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应从日本获胜中取得什么教训

快点

第1个回答  2007-09-23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我国战败的教训有七条.
1\从政治上看,满清政府已经腐败透顶,无知,无能,无为.
1840年以后,各国列强一直侵略中国,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每战的结果,都是我国割地赔款,给满清政府沉重的打击.再加上国内爆发了多次农民大起义,其中太平天国起义,席卷全国.沉重打击了满清政府的统治,我国已经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大清王朝气数以尽,大厦将倾,正走向彻底灭亡,社会腐朽,官员腐败无能,国民无知,是无力抵抗一个日益强盛的新兴的日本帝国主义的国家的.
2\从经济上看,综合国力彻底崩溃.经过多次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多次农民大起义的破坏,到了清朝后期,国民经济已经彻底崩溃.国家没有经济力量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战争.
3\从军事上看,消极防御,造成了处处被动,处处挨打.从陆地上看,日本攻打朝鲜,日军斗志旺盛,清军节节败退.爱国将领左宝贵坚守平壤数月,可是,清朝政府无一兵一卒救援,致使朝鲜失守.从海战来看,清军开始是消极防御,后来变为逃跑,官兵一个个贪生怕死,一个个如惊弓之鸟,北洋水师总督丁汝昌负伤后,许多军舰掉头就跑,造成阵脚大乱.力量对比彻底完了,后期,丁汝昌也贪生怕死,不敢出战,以至被日军堵在老窝里,全部被歼.威海一带陆地上的陆军,望风而逃,炮台全部落入日军之手,日军用陆地上的炮台猛轰北洋水师.陆海军根本谈不上协调作战.军心是决定战争胜负决定性因素,一支贪生怕死的军队是必然要吃败仗的.
4\从战略上看,甲午战争是一场没有准备的战争,光绪皇帝只是向日本宣战,而行动上没有准备.当时,光绪皇帝是主战派,而慈嬉太后和李鸿章是主降派,投降派占上风,主战派不当家,关键时刻,光绪命令出击,而慈嬉命令撤退,所以,左宝贵和丁汝昌进退两难,只有原地不动,造成海陆军都被日军堵在窝里全歼.
6\从战术上看,战术落后.军队平时不刻苦训练,战时没有功夫.
7\从科技上看,科技落后就要挨打.我国科技长时间停滞不前,到了清朝后期,科技落后带来的灾难必然临头.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上的落后,全国上下愚昧无知,全民族爱国觉悟不高,但是国民没有爱国观念.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9-23
主要还是跟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懦弱、无能有关
不是李鸿章命令北洋舰队不主动出击,小日本能那么嚣张?
不过如果北洋舰队的士兵们能够视死如归的冲出去,也不至于把那么多的舰艇拱手让给日本啊!
补充一下:海军只是对中国这种有着漫长海岸线的国家有意义.
第3个回答  2007-09-23
教训是多方面的,也是很深刻的。简单来说,第一点教训就是海军素养方面的。打仗光有勇气是不够的,海军决胜的关键不仅是装备,更是战术.第二点教训就是海军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第4个回答  2020-03-21
国强

国独立
小伙子
加油
中国将来要看你的了
第5个回答  2020-03-18
最大的教训就是,意识过分保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