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学思维,做好生活的加减乘除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5
数学思维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可以指导我们思考。我们可以用数学思维,做好生活的加减乘除法。

01

用加法爱人

用加法爱人,是一种值得运用的爱人方法。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你爱别人,别人也永远爱你,我们需要用心去爱每一个人。爱是一种理解,爱是一种付出,爱是一种奉献,爱是一种支持,爱是一种尊敬……

担任各种角色的我们,都应该用加法去爱人,作为子女,我们要用加法爱父母;作为父母,我们要用加法爱孩子;作为老师,我们要用加法爱学生;作为朋友,我们要用加法爱朋友……

学会爱人,我们要放下自己,这里的放下自己,并不是不顾自己的喜怒哀乐、利益得失而去无条件地爱人,而是多关心别人,把重心稍微倾斜,爱父母、亲人、伴侣、朋友、同学、与你相遇的人,这是一种博爱心胸。学会用加法爱人,不要太在意“成本计算”,我觉得等价交换是商品交换的一般原则,不适用于用加法爱人。

用加法爱人,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哲学智慧,我们要珍惜时间,做好生活加法,用加法爱人!

02

用减法怨恨

用减法怨恨,是我们放过自我的良方。“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我遇见过一个人,她说话从来不顾后果,什么话都喜欢说,她说话不是直,而是一种悲观的颓废,喜欢伤人心,我想这应该与她的生活环境相关吧,这个推论需要进一步考证,因为我也不是很了解她。说话是一种智慧,会说话的人总会被“优待”,而我们遇见了不会说话的人,我们要用减法怨恨,放过自己,也放过别人。

那我们思考过怨恨源自什么呢?我认为怨恨源自得失心太重、计较得太多。由于得失心太重,我们会患得患失,我们会怨恨自己的愚蠢、鲁莽、轻狂、荒唐、无知,当然我们也会怨恨别人,这时我们会心生愤懑;由于计较得太多,我们开始对自己认为不称心意的事物心生怨恨,这时我们会黯然神伤。所以我们要懂得“知足常乐。”

用减法怨恨是对自己的释怀。我们要学会忘记,忘记昨日的得失,忘记别人的指责,减少怨恨,用心生活,用心去感受每一种事物的美好。学 会用减法怨恨,生活才有意义,自己才有欢乐。我们也应该明白,任何人都有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体会,不能因为观点不同,而去怨恨,我们要尊重别人的看法和体验,积极吸取其中的精华,做好扬弃。自己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03

用乘法感恩

用乘法感恩,是一颗星星换来灿烂星空的法宝。中华民族具有优良的“感恩”传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的经典词句,反映了我国对于感恩的认同与支持。

我们应该感恩父母,是他们抚育我们长大,帮助我们成长;我们应该感恩老师,是他们教给我们知识,给我们指引;我们应该感恩朋友,是他们让我们不再孤寂,有心灵的慰藉。我们应该感恩遇见过的每一个人,是他们教会我们一些道理。每一场相遇都有意义,相遇之后总会给予我们一些生活启示。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用乘法感恩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用乘法感恩可以让我们体味真正的幸福。

04

用除法解忧

用除法解忧,是减少烦恼的最优工具。人生,是一个不断地消除烦恼、消除痛苦并得到自我提升的过程。人生也是一次盛大的旅行,旅途中会遇见大大小小的烦恼,这些烦恼无法避免,会平添惆怅,走过千山万水,你就会明白人生的意义。

所谓心事,不过是自己想得到的东西没得到,自己执着的梦想没实现,心生落差,即生烦恼。所以由此可以看出,我们每个人都有烦恼, 但是我们看到有开心的人、有不开心的人、有幸福的人、有不幸福的人,这就是他们对于烦恼忧愁的态度不一样,幸福快乐的人在给烦恼做除法,假如你有五份烦恼,除以五,还有几份呢?

用除法解忧,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一种处事态度。成为一个勇敢幸福的人吧,不徒增烦恼,不平添悲伤。想不明白的事情,那就别想了,徒曾烦恼;看不清楚的人,那就别看了,浪费时间。

用数学思维,做好生活的加减乘除法,用加法爱人,用减法怨恨,用乘法感恩,用除法解忧。加减乘除,这是生活的智慧,也是生活的哲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