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家排的系统性思维安住内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8
上周周末两天没有休息,跟着田“教授”参加了一场家排体验课。我们这一生会扮演各种角色,处于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与父母的关系、与配偶的关系以及与子女的关系伴随着我们的一生,也是最亲密、最核心的关系。

身处在良好的关系中,如鱼得水,身心轻松;如果处在别扭的关系中,轻则让人烦恼,重则如慢性中毒,在内耗中让人消亡。

人生有什么困惑,家排来告诉你答案。

01 什么是家排?(度娘这么讲)

家排的全称是“家庭系统排列”,是心理治疗领域一种新的治疗理念,是由德国当代系统心理学大师伯特·海宁格(Bert Hellinger)所发展出来的。通过现象学探究问题的引发根源,呈现隐藏在现实背后的影响因素。

02 家排的魅力

【我们每人个都有强大的家族系统】

对于绝大多数没有家谱的人来讲,我们所能感知到的家族无非到自己的爷爷、奶奶辈。周老师让画自己的家谱的时候,发现在我还没有意识的时候外公、外婆离世,前几年我的爷爷奶奶也相继离开,感受到了势单力薄的孤独感。

而家排用的是系统性思维,每个人脱离不了自己的家族系统,特别是来自原生家庭的影响。按照我们身后有50代祖先来算,有2250万亿个祖先支撑着我们,这种血脉传承的力量成为了强大的后盾力量。在梳理的过程中,发现我的优缺点很多都是来自家族系统的传承。

【 在小排列中察觉自己的潜在情绪 】

课堂上通过一些小排列让每个人感知系统的强大,并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可以激发出每个人潜在的情绪。

在这种换位中,可以让参与者直接感知到对方的情绪,因此也多了一份理解,同时让一些压抑很久的情绪也得以释怀。

【 系统的三大法则:秩序、归属、平衡 】

不管是家族系统中还是在社会角色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也就是要遵守秩序,即使某个秩序中别人做的不够好,也要有界限感,以“打破幻像”的意识打破固化的思维,换个角度去发现别人的闪光点。

比如妈宝男,在父母那里是孩子,而在伴侣那里仍然扮演孩子的角色,所以不尊重秩序的这种行为在伴侣关系中会打破平衡,一定不会长久或者带来别人的牺牲,也一定会衍生其他的问题出现。

有人因为领养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缺乏归属感,所以会以其他的方式去弥补;每个人在生活工作中也有属于自己的圈层,也只有在属于自己的圈层中有所成就和发展。

在系统的发展过程中会不断的通过动态的平衡去发展,如果只是单向的反馈,这个系统会停滞不前,基因也会被淘汰。同样在人和人相处的过程中,如果想要什么,先学会给予;要求别人做什么,先要求自己做到;在这种相互的馈赠、沟通、反馈中才能健康发展,一味索取的态度只会显得好幼稚。

03 我的收获

【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

人人都在追求成长,也总是希望自己什么都好,可是现实中,因为拖延而苦恼,因为早起困难而不够自律,有些事情处理的不够得当,有些时候把自己陷入了焦躁的旋涡中觉得好糟糕,但我们却总喜欢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世界看,内心的不舒服积攒起来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来。

要承认我们是凡夫俗子一个,我们所经历的别人也在经历,先接受,然后再针对性地改变和扭转。我也不是女神,干嘛要用女神的姿态端着自己,不妨放下身段,轻松一些。以前发朋友圈基本上都是字字斟酌,照片也是精挑细选才行。那天上完课我发了一条状态,看着照片中渐圆的脸,自带游泳圈的肚子,按照我以往的风格绝对只会留给自己看,那天发完朋友圈发现勇于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其实也是一种成长和另一种形式的自信。

【 心法+方法人生才能开挂 】

现在很多人都在致力于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各种理念、方法论和工具层出不穷。但一切的前提是心法对了好的方法才会让你的人生开挂,要不然一切都是徒劳的。

我有个很深刻的切身体会就是,即使学过一些方法论,在状态不好的时候,这些方法论根本派不上用场,因为已经被焦躁给吓跑了。我们只有安住内心,把心安顿好了其他才会来,就如要致富先修路一样,只是这是一条心路,常常被我们忽视。

【 用系统性的思维去思考 】

这次家排课感受最大的是要学会用系统性的思维去思考。如果把我们遇到的问题当做是身体上长出来的肿瘤,方法论好比西医一样会针对病灶进行切除处理,是点对点的解决方案。但不排除下次问题会变身以另外的方式呈现,也就是为什么有人老上当,当当不一样,因为根源没有找见。而家排就如中医一样,查找系统的原因,去分析和寻找背后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一层层揭开面纱去挖掘深层次的原因,对症下药,是一种面上的解决方案。

第一次接触家排,让意识到自己家族系统的力量,感谢我的父母从小给了我创造了一个有爱的家庭氛围;让我意识到要遵守系统的秩序,接纳不完美,安住内心,跳出自己的局限,用一种更广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你的人生才会有更大的格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