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巴金的《寒夜》后有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1
《寒夜》是巴金于1944年开始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出版于1947年。该小说主要是围绕汪文宣、曾树生、汪文宣的母亲三个人物所展开的。小说的主人公汪文宣和曾树生是一对大学教育系毕业的夫妇,都曾怀着美好的理想走入社会,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办一所学堂,希望能为那些渴望受到教育的孩子做一点贡献。但是由于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实在太大了,他们的梦想并未能实现。在抗战爆发后,他们逃难到重庆,汪文宣在一家图书文具公司里当校对,而他的妻子曾树生则在大川银行里当行员。同时,汪文宣的母亲与曾树生婆媳关系不和,汪文宣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在他们家庭情况拮据的情况下,汪文宣患上了肺病并日渐加重,他的妻子曾树生在不甘寂寞的情况下,跟随银行经理离开了,这个家庭面临着支离破碎的境地。后来汪文宣病重去世,他的母亲带着他的儿子回到了老家。两个月后,曾树生回到了重庆,而一切却早已物是人非了……

《寒夜》这本书值得阅读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其带来的深刻思想内涵,而且在于巴金通过一系列的描写,成功地塑造了汪文宣、曾树生、汪母这三个较为典型的人物形象。

  汪文宣这一人物形象,首先是一个热爱生活、富有理想的新知识青年。如:他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办一所的学堂,想要用自己的青春和知识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即使是在不如意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下,他依然没有放弃,工作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努力赚钱来养活家庭。其次,汪文宣的懦弱无能、逆来顺受、事事委屈求全也是其独特的性格特征之一,这主要体现在他夹在妻子和母亲的婆媳大战中左右为难,不敢公然偏帮任何一方,唯有自我责备、自我埋怨。小说中写到在他的妻子离家出走之后,他的母亲又开始不断地在他面前抱怨他的妻子,他也只能默默地听着,不敢做过多的辩驳,只得自责。如:他实在听不下去母亲对妻子的埋怨……他大步走向门。他拉开门出去了。“宣!宣!”他听见母亲在屋子里唤他,他连应都不应一声,就匆匆走下楼去。他在黑暗中把右眉撞肿了,可是他并没有感到痛。他只有一个思想:“我对不起每一个人。我应该受罚!”同时,汪文宣的懦弱、胆小怕事还体现其与公司同事和上司的相处方面,绝对听从上司的话语,就算心有不满,也只能忍气吞声,不敢公然去反坑。即使是看到妻子和别的异性走得很近,他也不敢有所行动。汪文宣还具备中肯善良、富有爱心的性格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他对妻子、母亲和儿子的爱上,当妻子和母亲多次产生摩擦和语言冲突的时候,他总是在一旁哀求地看着,不敢出言去明辨是非对错,生怕伤害到任何一方。他在染上肺病之后,生怕传染给自己的儿子小宣,不敢过多的接触儿子,但是又抑制不住内心对儿子的关爱。在把自己喝过的茶杯交给儿子的时候,一面小心地嘱咐:“小宣,你记住好好用开水把这个杯子洗干净。”这些话语和行为都体现着他作为一个父亲对儿子流露出的满满关爱之情。

  曾树生和汪文宣一样也是一个富有理想的新知识青年,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可无奈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她的梦想实在是难以实现。曾树生这一人物最大的性格特点便是她极具反抗精神,渴望自由,不甘屈服,力争在困境中挣扎,这一性格特征与其丈夫汪文宣是截然相反的。抗战爆发后,她和丈夫逃难来到了重庆,由于生活所迫,她在一家银行担任了行员一职。虽然这一职位与其教育学的专业知识毫无关联,曾树生心里对从事这份工作也感到极不情愿,但是在生活的巨压下,她也只能默默地接受了这一份工作。与婆婆产生多次的摩擦,对丈夫懦弱的痛恨,以及她自身对自由的渴望等,成为了她最终决定离开重庆、离开丈夫的导火索。就如书中曾树生写给汪文宣的最后一封长信,“我不能再爱你。你从前并不是这种软弱的人!……我需要过热情的生活,我不能在你那古庙似的的家中枯死……所以为了我自己的前途,我必须离开你,我要自由。”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曾树生对现在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由的向往。

  汪母这一人物是典型的饱受旧式教育毒害的知识妇女,思想落后愚昧,与曾树生新潮、进步的思想格格不入,这也许就是这对婆媳冲突不断的原因吧。汪母视自己的儿媳曾树生为仇敌,对曾树生为家庭所作的一切贡献给予否定,她这一极端的行为对曾树生的反抗及离家行为起了助推的作用。不可否定的是,汪母对自己儿子及儿孙的爱是无私且诚挚的。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儿孙小宣,勤于家务,在儿子病重时,常伴左右照顾着,恨不能替儿子受苦。但汪母的这种爱是自私,仅仅是偏爱儿子、儿孙,对于儿媳却是苛责备至的。

  巴金在《寒夜》的结尾处写道曾树生走在阴暗的街上,“她担心那些摇颤的电石灯光会被寒风吹灭。夜的确太冷了。她需要温暖。”这与书的名字《寒夜》相呼应,同时也能引发读者的深思。《寒夜》这本书就如同一面镜子,照映出了那个时代真实的缩影,深刻地写出了抗战时期诚恳善良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