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篮球联赛的大专条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6

因为SBL并非职业联赛,当初第一季参与的球队皆保留社会甲组的阵容,而甲组只要满18岁即可加入,所以造成SBL充斥着大专球员(至于大专生比例过高问题可能和当初CBA倒台、HBL兴盛有关)。后来问题浮现,许多球员必须UBA、SBL两头烧,于是SBL委员会和UBA大专篮球协会都希望能做出切割。普遍认为,SBL若要成为职业联赛,势必要成功分离大专学生球员。
相关规定: 球季 条款内容 第三季(2005~06) 既有的学生球员保留,但是各队的新血不可以同时打UBA和SBL,除非是前亚青国手。由于这条款,让前亚青四少达欣苏翊杰、幼敏简嘉宏、幼敏左从凯和东森郑人维成为本季仅有的四位学生新血。 赛程与UBA错开,亦即SBL若遇UBA则休兵。 第四季(2006~07) 大一到大二学生只能UBA和SBL二选一。 36人预备国手名单例外。例如台银张博胜与前亚青四少同梯,在今年就加入SBL成为新血。 若球团与学校建教合作,则大三也可双边赴赛。 赛程与UBA错开,亦即SBL若遇UBA则休兵。 第五季(2007~08) 大一到大三学生只能UBA和SBL二选一。 延续去年36人保留名单。 赛程与UBA错开,亦即SBL若遇UBA则休兵。 UBA开始仿照世大运实施25岁限制。此举让许多超龄的学生球员专心当个球员。 第六季(Now) 大一到大三学生只能UBA和SBL二选一。 赛程刚好错开(SBL晚开打、大专杯决赛遇SBL明星赛) 主条目:SBL新人选秀会
报名选秀会资格: 不曾在SBL各球团注册、登录与上场的球员。 年满十八岁或高中毕业,曾经打过高中甲组篮球联赛,或大专甲一、甲二级篮球联赛的球员。 没打过高中、大专篮球联赛,得经SBL球团推荐。 报名参加选秀的新人,都需填写完全并遵守SBL选秀会相关规范和约束。 选秀会背景: 建立选秀机制与形象。 均衡七支球队实力与培养新人的立意。 选秀会方式: 选秀会将依当季例行赛排名,由第七名的球队先选,至第一名的球队,其他依序类推,选秀轮次不设限,直到该轮七队都放弃挑人为止。 选秀会球员薪资方面: SBL委员会规定,第一轮上榜的合约一至三年、月薪新台币二万至五万元;第二轮以后被挑中者合约一年,月薪最高五万元、底薪不设限,不过,所有被选中的球员,必须在球队十八人登录名单内才算数,也就是才能获得合约和薪资。 第三季(05-06)结束后,SBL委员会决议第四季(06-07)开始采用洋将。条例如下:
前一季例行赛后三名队伍才可以请洋将 非亚洲球员,身高必须低于200cm;亚洲球员则不在此限。(只有台湾大曾经利用此一规则聘请超过200cm的洋将过) 薪资无上限。 赛季中途不能更替洋将。本条例适用三年,用到第六季(08-09)为止第七季(09-10)开季前篮协宣布新的聘请洋将标准:
每队都可以请,但一队只能一个 身高低于200cm 薪资每月US$10000以下 历年SBL洋将:
第四季:Thomas(东森, US$6000), Sanders(纬来, US$6000), 毛加恩(东风) 第五季:Sanders(米迪亚, US$6000), 简浩(璞园) 第六季:Allen(达欣, US$6000), Boggan(台湾大, US$8000, 赛程2/3时开除), 简浩(台银) 第六季2009年2月22日,裕隆对上璞园,曾文鼎创下double-twenty,22分22篮板 第六季2009年3月8日,金酒对上台湾大,吴佳龙创下逾20分命中率仍保持100%的纪录,22分,8投8中含6颗三分。 第六季2009年4月10日和4月12日,璞园分别对上金酒和裕隆(OT1),皆得到113分,平SBL本季单场最高分纪录,排队史第二。其中前场在下半场获得71分,后场在上半场获得66分,半场FG命中率超过七成。半场71分可能是SBL六季来的最高纪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