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是不是手足口病图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12
天气热了,很多传染病如约而至,最易发生的手足口更是跃跃欲试。截止2月份,全国手足口病发病数已达2.8万例!
不得不说,看见孩子嘴里、身上长满疱疹,当妈的真要慌死了!尤其是第一次!
那今天科大大就跟大家来唠唠,这“磨刀霍霍向宝宝”的手足口病吧!
揭开手足口神秘面纱!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很多种,而跟手足口关系最要好的还是
卡萨奇病毒A组16型

肠道病毒71型
,后者更易引起重症!
? 哪些症状表明手足口找上娃?
手足口最爱活跃在
6个月-5岁
宝宝之间,常常全年无休,让人防不胜防!
如果宝宝出现
低烧不退,小手、小脚、小屁屁和嘴巴
里都
长出疱疹,
那十有八九就是手足口了
像这样
左右滑动 查看详细症状
还有些宝宝,可能会伴有
咽喉痛、咳嗽、流鼻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 区分“孪生兄弟”疱疹性咽峡炎
科大大每次提及手足口,就免不了要说说它的“孪生兄弟”——疱疹性咽峡炎。
两者不仅症状有相似,都会让嘴巴里起疱疹,就连引起疾病的病毒也有重合!
既然这么相似,家长该如何判断宝宝是手足口还是咽峡炎呢?贴心的科大大特意做了下图,要保存好哦:
这样看来,同样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手足口威力更“凶猛”些。
但家长们也不必紧张,
手足口
再厉害,也改变不了它是
自愈性疾病的现实。
制服手足口,这招不可信!
虽说是自愈性疾病,可看见孩子不舒服,家长心里也焦虑啊!所以...就可以“有病乱投医了吗?”
? 利巴韦林+玉屏风颗粒?
科大大看到网传用利巴韦林+玉屏风颗粒来治疗和预防手足口:
但事实上,
这并不靠谱!
首先,根据2014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相关建议,
手足口病无特殊治疗方法
,除了对症护理,
并没提及抗病毒治疗!
而且利巴韦林的说明书也有指出,适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支气管炎和皮肤疱疹病毒感染。作为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手足口明显不在其内!
最重要的是,
利巴林韦副作用比较大
,并且由于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如致畸、致癌等潜在的风险,
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了

其次,
我国疾控中心关于手足口的预防控制建议中,不管是预防还是治疗,都没有提到利巴韦林或者玉屏风颗粒。
最后,我们再看下玉屏风的说明书:
很明显,
这并不属于儿童药物
,没有医嘱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家长,都不能给娃用!
不良反应和禁忌都尚不明确
,这样一款“益气固表”,不解决根本问题的中成药,科大大拜托各位家长,还是擦亮双眼吧!
? 制敌还得对症护理!
再说一遍,手足口并没有什么特效药!什么利巴韦林、玉屏风、开喉剑、板蓝根,统统没!有!用!
唯有对症治疗,方可破解“手足口”的阵法!
? 出现这些情况要就医!
当然,一般情况下,手足口会在1-2周左右自愈。只有小部分患儿会发展成重症,并发
脑炎、脑膜炎、肺水肿
等。
因此,当娃出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让我们不安的情况时,请马不停蹄的带娃就医:
①易惊、②无力、③呕吐、④呼吸增快、⑤精神萎靡或烦躁、⑥持续不退的高热,甚至超过3天等。
关于手足口,你可能还有这些疑惑
① 成人会得手足口吗?
会,手足口是病毒传染病,虽然6 岁以下孩子是主要易感染人群,但不排除抵抗力差的成人也会被感染。
还有研究显示,
肠道病毒 EV71 的家庭接触传播率达 52%。
也就是说,
大人成了常被忽视的传染源!
成人的免疫力强,患病者一般较少或感染后不发病、没有症状,但仍有可能传染给孩子。
② 患手足口后指甲脱落,说明有并发症?
NO!科萨奇A6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会出现脱甲蜕皮的现象。
比较常见,不用特殊处理,可以静待新指甲长出。
③ 感染过一次,也打过疫苗了,还会再中招吗?
有可能,手足口不像水痘、麻疹可以获得终身免疫。去年中招今年也有可能再得。
疫苗是对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预防作用,但不能预防其他病毒的入侵。
而引发手足口病的病毒种类有很多,每次感染都可能不是同一种病毒。
④ 除了勤洗手多通风还有什么有效预防方法?
必须有!
中国疾控中心建议:尽早接种手足口疫苗,最好在1岁前完成。
6月龄~5岁的娃要接种2剂,时间间隔至少一个月。
⑤ 接种一次疫苗可以预防多久?需要每年接种吗?
打一次疫苗可以预防
2~3
年,要不要再打可根据情况分析,如娃1岁的时候打了一次,2~3年后是4岁左右,可以再打一针。
但如果过了2~3年,宝宝已经5岁以上了,就不用再打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