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走出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1-06
一、高中作文教学和写作现状
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已经成为很多高中生比较头疼的一个环节。“看到题目皱眉头,拿起笔来咬笔头,想了半天难开头”——这是对中学生写作状况的一种真实再现。怕写作文,写作文的时候没有材料可写,写作的时候条理不够清晰等,已经成为高中生写作的典型现象。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两方面:
1.教师难教
(1)由于应试教育和升学压力的影响,当前的高中作文教学只重视学生写作技巧和写作模式的指导和训练,不遵循作文教学规律,作文指导思想偏离正确方向。
(2)作文教学搞散打,随意性强,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3)榜样作用小,许多语文老师很少写作也怕写作,这就造成了不能真实地把握写作经验,更不用说指导学生文思泉涌了。
(4)教师由于对新课标理念把握不准,常把作文教学当作阅读教学的附庸,想当然地认为,搞好了阅读教学,学生的作文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2.学生难写
可以说没有多少学生喜欢作文课,分析原因:(1)下笔无物。(2)不知如何写。(3)总也写不好。(4)缺乏写作欲望和自信。
二、回归高中作文建构的策略
1.重新认识作文,建立正确的作文观。
高考作文几乎占据了语文总分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目前高考对高中生来说仍能决定今后何去何从,60分的分数让高考作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它对语文成绩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古人云“文如其人”,作文还担当着评价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一个学生的写作能力比较突出,在今后社会交际中就会有一定的优势,作文的举足轻重能检验一个学生对母语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打破作文教学从属阅读教学的思想束缚,让它占据他应有的一席之地,这就需要大家高度重视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重视作文在学生一生成长中的作用,明确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都受益。
我们都知道,什么样的教师往往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 自己经常写作,才能教好学生作文。那么,有什么方法来提高中学语文教师的作文素质呢?
2.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升学生写作质量。
第一,要引进高素质教师。第二,要加强对教师作文素质的培训和考核。第三,教师可随学生一起学作文后提纲,必要时可与学生一起分享。第四,加强教师作文批语书写。作文批语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与学生笔上交谈的有力工具,是教师对学生写作热情的回应,是师生沟通的重要桥梁。教师把评语写在作文本上,使学生有时间去回味、去消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牢牢掌握作文批改的艺术,写好作文批语,这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端正学生人生态度,完善学生人格都会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并写好作文评语,注意批语的多样形式,注意做到因生而评、因题而评。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归根结底,就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这就需要学生有丰富的思想认识和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通过文字表达把不断积累的生活素材表达出来。研究中学生写练的客观规律,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最重要的途径。
3.研究学生写练的客观规律,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最重要的途径。
首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优秀的文章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非智力因素的调动是智力因素挖掘和发挥的前提。同时“教育的意义在于人的发展”,每个学生的兴趣是不同的,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充分的学习语文写作能力,更应该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做到以下几点:(1)善于捕捉学生心理,别出心裁巧命题。教师命题时要尽量选材新鲜且贴近学生生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从而产生创作的热情。(2)扩大生活积累,培养观察能力。(3)注重写作动机培养,激发写作内驱力。动机,就是激励人们去行动的主观因素,是影响写作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学生的写作动机与其对写作的兴趣和对生活的认识有直接关系。一个学习动机纯正的学生,其理智的动机会激励他不断地以顽强的意志去克服学习中出现的一个个困难,写作也不例外。
其次,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加强德育教育,发展健康个性,解决“抓不准”、“写不深”的问题。德育和认知是学生思想和生活的导向,无论继承传统还是依纲教学,我们都须把培养学生认知能力、提高德育修养放在作文教学的首位。古人强调“文章以意为主,意在笔先”,又说“气大则声宏”。这“意”和“气”都是指思想修养。只要思想水平提高了,文章的立意、境界才有可能高。当代社会迅猛发展,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中学生作为思想不是很成熟的群体,对比之下受到的冲击更大,较以往思想更沉重复杂。为了正确引导,教师应结合具体作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学生认知,抓准出题者意图,写出深厚的思想情感。
再次,加强阅读和写作的结合,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很有力地见证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阅读是基础,是吸收;写作是实践,是运用。对于学生来说,读多了,接触好的文章多了,可用的语句自然而然的就多了,写起来就顺手。而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是单纯的为阅读而阅读,为作文而作文,将二者割裂开来,结果付出努力后各自的教学效果均不理想。因此,我们应引“阅读”之水,灌“写
作”之忧,要重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将“阅读”长期植根于“写作”的沃土中,使学生更好地从“阅读”中学“写作”以利于其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总之,作为处于作文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需要审视教学中的种种低效行为和不作为现象,更新观念,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