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镇的基础设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0

李家镇距安岳县城、重庆市大足区、内江市平均距离为50公里;据川渝地区最大的城市重庆、成都的距离分别为120公里、170公里。
成安渝高速(渝蓉高速)公里穿境而过,在据镇3公里处设有三进五出的互通,并由李家大道(高速公路连接线,公路等级为:一级公路,双向四车道。起止点分别为:东风村7社至流河村1社梨子坝)与之相连。
另有文李路(文化——李家)、赤石路(赤云——石子)2条市级公路在镇内交汇穿镇而过,计14.5公里;村级公路174.3公里。村民小组通公路总里程176公里,全镇实现通公路。户户通公路率达50%以上。
镇内有汽车客运公司1个,汽车客运站1个,通乡客运路线5条,桥梁22座。 在先锋村2社至干坝村1社规划建设内赤路与成安渝高速公路连接线2公里,打通李家至石羊的旅游环线中通道以及高速公路连接线与重庆大足的通道。
到2015年,实施建设镇内20公里环城公路以及17个行政村167个社的公路通社通畅工程220公里。
规划建设2座大桥,即:汪家坝连接姚家坝的汪姚大桥(暂命名),老街至姚家坝苗圃的苗圃大桥(暂命名)。
“李元路”、“文大路”的改造升级。
实施4.5米宽的磨石路(磨滩至兴隆石板)三级联网水泥路改造(项目已于2013年完成建设)。
实施4.5米宽的李磨路(李家镇至磨滩河水库)三级联网水泥路改造(项目预计于2014年完成建设) 1985年、1991年李家供电站、李家变电站建成,2005年完成电网改造,供电面积达100%。2003年扩建磨滩水力发电厂(小型),装机容量1.2MW ,年发电量约100万千瓦时,并入国家电网。
2012年新建资阳电网35KV石李线(安岳县石板乡——安岳县李家镇)(为现李家片区主供线路),与原有内江电网石李线(内江市石子镇——安岳县李家镇)形成双回路供电格局。另:110KV变电站也在规划之中。 在镇北部建有全县第二大水库——磨滩河水库(蓄水量为3374万立方米),管理单位为安岳县磨滩河水库管理所。另有:小Ⅰ型水库1座(灵观桥水库,坝址位于李家镇双石村境内;管理单位为安岳县灵观桥水库管理站),小Ⅱ型水库2座(龙石湾水库(属小(二)型水库,坝址位于李家镇西面龙石村境内)和矮子桥水库(属小(二)型水库,坝址位于李家镇西北面燕窝村境内);管理单位为安岳县李家镇农业服务中心)。山平塘131口,石河堰18处,电灌站12处;有水库灌溉干渠2条,支渠10条,总长5.6公里,有效灌溉面积达700公顷。
另建有自来水厂两家,分别为磨滩河水库自来水厂,狮子坡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3000立方米。 李家镇地处重庆,内江,资阳三市交界地带,地理位置优越。镇内水利、电力、天然气及道路基础设施完善;加之2014年建成的成安渝高速公路(渝蓉高速)将在李家镇境内设有三进五出的互通出口,使得李家镇的地理优势更加突出。
上游磨滩河水库(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 主要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优质的生活用水,正在兴建的关刀桥水库毗邻磨滩河水库,更为下游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水源保障,镇内电力设施完善,有35KV变电站一座及两条35KV线路,也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能源保障。
由于以前的工业企业较少,生态环境保存完好,适合休闲,旅游,李家镇的旅游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潜力巨大。 地处四川盆地中部的李家镇主要农业产品为稻米,红薯,小麦,兼产蚕茧(蚕桑面积达5000亩)、半夏;在一些平坝地区还有成片的鱼塘,主要出产四大家鱼以及白鲢,鲫鱼等,其中最大的一片水产水域是磨滩河水库,水域面积达2.35平方公里,全镇年产鱼量达1000吨以上,主要销往重庆,内江等地。由于人均耕地面积小,农民还在自家养有鸡鸭等家禽,养殖生猪,均为绿色无公害产品。
全镇耕地面积1.9万亩,人均0.95亩,其中灌溉耕地1.1万亩,以种植水稻、玉米、油菜、红薯为主。2011年农业总产值0.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4%。2011年生产粮食1.2689万吨,人均401.58千克,其中水稻0.53万吨、玉米0.026万吨、油菜0.088万吨。养殖业以鱼、猪、鸡、蚕为主,附以家禽养殖。2011年生猪饲养量3.9万头,年末存栏1.9万头;鱼800万尾,鸡14.20万只,蚕0.16万张;家禽年饲养量25.5万羽。 安岳县是农业大县,工业不是十分发达,相关的企业大多与农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有关;主要以建筑、机械加工维修、粮油、丝绸、木材加工为主。
在李家镇主要有县办缫丝三、四厂及织绸一厂(现已改制),菜油压榨,木材加工,还有建筑建材企业约10家。2011年工业生产总值10.7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4%。有各类工业企业250家,职工3526人。 按照“建园引企、承接重庆、吸纳沿海”的工作思路,努力打造工业发展平台,实现工业集中区面积达4平方公里的建设目标。
积极、科学承接产业转移,承接重庆,吸呐沿海,承接汽摩配件制造等产业,在嘉庆村建占地300亩的汽摩配件园。
依托李家工业集中区,充分利用我镇现有的金柠、隆圣等丝织企业,发展特色纺织产业,建占地500亩的丝绸纺织园。
依托镇内及周边乡镇丰富的竹林资源和李家独有的竹编文化,发展竹木装饰材料、竹木工艺制品、竹木纤维加工等特色竹木加工产业等,引进培育规模竹编艺术企业,在嘉庆村建占地100亩的竹编工艺厂。 镇内主要景点有:磨滩河水库库区,磨滩河水库刘家山林区(主要有松树林以及一些百年老藤,因修建水库而得以保存),龙灯庵,佛台山(又名蝴蝶山);镇内农家乐产业起步较晚,但很有特色,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别有一番景象。
磨滩河水库库区由于保留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近些年来吸引了不少的游客前来游经玩;旅游事业呈蓬勃发展之势。 磨滩河水库更名开发,即钟鼓湖(暂命名)生态旅游开发,景区范围:环湖的磨滩、关上、古佛3个村。该区为全镇中心旅游区,在全镇旅游发展中发挥枢纽作用和综合功能,主要景点:钟鼓湖资源特色,清澈的湖面、静雅的山村、别致的民居和高耸的绿山以及雷神寨、龙灯庵等佛雕景点。规划要点:在充分保护水质及周围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建设水上游乐设施和休闲度假山庄。
6公里生态长廊,景点范围:高速公路沿线村。该区为全镇重点旅游区,成安渝高速公路及石羊旅游中通道、大足通道穿廊而过,旅游环境容量大,景点特色浓郁,为全镇第一期重点开发旅游区。规划要点:重点建设该区配套交通等基础设施、清杂并栽植红杏杨和聚桉树等,完善住宿、餐饮旅游设施。
峦宝坡生态休闲公园和蝴蝶山开发,景点范围:先锋村姚家坝和千工村。规划要点: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修通山路,开发徒步观光游,建休闲亭子和休闲设施,建设实施绿化、美化、亮化“三化”工程。 镇内生产的粉条粗细均匀、口感细滑,主销成都、重庆等地,镇内有成规模粉条加工企业1家。
李家镇盛产竹林,有雌竹,斑竹;竹编工艺精湛,尤其是竹编工艺品,所用材料细如发丝、薄如蝉翼,产品精美,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镇内建有中学1所----安岳县李家中学,分为南北两校区(四川省安岳县李家中学始建于1956年,原名安岳县第六中学。1983年县人民政府正式命名为安岳县李家中学。2009年8月,安岳县李家镇初级中学并入安岳县李家中学,形成一校两区,现占地80多亩),在校学生约2000人,在职教职员工100余人。
中心小学1所,村小8所,在校学生约2000人,在职教职员工100余人。
2011年末有幼儿园15所,在园幼儿948人,专任教师31人。
义务教育学生入学率、毕业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863万元,比上年增长11.9%。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为23%,比上年增长0.45%。 镇内建有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26个,有床位160张,每万人拥有病床51.6张。
其中中心卫生院1所——院(安岳县李家中心卫生院始建于1952年,是一所国家一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现医院占地面积8600㎡,建筑面积9200㎡,其中业务用房面积5600㎡),年均门诊8万人次,年均住院3600人次。
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2.41万人,占农业总人口的98%。 李家滑肉、李家大酥、李家凉粉、李家碱面名声远扬。
其中以李家滑肉最具特色,具有滑肉色泽晶莹,滑嫩爽口,豌豆尖碧绿清脆,清淡适口,整道菜鲜美嫩滑,汤清味鲜,营养丰富,老少皆宜的特点。
制作材料:猪肉(瘦)(主料)、淀粉,鸡蛋清少许,豌豆尖适量(辅料)、胡椒粉,鸡精,盐,猪油(炼制),生姜、葱少许(佐料);
制作工艺:肉切薄片、炒熟起锅,加适量淀粉后,用开水调成糊状,捏小团入汤锅内,中火煮3—4分钟即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