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普遍存在哪些问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12

教育在世界上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的教育以前是应试教育,如今正在向着素质教育的路上前进。中国和外国的教育相差很大,外国的家长对待孩子从小就是放养他们,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而中国的家长对孩子却是从小就手把手的管教,导致中国的孩子对于家长的依赖性极强,没有独立的本事,这样反而害了孩子。中国父母教育:普遍存在哪些问题?这3个最经典!

一、只看到别人家的孩子,看不到别人家的父母没有孩子生来就有着“好孩子”的基因,大多数都调皮捣蛋,喜欢闯祸,真正让他的人生被贴上“别人家孩子”这样金光闪闪的标签的,是他所处的环境和受到的引导。很多家长都只看到了别人家的孩子,却没有看到别人家的家长。也许很多家长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优异、懂事听话,但是他们的父母在干什么呢?比如黄磊老师的女儿多多,在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里面像个懂事的大姐姐,有礼貌、有担当;但是黄磊老师的教育观家长都能做到吗?他说:不存在早恋的,孩子的感情是很美好的;又有多少家长能做到这样的教育孩子呢?二、自我感动的付出举个经典的“吃鱼故事”:母亲吃了一辈子鱼头,却在临终前告诉孩子,“其实我不喜欢吃鱼头,只是为了把鱼肉留给你”。这个故事作为“母爱伟大”的范本流传已久。可是仔细想想,如果妈妈看到孩子吃鱼肉就已经满足,那为什么还要告诉孩子真相呢?明明故事中的母亲都付出了,为什么最后非要让孩子不开心呢?因为她们太委屈了,辛苦了一辈子,牺牲了那么多,最后一定要用自己的付出换一份孩子的内疚。可是,何必呢?妈妈委屈了一辈子,孩子也愧疚半生。在这种故事里,没有人是快乐的。三、忽视情感交流有一个比较内向的朋友曾跟我说过一句话,我记忆犹新。她说:你妈妈爱你吗?我妈妈说她爱我只是因为我是她的女儿,但是脱离了这层关系,她说她是不爱我的。后面她说了一些她妈妈平时几乎不怎么和她交流,两个人也很少聊天,现在她已经大学毕业上班了,可是就不爱回家,也不愿意和妈妈多说话。也许她一直都觉得妈妈是不爱她的吧。

第2个回答  2022-09-12

1.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家教成功的必要条件。对于只关注孩子的对错,错了就得认,认了就要改,改了就要罚的家庭教育。我通常称为“对错型家庭教育”。平时父母只会教授孩子用对错区分问题,凡事也只有对错。在这样的家庭成长的孩子长大后通常成为了正义的化身,活成了家长眼中的“品行端正”的好孩子。孩子很有可能一直在做“正确的事情”,但却不清楚什么原因导致了“错误的结果”。孩子们也会很困惑:我明明所做都是对的,却为什么总是失败,一直得不出我想要的结果。

2.总是把孩子们的世界想得特别单纯

这种家长可能在其他方面情商不是太低,但是一旦接触到孩子们的世界,就会先入为主的认为小孩子都是单纯可爱天真无知的,把孩子们想得特别特别特别简单,所以每当孩子们说了一些比较现实的可能不太符合这个年龄的话语,或者干了一些比较现实的事情,这种家长就会大吃一惊,甚至上纲上线的批判他们“小小年纪就如此有心机长大可怎么得了。”

3.我们都知道,人的智商有差异,按照正态分布规律,人群中只有1%—3%的高智者,1%—2%的弱智者,90%以上是正常智商的人。高校也有差异,最好的那几所我们称为名校。问题来了,虽然名校每年招生就那么多,但几乎所有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考进名校,或者考的尽量好一些。
通常,家长会给孩子一个较高的目标,用邻家孩子的考试“成就”或媒体宣传的榜样去激励孩子,要求孩子倾其所有时间去拼。结果呢?失望者居多。问题的症结就是,家长们普遍缺乏人类学的知识,缺乏对自己遗传基因的审视,盲目地对孩子高期待。
每个孩子都有各自不同的内在发展条件,学习能力和某一突出智能的成长需求。家长的高期许往往超越了孩子自身发展的可能,牺牲大量时间进行知识复习,不但没有实现预期,甚至还耽搁了对孩子身上最突出的那个智能的挖掘,结果家长和孩子双败双输。

第3个回答  2022-09-12

中国式家庭很容易陷入一个怪圈,一方面父母爱得辛苦,为了孩子,父母可以不断地牺牲自己,无论你要不要,我都会给你。
另一方面,孩子接受得无奈,父母的爱一股脑地砸下来,有可能是虎爸虎妈式的“棍棒底下出孝子”,也有可能是百般隐忍的“吃鱼故事”,但无论是哪种形式,孩子都要接受,因为“我都是为你好”。
“为你好”这三个字真的太沉重了,沉重到很多孩子一听到这句话,就觉得自己被一座道德大山压得透不过气来,什么也说不出口。
有人也许会说,父母为孩子付出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是的,但付出和付出感不是一个意思。

举个例子,商场打折的时候,喜欢购物的妈妈进去血拼了一天,给家里买了很多东西,出来以后腰酸背痛,但她不会抱怨说“我今天为了这个家付出,非常辛苦”。
因为妈妈爱逛街,身体上再辛苦,精神上也愉悦。在我们喜爱做的事情上,无论花费多少时间精力,都是快乐。
也许嘴上偶尔抱怨几句,但不会觉得自己是在为对方牺牲和付出,因为这是她真心想要的生命体验。
购物的妈妈和“吃鱼头”的妈妈都为家庭付出了,区别在于,前者得到的是甜蜜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而后者得到的是酸涩的付出感。
在任何关系中,只要有一方觉得自己在为对方付出,那他就已经丧失了主体性,爱已经不存在了,只剩下道德资本累计起来的愤怒和痛苦。

第4个回答  2022-09-12

一、只看到别人家的孩子,看不到别人家的父母

没有孩子生来就有着“好孩子”的基因,大多数都调皮捣蛋,喜欢闯祸,真正让他的人生被贴上“别人家孩子”这样金光闪闪的标签的,是他所处的环境和受到的引导。很多家长都只看到了别人家的孩子,却没有看到别人家的家长。也许很多家长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优异、懂事听话,但是他们的父母在干什么呢?比如黄磊老师的女儿多多,在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里面像个懂事的大姐姐,有礼貌、有担当;但是黄磊老师的教育观家长都能做到吗?他说:不存在早恋的,孩子的感情是很美好的;又有多少家长能做到这样的教育孩子呢?

二、自我感动的付出

举个经典的“吃鱼故事”:母亲吃了一辈子鱼头,却在临终前告诉孩子,“其实我不喜欢吃鱼头,只是为了把鱼肉留给你”。



这个故事作为“母爱伟大”的范本流传已久。可是仔细想想,如果妈妈看到孩子吃鱼肉就已经满足,那为什么还要告诉孩子真相呢?明明故事中的母亲都付出了,为什么最后非要让孩子不开心呢?因为她们太委屈了,辛苦了一辈子,牺牲了那么多,最后一定要用自己的付出换一份孩子的内疚。

可是,何必呢?妈妈委屈了一辈子,孩子也愧疚半生。在这种故事里,没有人是快乐的。

三、忽视情感交流

有一个比较内向的朋友曾跟我说过一句话,我记忆犹新。她说:你妈妈爱你吗?我妈妈说她爱我只是因为我是她的女儿,但是脱离了这层关系,她说她是不爱我的。后面她说了一些她妈妈平时几乎不怎么和她交流,两个人也很少聊天,现在她已经大学毕业上班了,可是就不爱回家,也不愿意和妈妈多说话。也许她一直都觉得妈妈是不爱她的吧。



很多存在的问题,也许是因为我们的父母那个年代没有太多人纠正他们

第5个回答  2022-09-12

第一,根系意识不牢。

望子成龙家家都是,但家长对龙有六级、潜龙在渊的道理不懂,潜龙勿用的做法更是欠缺,一心想着飞龙在天,结果是亢龙有悔;望女成凤人人都想,但家长对凤凰涅槃的道理不懂,用孵化小鸡的办法来涅槃凤凰,是最原始的错误。俗话说,从小看大,三岁知老,孩子的教育最根本的是“把根留住”,只有让孩子受教育的根扎透于肥沃土壤,浇水、施肥、松土、日照,通过艺术、阅读、编程、运动等丰富其根系,才能静待花期。



第二,过程意识不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个道理没有人否认,但是“只争朝夕”心态凸显了父母在教育培养过程中的不良心态。

第三,价值意识不对。

教育的成果是阶段性的,早教、幼教、小教,初中、高中、大学教育,硕博等继续教育,每一个阶段的教育成果都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但是父母对于子女学习成果的价值不知、不足、不满的现象比较普遍,考了二本想一本、考了一本想清华、上了清华要读博等等,具有永无止境的教育价值追求,漫无目的的教育升级荣誉,武断专横的教育现实理念,有的根本就不是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做什么,在强大的压力之下,导致有的孩子走向绝望的尽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