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富二代、官二代比一般人更努力勤奋的动力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7
如果我说,是为了活得更久,听起会不会有点像玩笑话?不过研究表明,这可能是真的哦~

富二代官二代,他们由于优越的先天条件,可以从一开始就过上尽享快乐的生活。下午茶?海滩?游艇?Orgy?(温馨提示:未成年人请不要谷歌这个词的意思)这样的纯享乐人生当然没有什么不对,不过和你想象中不同,这种享乐主义的生活可能给你造成的伤害,和完全不快乐的生活可能一样严重。

近年来的很多研究开始关注“快乐”(Happiness)和“健康”之间的关系,认为情绪低落的人容易身体素质不佳。同时,更多的新新人群开始把追求“快乐”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市面上更是充满了“你快乐就好”一类标题的自助文章和书籍。

然而,今天这篇文章要介绍的一项2013年的研究证明,如果只是纯粹的享乐,而不努力追求人生的意义,那么这种快乐对你的健康可能并没有什么好处,甚至还可能起到反向的作用。虽然听起来很像是老掉牙的鸡汤,但这项研究却是基于遗传基因学检测的,登载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在分析快乐对我们身体可能造成的影响之前,首先我们先来介绍这个研究中对于快乐和意义的区分定义。这项研究所针对的两种状态被分别称作快乐(happy)与意义(meaning)。这个研究讨论的是一种“狭义”的快乐,是指你一个人的开心,这种“感觉良好”是与他人无关的;意义感则关乎美德与奉献,超越了单独的个体。

此前,已有一项来自Florida State University的心理学研究致力于探究“快乐的生活”和“有意义的生活”的区别到底在哪,分别对人们意味着什么。

经过一个月的针对397个样本的研究,他们下了这样的定义:快乐,即我们通常说的一种利他的给予(giving)行为。不追求人生意义的快乐,描述的是一种相对浅薄、自利的生活:你一切顺利,自身的需求很容易得到满足,不会陷入什么困难和纠葛。而意义感则完全来源于你对他人,或者社会的付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作为人就是要照顾他人、服务他人的。这会使我们感到人生有意义,但却不一定会使我们快乐。”研究者之一Roy Baumeister说。

而登载在PNAS上的研究则从生理层面给予了佐证。来自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Chapel Hill的Fredrickson和UCLA的Cole分析了被试的“快乐感”与“意义感”的自我报告水平,以此来区分出不同的人群作为分析样本。

他们用这样一些问题来测量快乐(自我享乐)的水平:

以下问题则用来测量意义感水平(自我实现的幸福):

与神经科学家通过大脑扫描来判断不同区域对不同刺激的反应一样,研究者从基因层面,将对应快乐感与意义感的不同基因做了研究。此前,Cole已经证明,长期处于逆境中的人,是有某种特定的基因表达模式的。当人们感到非常孤独,为爱人的逝去而悲痛,或勉强维持生计时,他们的身体也会进入“威胁模式”(threat mode),这会触发与压力相关的基因模式:促炎基因变得活跃起来,同时,抗病毒反应的相关基因的活性则会下降。

简单说来,就是处于逆境中、感到孤独和悲伤的人,患炎症和受到病毒感染的几率会比一般人要高。这从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了:在需要应对猛兽入侵和同类间的残杀的情况下,为了应对身体受伤,人体免疫系统就会有炎性反应,即自身先触发炎症,来抵抗伤口的细菌。

“你的免疫系统是具有前瞻性的。”Fredrickson表示,如果你长期处于孤独和不幸中,它就会致力于防范细菌感染。而如果你是社交达人,拥有很多健康的社会关系,身体就会形成抵御病毒入侵的抗体,以防范与大量人员接触可能导致的病毒,如传染病等。

Cole和Fredrickson发现,生活得很快乐、但几乎不追求人生的意义的人,和那些“长期身处逆境的人”的基因表达模式非常相似。这些处于被Fredrickson称作“空洞的积极情绪”(Empty positive emotions)的快乐状态的人,身体却一直在做好预防细菌威胁的准备,促炎反应会变得活跃,也就是说,即便他们并未患病,身体也会先调动自己处于一种“炎性反应状态”,以抵御可能会患病的风险。如此,处于长期炎性状态的身体,罹患心脏病和癌症的风险将会更高。

以下四种人在基因的表达模式上是一致的:长期身处逆境的人、患有双向障碍且处于躁狂状态的人、在酒精和药物的作用下进入人为诱导的欣快状态的人、还有就是那些觉得生活中充满了享受的快乐的人。他们的免疫系统一样容易主动激发炎症,从而增加他们罹患重大疾病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样本中,仍有很大一部分人的快乐感和意义感是交叉重叠的,在答题时,他们对于“享乐”和“意义”两种类型的问题给出了同样的高分或低分。但仍然有很多人两项得分相反,当一项高时,另一项则很低。

在这里,我们仅仅来看那些“快乐感”和“意义感”不一致的人群。他们的特征是,两项得分一高一低。这些人中,带有“空洞的积极情绪”(快乐感高而意义感低)的人,占75%;剩下25%的人则在对意义感的追求上超越了快乐感,意义感强,却快乐感低。他们被称为追求“终极的幸福感”(eudaimonic predominance)的人。

这项研究还证明,那些追求人生意义的人,更容易获得对人体更有益的基因表达模式。无论是那些既感到快乐、又感到人生充满意义的人,还是那些追求人生的意义、但不一定快乐的人,逆境应激反应的活性都比较低,他们的身体不会像处于逆境、孤独中的人那样,调动自己身体的炎性来应对细菌感染,而是会为我们准备抵御病毒的抗体,以便让我们在人群中也不容易被传染病毒。

Fredrickson坦承,这个研究令她很惊讶,因为她此前认为,积极的情绪不但能够拓宽视野,还能增强你抵御逆境的能力。几千年来,哲学家、伦理学家们都在讨论享乐(hedonism)与幸福(eudaimonism)的命题。这次的研究则从基因角度证明,单纯的享乐似乎是不够的,如果想要活得更久,人们需要追求意义。

综上,更努力、勤奋地寻找和实现人生的意义这件事对于那些本过着或是本可以过纯享乐人生的官二代、富二代而言可能更加重要。否则,若一直处于“空洞的积极情绪”(Empty positive emotions)的快乐状态,他们的健康便很大可能会和一直身处谷底的人一样岌岌可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