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网贷毁了的一代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3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网贷逾期有大约七千万人,这些人又大致分为两种,有能力还款和无能力还款的,无能力还款的其中绝大多数人有还款意愿,有的因为疫情等原因,导致收入下降,然后没有能力偿还还网贷、信用卡等。有的属于破罐子破摔了,反正还不上也就不还了,根据法院的公示情况来看,目前全国各地还记录在册的失信被执行人数超过600万人,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老赖”。

    网贷这个词肯定很多人都不陌生。毕竟是现阶段,最容易借到钱的一个“门路”,只需一个身份证和简单的人脸识别,就能轻易下款。网贷早已经成为80、90后主流的借款“门路”,网贷远超银行的正规贷款,各种利息,各种套路层出不穷。

    他们的广告词一般就是“找亲朋好友借钱还要看人心情脸色,找网贷,不仅不用看心情脸色,还秒放款,秒到账”为现在的80、90后,特别是好面子的人提供了“方便”

    对于有些在疫情中“失利”急需资金周转的商家来说,如果选择正规途径贷款,不仅放款慢,而且需要的资料繁琐复杂,还不一定能成功。而选择网贷很轻易就可以贷到一笔钱,有了钱之后,便信誓旦旦想着疫情过去后以后,稍微省吃俭用一点,省下钱,给还上。到了还款的时候,发现受到疫情的影响还在,自己根本没有挣到钱,也没有能力准备好钱还贷款,而又不想跟家里开口,也不好意思跟朋友开口。就想着“借新还旧”把近期需要填补的空档给先填补了再说,结果窟窿越来越大,到最后一下子就把自己给套牢了,债务不仅越来越多,甚至有可能每天都翻好几倍,一下子将自己的人生给推向了深渊。

    曾经看过这么一条新闻,一个21岁的女孩选择从17楼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看着女孩跳楼的窗户,女孩父亲心疼得直掉眼泪:“从17楼下去,把楼下的石板都砸烂了,孩子当时得有多大的勇气才能跳下去啊,摔的得有多疼啊。她怎么舍得跳下去”。把她逼入绝境的就是网贷,临走之前,她在手机备忘录里留下遗言:如我如此洒脱之人,对不起所有人。

    父亲在整理女孩遗物时,发现了她的手写账单,一笔一笔记录了还钱经历。她在2015年,第一笔网贷只借了几千元。没想到利润滚得太快,只能拆东墙补西墙,最后债务滚到了可怕的25万元。她不敢和父母说自己面临的压力,三年来一个人还了8万,到现在还有17万元没还清。

    而女孩的工资一个月4千,每月要还高于工资两倍的贷款。到去世时,她的支付宝只有7块,银行卡也仅剩1块多钱。在女儿去世十几天后,父亲接到了催债人员的电话和信息,亲身感受到了女儿三年来的绝望。

    催债人员极尽所能的言语侮辱,进行人身攻击,不仅辱骂父亲,连去世的女孩也不放过。三年里,女孩一直在承受这样的辱骂和威胁,在犯下第一个错后,却发现这个坑怎么努力也填不了。

    永远还不完的欠债,没有停止的威胁,看不到生活的希望,谁能承受得了,怎能不崩溃?还有很多人经历了和她一样的遭遇。

    这样的新闻数不胜数,网贷就是杀人无形的恶魔,从几千块,到几十万,一步步把人拖进深渊。一旦陷入,倾家荡产也很难还清,高额利息,暴力催收,相当于以钱换命。

    超前消费在年轻人群体中已经普遍存在,月光族,负债一族比比皆是。需要消费,需要周转,囊中羞涩怎么办?只能借。不好意思和父母朋友开口,网贷成了最佳选择。网贷正是瞄准了这部分群体,先把你吸引过来,等你入了圈套,再利用套路利滚利。到时候怎么宰割,就是他们说了算。一入网贷深似海,压力和屈辱如影随形,任何人都难以承受,套路网贷就是毒品,把人逼入绝境。

    大部分人没有存储意识,花费却越来越高,造成了网贷越来越普遍,消费升级的社会环境给了套路贷发展的机会。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消费主义、攀比和欲望裹挟着走。过度的追求娱乐,享乐主义,把我们压的喘不过来气。每月工资一大半要交给花呗信用卡,余额所剩无几,于是又要借,陷入死循环。

    从现在起要改变我们的观念,我们需准确评估自己的自控力,理性消费,摒弃“早买早享受”的观念。不要在用网贷了,网贷害人害己,正在毁掉我们自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