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德城的建城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2

清朝平定伊犁,统一新疆以后,在伊犁相继建立了九座城池,并由乾隆皇帝御赐城名,分别是:惠远城、拱宸城、绥定城、惠宁城、宁远城、塔勒奇城、广仁城、瞻德城、熙春城,历史上称之为“伊犁九城”。九城顺序,各家叙述多有不同。
在清代,伊犁将军府起初设在绥定城(今霍城水定镇),后因绥定城规模较小,难以容纳众多的衙署和驻兵,遂于1765年移驻惠远城,并以惠远城为中心,相继在其周围建起多个城池,史称“伊犁九城”。 其中惠远、惠宁二城为满营驻所。伊犁将军驻惠远城,绥定等六城为绿营驻所,总兵驻绥定。
据《西域水道记》记载:“瞻德城者,地曰察罕乌苏。乾隆二十五年阿桂疏定伊犁建置事宜云,伊犁田地肥沃,无过察罕乌苏,可建一小城。至四十五年,伊勒图始建。城高一丈三尺,周三里六分,门三:东升瀛,西履平,南延景,屯镇右营驻之。东距广仁城二十余里。”伊犁绿营携眷官兵(右营)驻该城,营内设都司1、守备1、千总2、把总4、经制外委6、额外外委6、马步兵各300人,与广仁城同属绿营驻军重镇。
史籍《新疆图志》也有记载,当时的瞻德城高有一丈三尺,周长有三里六分。驻扎在瞻德城主要有伊犁绿营官兵(右营),内设有“都司一、守备一、千总二、把总四、经制外委六、额外外委六、马步兵各三百人”。
瞻德城在同治五年即1866年被维吾尔、回族农民起义军占领;五年后的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后,瞻德城的 “城楼墙壁均已损坏,城垣也多坍塌之处”。等到1882年,清朝收复伊犁后,大加补修,直到1883年才“修筑渐次完竣”。在瞻德城筑城108年后的光绪十四年(1888年),瞻德城归霍城县前身绥定县管辖。据《绥定县乡土志》记载,清朝末年瞻德城建置和户口情况为:“镇标右营游击署一、守备署一、武庙一、天主教堂一”,“城关男口一百一十八、女口五十三,城关天主教堂男口四、女口五。”
从今天的地图看,伊犁九城连成的阵线,竟然和现在的两条国道出奇地吻合,这不能不说其中定有“玄机”!历史的事实就是,伊犁将军府和伊犁九城的设置,巩固了新疆的防御,并与东部的乌里雅苏台将军府一起,使中国北部防线最终形成横贯东西的完整体系,有效地遏制和延缓了沙皇俄国向东侵略的步伐。
绥定设县治后,属绥定县。民国3年(1914)霍尔果斯设县治后,划给霍尔果斯县管辖,原瞻德城城墙遗址大部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