍兹。这个在父母极端训练下的高尔夫球“天才”,16岁就蜚声国际。由于被父亲“绑架”太过彻底,他活的不是自己,而是父母实现愿望的工具。

父亲去世后,没有了父亲也就没有了泰格。丧失自我的泰格最终堕落为“性成瘾”的精神患者,臭名昭著,从此跌落神坛。

父母对孩子健康、正确的目标导向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轨迹。

如今,社会上越来越多问题儿童的事例让我们唏嘘、惋惜。《天生非此 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告诉我们, 培育一个性格健全的孩子,才是父母最珍贵的财富。作为父母,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不断学习并持续改变不良养育方式,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良性循环的原生家庭模式,让孩子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