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一):木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6
《挪威的森林》用平实记述的语言写出了十几岁至二十一二岁的青春记忆,以前总看不懂这些文章的用意,只是从语言字面读到了青春期男女在性上面的探索,有些文字写得过于露骨,内心觉得有些许恶心,便不再继续往下读,而现在重新翻开这些书,读出了不一样的感觉。

先理一下《挪》中人物关系:

渡边:男主人公

木月:且称为渡边唯一交心朋友

直子:木月女友

绿子:渡边同班同学

永泽:渡边在寄宿学校中的“朋友”

初美:永泽女友

玲子:直子在疗养院时的室友

故事一开始,渡边在飞机上,从渡边与空姐的对话以及下机时的状态可以看出此时的渡边是一个人,算是交代了故事的结局,转眼,故事回到二十年前,开始了对青春的回忆。渡边并不是一个喜欢与人谈心的人,所以他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朋友,但是遇到木月之后改变了这种现状,不知为何,可以同木月谈很多的事,一起打桌球,在同他交往的过程中,发现他是一个很有趣的人,善于捕捉别人话语中有趣的部分,不会让大家在相处的时间里感到尴尬,但奇怪的是,木月同其他人的交往并非如此,仅对渡边如此,这令人疑惑。后来木月介绍了他的女朋友直子给渡边认识,直子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比起自己说话,她更愿意听别人说。此后,他们开始了三人的约会,直子和木月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足足的青梅竹马,后来自然而然成为了情侣,直子很爱木月,但是他们之间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直子跟木月无法进行正常的性生活,可能是他们太熟的关系,抑或是他们两个从小一起长大,并且一起探索过两性的区别,等大一点了反而对此不敏感了,其中原因直子和木月都未弄清。

在渡边十八岁时的五月的某一天,木月提议一起打一次桌球,在这次桌球游戏中,木月玩得很认真,游戏结束后他说:“今天我可是不想输。”,当场的渡边只是对木月今天的表现感到奇怪,这是从未见过的木月,就在当晚他接到了木月在自家车库自杀的消息,当时的木月十七岁。

木月为何要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呢?为何选择的自杀方式如此残忍,慢慢窒息死去?(文中作者提到:不知道他到底花了多少时间才死去)

我快速再翻一遍全书,试图从中找到木月自杀的蛛丝马迹,但寻求未果。需要注意的是,全文中与直子相关的人均与十七岁有关:直子姐姐在十七岁自杀,在此之前的四年时间里不间断发病;叔叔从十七岁开始患病,持续四年之后自杀;木月十七岁自杀;木月死时直子也是十七岁,自从木月死后直子精神状态一直不好,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四年,最终在二十一岁选择自杀;最后跟玲子觉得自己宛如十七岁少女,渡边也觉得玲子像十七岁少女。“十七岁”或许在作者眼里是个值得记住的年龄,因为在十七岁他认识了直子,同时也在十七岁时失去了自己唯一交心的朋友,或许想要定格在十七岁。

 从对直子和木月的描写中来看,木月或许是真的很爱直子。针对当年直子做完胸腔手术,木月对直子探望时的描写我在别处看到了对他们这段感情不同的理解,别人认为从这里可以看出木月并非真的爱直子,理由是如果真爱一个人的话,不会在其手术之后都不去看望,也不去陪伴。而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或许是木月是太爱直子了,所以无法去面对躺在病床上的爱人,单独去看望的那一次嘴里还嘟嘟囔囔者,或许是在抱怨为什么没有照顾好她,直子也说过,木月本质上是内心比较脆弱的一个人,他难以应对如此的情况,后来几次都是在渡边的陪伴下去看望的直子,或许是通过渡边的陪伴给自己壮胆,因此才能勉强表现得像一个正常人。直子还说木月单独跟她在一起的时候,逞能的劲没了,变得有喜怒哀乐,变得柔软下来,这不正是在自己爱的人面前才会出现的一种状态吗,可以卸下盔甲,不再是那个事事逞强的勇敢的男人,而是那个也会害怕也会哭泣的小男孩。

 木月死后,直子后来因为精神问题到疗养院修养,休养院里的室友玲子透露过:直子在木月死后开始出现症状,同时也有家庭背景因素。读到这里,那么木月的死或许有一种解释:木月跟直子从小一起长大,无话不谈,那他肯定知道直子姐姐跟她叔叔自杀的事,他怕直子也随之而去,在他的潜意识里,认为只要自己代替直子去了直子便可以活下来。此外,不可忽略文中唯一提到木月的负面信息是从直子嘴里说出来的:“他总想改变自己,却总是不能如愿,又是着急又是伤心。本来他拥有十分出色和美好的东西,却直到最后都对自己没有信心,那个也要干,这里也得改,头脑里转来转去全是这些。”这里可以推断出木月或许是不满目前的现状,对自己失去信心,渡边说过木月很聪明,但是除了他以外木月基本不同别人结交,所以木月可能也是孤独的,这种孤独得不到释放,最终选择以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

木月的死对渡边打击很大,生出了想要逃到别的地方开始新生活的念头,从木月的死中悟到: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死迟早将我们俘获在手,但反而言之,在死俘获我们之前,我们并未被死俘获。

                                                                                                                                                                                                   记于 2020年5月18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