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海峡公约的黑海海峡问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重要的战略位置:黑海海峡是黑海通向地中海的唯一海上通道,(当然在21世纪初有多瑙河、欧洲大运河与大西洋相通),对于俄国等黑海沿岸国家来说,黑海海峡不仅是其南方出海口而且也是起生命线。黑海海峡不仅其着沟通南北的作用,而且也起着联系东西方的桥梁和桥头堡的作用,是欧洲走向亚洲、通向中东的陆上交通枢纽。而且由于历史的原因,黑海海峡又属于一个落后的东方封建国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因而便是帝国主义列强垂涎欲滴的猎物;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石油日益成为重要的战略物质,使得对黑海海峡的争夺更具有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
俄土战争
从17世纪~19世纪,俄土战争有十几次之多,通过这一系列战争,俄国夺取了黑海北岸的大片领土,打通了黑海;它的下一个侵略目标就是夺取黑海海峡,真正走向地中海,走向世界。然而,在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的这一个目标却受到了极大的挫折。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重新确立了海峡对外国军舰不开放的原则,沙俄对海峡的控制权被削弱。
帝国主义时代的海峡问题
帝国主义时代,俄国成为一个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国家,疯狂对外侵略扩张是它的本质特征,俄国以斯拉夫人的解放者和东正教的维护者自居,为了自己的地缘政治利益需要,力图控制巴尔干半岛和黑海海峡,因而与奥匈国矛盾激化,形成帝国主义的三大矛盾之一,导致了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引发了第一次世界打战。 俄奥矛盾激化的背后,是德国在巴尔干和中东的扩张,德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三B计划”,准备修筑一条柏林——博斯普鲁斯——巴格达的欧亚大铁路向南延伸至巴士拉,以控制中东的石油资源和亚洲的殖民地。德国的参与使得围绕黑海海峡的斗争更加激烈。
一战中的土耳其和黑海海峡问题
一战初期,土耳其宣布中立,但是后来事实的发展使土耳其越来越接近同盟国,最后加入到同盟国集团当中。1914年8月,两艘德国军舰为逃避英国舰队的追击,逃入了土耳其海峡,以此为契机德土关系渐趋密切;战前德国在中东本身就拥有大量的投资;在当时的形势下,德国许诺一亿马克的贷款来拉笼土耳其,土耳其最终被绑在了同盟国的战船上。由于土耳其的参战,有一战的了外高加索战场。 由于土耳其的参战,英法俄为了协同作战,更主要的是为了以此机会瓜分土耳其,秘密的签订了《关于君士坦丁堡和海峡问题的秘密协定》,根据这一协定,战后俄国将得到海峡西岸的土地和君士坦丁堡,英法将瓜分土耳其的其他地区。
然而历史却常常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发展演变,战争后期发生了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建立了苏维埃政府,首先退出了战争,放弃了帝国主义战争的一切权利和要求,有关黑海海峡的控制权以及瓜分土耳其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成为英法独享的战利品。
一战以后的土耳其和黑海海峡问题
一战以后,不幸的土耳其成为了战败国,在巴黎和会上成为任人宰割的东方战败国,土耳其被迫签订了《色佛尔条约》,根据这个条约,黑海海峡实现国际化处于英国的实际控制之下,土耳其的领土遭到了严重的瓜分,亚洲部分只剩下小亚细亚半岛,欧洲部分只剩下伊斯坦布尔及其周围地区,中东和巴尔干的大部分土地都被分割出去,成为一个亚洲国家。
严重的民族危机使土耳其人民觉醒,在凯末尔的领导下,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推翻了苏丹的封统治,摆脱了民族危机,迫使协约国废除了《色佛尔条约》,重新与土耳其签订《洛桑条约》,土耳其获得了一定的独立。
二战中的土耳其和黑海海峡
1936年蒙特勒国际会议讨论修改《洛桑条约》的附件《海峡制度公约》,土、苏、希、保罗等黑海沿岸国家和英法日等国际大国出席会议,签订了新的《关于海峡制度的公约》,恢复了土耳其对海峡的主权和控制权,也扩大了黑海沿岸国家通过黑海海峡的航行权,对非黑海国家作了较大的限制。二次大战当中,土耳其迫于德国的威胁而允许德国舰队是如黑海,对蒙特勒国际公约有所违背。为苏联战后挑起苏土争端埋下了伏笔。
二战以后的土耳其和黑海海峡
战后,美苏两强对峙的局面已经事实上形成,,为了争夺世界霸权,打通黑海的出海口,1946年,苏联提出修改《蒙特勒公约》的要求,并且要求苏土共同保卫和管理黑海海峡,遭到土耳其的拒绝,苏土关系紧张,土耳其实行全国动员。
为了遏制苏联,美国打着“反对集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和正义”的幌子,宣布支持土耳其反对苏联,——出台了著名的杜鲁门主义。它标志着东西方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冷战的正式开始。受两极格局的制约,苏联始终没有打破关于黑海海峡的《蒙特勒公约》,其它国家更没有对此提出异议,这一公约坚持到21世纪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