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中的建筑描写

我要做个模型,除了《红楼梦》以外的中国古代建筑那里有详细的描写?不要太复杂,最好是真实存在过的。拜托了!!!

第1个回答  2012-03-16
中国古典文学中饱含建筑信息,所以尽管中国建筑实物由于主体为木构而存留不多,但从文学描写中人们仍可了解并欣赏建筑。精美华丽的秦代阿房宫、唐代大明宫,随着岁月流逝,战乱洗劫,己是断垣残壁,荡然无存,只有不朽的诗文,仍可寻觅踪迹。杜牧的《阿房宫赋》,王维咏长安诗篇,就饱含这些建筑信息。秦之阿房宫,巍峨华丽,毁于秦末,其遗址只是一个长方形,荒残的夯筑土台,要想了解它,只好读司马迁的《史记》和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阿房宫赋》写道:“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可见规模之巨,气势之雄。杜牧又写道:“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官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这文学描述,生动之极。
王维的《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写道: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那高耸的宫殿中,宫门慢慢地开启了。文武百官,各国使臣一齐向着天子朝拜。太阳刚出仙掌(宫中铜铸仙人像,伸掌托盘以接露水)影子在移动,御炉中燃烧的异香烟雾,围绕着皇帝的龙袍在浮动。
王维这首诗把大明宫写得富丽堂皇,气派宏大。以至于在北京故宫清朝皇帝居住和日常办公的养心殿墙上,也有着由大臣恭楷书写的王维这首七律。
长安是汉唐故都,它的规划布局也可以从唐诗中得到佐证,白居易在一首七绝中,描述了登高眺望长安城的情景: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
诗中说,长安城百千家的分布像围棋盘一样,十二条大街把城市分隔得像整齐的菜田,远远望见官员们上朝打的火把,象一串星宿在大明宫闪动。
范仲淹撰写《岳阳楼记》,把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看作“百废俱兴”的内容之一;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与民同乐的情感时时洋溢在字里行间。如果进一步了解这些诗文历史背景,所得的收获就不仅“在乎山水之间”,而且能深入感受我们民族“以人为本”的一贯思想,那么这部建筑史就更全面深刻更有意义了。

二、“无建筑师的建筑”
中国古代没有建筑师之称,建筑设计社会参与者众多,除了大批画家充当业佘建筑师外,文学家、诗人也大有人在。梁思成先生曾说,《水济传》中描写元代建筑十分细腻真实,建筑师们如果有“业余”时间,大可写《水浒传与元代建筑》的文章,只可惜大家都“有业无余”云云,虽属笑谈,实有至理。
读明清文学作品,宛如游园,而且有许多文字不缺造园法。这些文人往往家有名园,或参予园事,所以从明中叶后直到清初,在这段时间中,文人园可说是最发达、水平也高,名家辈出。汤显祖的《牡丹亭》,中“游园”“拾画”诸折,不仅是戏曲,而且是园林文学,“遍青山啼经节杜鹃,那荼蘼外烟丝醉软”,“朝日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文以情生,情能造景,一幅园林美景盎然而生。
第2个回答  2012-03-16
阿房宫赋
原文: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Lí)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qūn)焉,蜂房水涡,矗(chù)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jì)何虹?高低冥迷,不知东西。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译文:六国灭亡,秦始皇统一了天下。蜀山的树木被伐光了,阿房宫才盖起来。阿房宫占地三百多里,楼阁高耸,遮天蔽日。从骊山之北构筑宫殿,曲折地向西延伸,一直修到秦京咸阳。渭水和樊川两条河,水波荡漾地流入宫墙。五步一栋楼,十步一座阁。走廊宽而曲折,(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撅起。楼阁各依地势的高下而建,像是互相环抱,宫室高低屋角,像钩一样联结,飞檐彼此相向,又像在争斗。盘旋地、曲折地,像蜂房,像水涡,矗立着不知有几千万座。长桥横卧在渭水上,(人们看了要惊讶:)天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在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横空而过,彩色斑斓,(人们看了要诧异:)不是雨过天晴,哪里来的彩虹?楼阁随着地势高高低低,使人迷糊,辨不清东西方向。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就在同一天,同一座宫里,气候竟会如此不同。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3-16
阿房宫赋。赵构桥。卢沟桥。岳阳楼。滕王阁。这些网上都能找到相关介绍及文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