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版幼儿园大班观察记录合辑【三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1-13
  【范文一】

  最近,班级里有小朋友向我反映,说我们班的轩轩小朋友总说脏话。立刻引起了我的重视!我知道每个幼儿园都非常的重视文明语言的运用,对于已是大班的小朋友来说,已经很少发生这样的事情,但是为什么突然这几天轩轩总说脏话呢?为了弄清楚原因,我他进行了格外细致的观察。

  通过观察我发现,轩轩的确存在一些不太文明的举动。那天我们班的飞飞在上课时不小心将脚碰到了轩轩的椅子上,然后轩轩就对飞飞说:“把你臭脚丫拿走。”于是飞飞马上来向我报告,说轩轩说脏话。轩轩看了看我并没有立刻低下头,马上反驳飞飞说“他自己把脚放到了我的椅子上,我让他把脚拿开。”说好后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但是飞飞一说到轩轩说“臭脚丫”时反应很激动,周围的小朋友也都随声附和说轩轩没礼貌!我看到轩轩的头低下了。我把轩轩叫到身边来,他微微抬起头,看了我一眼又低下头。他的表现已经证明他知道自己说错话了。我问轩轩:“轩轩,你觉得像你那样说飞飞对吗?”他摇摇头。我继续说:“轩轩踩到你的椅子,你可以对她说“请把你的脚拿开好吗?”也可以对她说“请不要踩到我的椅子”这样说才是有礼貌的!知道吗?”他点点头。我继续问:“你为什么会那样说飞飞呢?”他闷闷地出声说:“我爸爸就那样说!”到了晚上放学的时间了,轩轩的爸爸来接轩轩的时候,我随口提了一句,问他在家的时候有没有说过“把你的臭脚丫拿开?”这句话,轩轩的爸爸听后就很尴尬的点点头。大概那时轩轩小朋友就记学会了这个“新鲜词”,所以引起了这次风波。

  观察反思:

  尽管这是一件小事,但却引发了我对孩子模仿学习的的思考!孩子的模仿学习,有些是有意的,也有些是无意的,幼儿阶段无意模仿的情况更多一些。比如,在学校或者在家的时候,孩子会无意间学大人或者老师说话的腔调,然后就把这些刚刚学到的新“本领”拿出来展现。所以我认为,如果家里大人举止文明,孩子的举动也文雅一些;如果大人言谈粗俗,孩子的行为往往也不会文明。尤其是一些不良的习惯,如随地吐痰、开口骂人、动手打人等,一学就会。因此父母和老师们在和孩子接触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哪怕是一句玩笑话,对于孩子也是不容小觑的!

  【范文二】

  活动背景:图书区

  观察对象:黄丽静、赵欣、叶静怡

  观察要点: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启发幼儿具有角色意识及同伴间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客观描述今天区域活动开始好一会了,“图书区”开始的时候图书区由于里一个阅读者也没有,三位小管理员无所事没有人光顾,三个幼儿无所事地摆弄着图书,我一看这种情景就扮阅读事事,没有进入角色,幼儿者走进了图书区:“请问,这里有《孙悟空》之间的角色互动也很少,但吗?”一听这话,三个幼儿一起上前忙开了。当老师适时的介入游戏后,赵欣帮我查书,黄丽静帮我搬椅子,叶静怡幼儿游戏的积极性明显提帮我也找书。我在看书的时候赵欣还问我:高,特别是老师用征询式的“老师,你还需要其它的书吗?我可以提前给口吻给出新的合理建议,把你找好!”我说:“你们的服务那么好,为什幼儿从游戏的机能性动作么没有读者光顾呢?是不是大家不知道不喜引入想象的情节,将独自性欢来看书呢?如果你们能跟小朋友介绍一下游戏引导到角色之间合作好看的书就好了!”三位管理员一听都说:“我沟通的层次,使之成为幼儿们出去宣传我们的图书吧。”赵欣想了想又主动的行为。说:“我们出去了,书店里就没有人了,有人来了怎么办?”他们想了想,最后决定由轩轩出去做宣传工作,图书区留两个管理员。

  【范文三】

  “老师,他打我”,“老师,他拉我衣服”,“老师,他不给我看书.....”,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孩子的告状行为,我们每天都要处理很多,好像已经变身为侦探了。在班级里,总有这么几个调皮鬼经常跟老师说:“老师,A打我。”每次有点小事,都要到老师这里来告状。而且次数比较频繁,几乎每天都有他。每次和他们讲道理,但没有什么效果,第二天依旧如此。

  案例分析:

  幼儿之间的摩擦比较多,告状行为频发,是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而决定的,那么,教师们该如何来处理呢?

  分析孩子“告状”的动机和目的,大致有这么几种:

  一是受欺负想寻求老师的同情和保护;

  二是检举他人希望老师对他们的是非作出裁判,同时使自己能被老师信任。

  作为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认真地听取孩子的控告,全面且细致地调查孩子争吵控告的原因,弄清缘由。

  当问起事情的原因时,A忙说:“是B先打我的。”而B又会说是A先打他的,的确,对于这样的对话,老师听到的多,也是再熟悉不过了,孩子都会推卸责任,有时明明是先自己动手的,却说是别人,而且他们俩人的位置也是离得很远,正在这时,不妨问问旁边的小朋友,刚开始,他们俩个都说是对方,而经过再三追问,孩子一般都会一五一十的说出了原因,的确是跟刚才小朋友看到的情景一样。

  孩子喜欢告状,喜欢表现,这是儿童期的一个特点,因为,这一时期,孩子的独立性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依赖心理还比较严重,解决困难的能力也不强。因此在这个时期的孩子在思想认识方面对大人还很有依赖性,特别是孩子上了幼儿园,对教师非常崇拜,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老师赞许的就是好,教师指责的就是坏。

  所以,孩子们很在意父母、教师对自己行为的态度,不管是赞许还是谴责,肯定还是否定,都成了孩子们判断是非曲直、善恶好坏的标准。孩子的“告状”看起来事小,但若处理不当,会影响幼儿之间、师幼之间的关系,并会对幼儿的性格和品质的形成产生影响,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幼儿告状行为,在幼儿园中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