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害怕惶恐的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3

1. 形容惶恐的成语

关于惶恐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诚惶诚惧】:诚:确实;惶:害怕;惧:畏惧。惶恐不安。指非常小心谨慎以至于惶恐不安。

【诚恐诚惶】:诚:确实;惶:害怕。惶恐不安。指非常小心谨慎以至于惶恐不安。

【低头耷脑】:形容惶恐或无精打采的样子。

【低头搭脑】:形容惶恐或无精打采的样子。同“低头耷脑”。

【汗流洽衣】:汗出甚多,湿透衣服。形容极其惶恐羞愧。

【觳觫伏罪】:觳觫:恐惧得发抖的样子。指惶恐认罪。

【恛惶无措】:恛:昏乱的样子;惶:惊慌。指惶恐不安,不知所措。

【汲汲皇皇】:汲汲:急切的样子;皇皇:惶恐不安的样子。心情急切,举止匆忙。

【浃背汗流】:同“汗流浃背”,形容十分惭愧或惶恐。

【救过不赡】:赡:足。弥补、改正自己的罪过唯恐来不及。形容法网深密或处境危殆时惴惴不安,惧怕获罪的惶恐情态。

【局地钥天】:指惶恐不安的样子。

【局高天,蹐厚地】:局:弯曲;蹐:小步走。蜷曲不敢伸展。形容小心谨慎,惶恐不安。

【局天蹐地】:局:弯腰;蹐:前脚接后脚地小步走。形容惶恐不安的样子,也指窘迫无路的样子。

【跼地龠天】:指惶恐不安的样子。龠,古同“钥”,锁钥。

【芒刺在背】:芒刺:细刺。象有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内心惶恐,坐立不安。

【芒刺在躬】:芒刺:谷类壳上的细刺。好像有芒刺扎在身上。形容心中内心惶恐,坐立不安。

【芒刺在身】:芒刺:谷类壳上的细刺。好像有芒刺扎在身上。形容心中内心惶恐,坐立不安。

【昧死以闻】:昧:冒。闻:使听到。冒着死罪来禀告您。表示谨慎惶恐。

【雀目鼠步】:比喻惶恐之极。

【丧胆游魂】:形容惶恐无主的样子。

【闻风破胆】:听到一点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对某种力量的极度惶恐。

【饮冰内热】:形容十分惶恐焦灼。

【饮气吞声】:指不喘气,不做声。形容忧惧惶恐。

2. 形容惊恐、恐惧的成语

毛骨悚然、怵目惊心、驰魂夺魄、动魄惊心、胆战心惊

一、毛骨悚然 [ máo gǔ sǒng rán ]

【解释】:悚然:害怕的样子。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

【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秦王闻之,不觉毛骨悚然。”

【翻译】:秦王听说了,不知不觉脊梁骨发冷,十分恐惧。

二、怵目惊心 [ chù mù jīng xīn ]

【解释】: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

【出自】:闻一多《龙凤》:你记得复辟与龙旗的不可分离性,你便会原谅我看见“龙凤”二字而不禁怵目惊心的苦衷了。

三、驰魂夺魄 [ chí hún duó pò ]

【解释】:形容振撼心灵。

【出自】:徐迟《地质之光》:“各种印象,新鲜而又庄严,使他目不暇给,驰魂夺魄。”

四、动魄惊心 [ dòng pò jīng xīn ]

【解释】: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出自】: *** 《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其事至险 计至毒。道路相告,动魄惊心。

五、胆战心惊 [ dǎn zhàn xīn jīng ]

【解释】: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三回:三藏见说,又胆战心惊 ,不敢举步。

【翻译】:三藏看见说,十分害怕,不敢走。

3. 研究古文的请进,“不胜惶恐”的意思和用法

原意是指:非常惶恐,禁受不住

分开来解释的话:

不:就是白话文不的意思

胜:形声。从力,朕( zhèn)声。本义:胜任,禁得起 胜,任也。——《说文》

惶恐:这里是指惶惧惊恐 如:惶恐饮药而死。——《汉书·李广苏建传》 惶恐滩头说惶恐。——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当然因为您特别要求惶恐的用法,我再解释一下:

1. 恐惧,惊慌。 (1)《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建 为郎中令,书奏事,事下, 建 读之,曰:‘误书!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甚惶恐。” 《北史·长孙俭传》:“客人惶恐不敢仰视。” 沙汀 《凶手》:“当那青年走近他时,一种惶恐的颤栗,便又立刻通过他全身了。” 杨绛《老王》:“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 2. 惭愧、难为情。 元 李行道 《灰阑记》第一折:“说也惶恐,因为贫难,无以度日,要寻我妹子讨些盘缠使用。” 《三国演义》第六回:“ 术 惶恐无言,命斩进谗之人,以谢 孙坚 。” 《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那 李员外 也自知惶恐,不去叫他。” 郭沫若 《洪波曲》第二章四:“我是尽量地领教了各方面的朋友们的意见,使我感觉着有点惶恐的。” 3. 表示谦恭的用语。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庚子,定太子见三师仪:……其与三师书,前后称名‘惶恐’。” 宋 曾巩 《答孙都官书》:“盛编尚且借观,而先以此谢。惶恐,惶恐。不宣。” 宋苏轼 《与人书》之二:“辱示长笺,词旨过重,适少冗迫,来使不敢久稽,未及占词为答,想知照未甚讶也。惶恐,惶恐!”

如果还有不满意的可以继续追问~

4. 表示惶恐的成语

胆颤心惊 颤: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惶惶不安 惶惶:恐惧不安。指心中惊慌害怕,心神不安定

诚惶诚恐 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怛然失色 怛:畏惧,恐惧。指因害怕而变脸色。

大惊失色 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担惊受怕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胆裂魂飞 裂:破裂。魂:魂灵、神志。胆也破了,魂也飞了。形容极度害怕、恐慌。

胆战心寒 战:发抖。形容害怕之极。

胆战心惊 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骨寒毛竖 形容十分害怕。

骇人听闻 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寒毛卓竖 汗毛都竖立起来。形容非常恐怖,或心情特别紧张害怕。

汗不敢出 吓得连汗都不敢往外冒了。形容紧张害怕到了极点。

魂飞魄散 吓得连魂魄都离开人体飞散了。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

惶恐不安 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噤若寒蝉 噤:闭口不作声。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惊恐万状 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惊弓之鸟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惊愕失色 失色:由于受惊或害怕而面色苍白。惊恐得改变了神色。形容十分吃惊。

惊恐失色 害怕得脸都变了色。

毛骨悚然 悚然:害怕的样子。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

恐慌万状 形容害怕惊慌到极点。

栗栗危惧 栗栗:发抖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

目瞪口呆 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捻神捻鬼 形容惊慌害怕的样子。

肉跳心惊 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

色若死灰 面目惨白。原比喻面部没有什么表情。现形容十分害怕的神情。

舌挢不下 挢:翘起。翘起舌头,久久不能放下。形容惊讶或害怕时的神态。

谈虎色变 色:脸色。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厉害。后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

提心吊胆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畏敌如虎 害怕敌人如同怕虎一般。

心惊胆战 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望而生畏 畏:恐惧,害怕。看见了就害怕。

悬心吊胆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心有余悸 悸:因害怕而心跳得厉害。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战战兢兢 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张口结舌 结舌:舌头不能转动。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因紧张害怕而发愣。

惴惴不安 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汗洽股栗 汗流浃背,两腿颤抖。形容害怕、恐惧的样子。

惊惶万状 惊惶:害怕;万状:各种样子,表示程度极深。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兢兢战战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畏惧的样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惊心吊胆 形容十分害怕或担心。

毛发倒竖 倒竖:尾端朝上直立。汗毛、头发都竖起来。①比喻怒不可遏。②形容很害怕,很紧张。亦作“毛发皆竖”、“毛发尽竖”、“毛发为竖”。

钳口挢舌 闭口翘舌。形容因惊讶害怕而说不出话来的样子。

三魂出窍 形容害怕得不知所措。

5. 表示恐慌害怕的词语

抱头鼠窜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提心吊胆

奉头鼠窜 狗吠不惊 惶惶不可终日 惊慌失措

惊惶失措 恐慌万状 六神无主 捻神捻鬼

屁滚尿流 失魂落魄 亡魂丧胆 亡魂失魄 张皇失措

诚惶诚恐 怛然失色 大惊失色 担惊受怕 胆裂魂飞 胆战心寒 胆战心惊

骨寒毛竖 骇人听闻 寒毛卓竖 寒心酸鼻 汗不敢出 汗流浃背 惶恐不安

魂飞魄散 噤若寒蝉 惊愕失色 惊弓之鸟 惊恐失色 惊恐万状 恐慌万状

泪如泉涌 泪如雨下 栗栗危惧 毛骨悚然 目瞪口呆 欺软怕硬

肉跳心惊 色若死灰 舌挢不下 缩头缩脑 谈虎色变

望而生畏 畏敌如虎 吴牛喘月 心惊胆战 心有余悸

悬心吊胆 战战兢兢 张口结舌

惴惴不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