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发明了时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1-12-16
宇宙大爆炸开始的。
第2个回答  2011-12-16
春秋列国时,一天晋国国君晋平公问大夫祁黄羊说:“南阳缺一县令,你看谁可以去担任呢?”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晋平公很惊奇地问:“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要推荐他?”祁黄羊回答说:“国君你问谁可以当南阳县令,并没有问谁是我的仇人呀。”于是任命解狐为南阳县令。晋人都很称赞。

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又对祁黄羊说:“现在国家缺一尉官,你看谁可以去担当这一官职呢?”祁黄羊毫不犹豫地推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晋平公大为惊讶地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从容回答说:“国君问我谁可以当国尉,可你没有问我谁是我的儿子呀。”晋平公连连点头,说:“好!”于是任命祁午为中军尉。后又推举羊舌赤辅佐自己。晋人又都称赞不已。

后来,孔子听到这件事时说:“祁黄羊讲得太好了!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以说是个公正无私的人啊!”

[今鉴]举贤不以亲仇论

晋国大夫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故事历来被传为佳话。故事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举荐贤德的人。祁黄羊称道他的仇人,不是为了向人讨好;安排自己的儿子,不是为了营私;为其副职推举人选,不是为了结党,真可称的上是品德高尚的人了。

人们常说,千里马常在,而伯乐不常有。说明伯乐难找,其实伯乐也难当。如果祁黄羊不从社稷利益出发,只顾自己,那么他就很难做到唯善是举了。因此,当好伯乐,必须先做品德高尚的人。

除此之外,举贤还要知贤。祁黄羊对他所举荐的人就非常了解,所以当晋平公要他推荐人选时,便对答如流。

有的人举荐一些人时,未能做到全面了解人,而是只了解其一点一面,就看成为完人。这里有一个如何衡量人的德、才、绩的问题。

这里还有另一则有关举贤的故事。三国时,曹操想派人招降刘表,孔融推荐了弥衡。弥衡自恃其才孤傲成癖、狂妄至极。他到刘表军中,不仅劝降未成,反而做了黄祖刀下之鬼,贻误了曹操的战机。这当然与孔融举荐不当有关。孔融只看到弥衡有胆量、善机辩的一面,而没有看到他修养极差、品质不好的一面。本来弥衡不是合适的人选,却硬要派去做其力不能胜任的事,更可悲的是,弥衡自己并不了解这一点,好似信心很足,把握很大,结果适得其反。弥衡有责任,孔融当然有更大的责任。

现在有的领导者,在选才、荐才时,往往不能对所荐、所选之人进行全面考查,而只是重其一面,这难免会像弥衡一样,误国误事。

祁黄羊的所作所为,倒是很值得我们借鉴。话说回来,现在有那么一些人,打着“举贤不避亲”的旗号,向组织部门、人事部门“推荐”自己的秘书、子女,还有自己的老部下、老同事及老部下、老同事的子女、亲友等等,常常是从“关系”出发,而不是从这些人的德才,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也是群众反映强烈的一种不正之风、腐败现象。

有人说,用人上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因为它直接影响了我们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败坏了党的声誉。

人才问题关系到国家兴衰之大事。墨子云:“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张载也说过:“贤才出,国将昌”。人才是一种资源,一种财富。今天我们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人才,更需要大批祁黄羊式唯善是举的伯乐。
第3个回答  2011-12-1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