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型人格:明明是别人的错,你道什么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6
在之前的《奇葩大会》里,蒋方舟在分享里说自己是讨好型人格。

她坦言,直到去年才发现自己是这样的性格。

在短短几分钟的分享里,她的这个最基本观点,来自她察觉到自己没有和任何人产生过真实而密切的关系。

所谓真实,就是不和这个人起冲突,不会吵架骂人,也不会把自己最不堪的一面暴露给别人。

她说,总是想避免在日常的人际交往过程中过于展露自己的真实情绪,尤其是在面对比自己年长或阶层高于自己的人时,更害怕让他们不高兴。

过于迎合别人的期待,哪怕不赞同别人的意见,也会说,老师你说得太对了,你再多说几段。

明明心里感觉非常不愉快,但还是不会表达出来。

这一段分享立马在网上引起了热议,许多网友表达了共鸣,好像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就是没有办法去真实地表达情绪。

前几天有个读者就非常苦恼地说,遇到事情总是首先担心是不是自己的错,总是先道歉,哪怕真的自己有理,也觉得理亏。

她问我,我这是不是讨好型人格?这是不是一种病?

其实,心理学上没有讨好型人格这样的表述名词,比较接近的概念是迎合型人格。

在乐嘉老师的性格色彩表述中,把人分为了四类,红黄蓝绿。

按照自我情绪和控制强弱,以及性格的内外向进行区分,讨好型人格属于绿色,当绿色占据比重越高时,那么对应的分析、支配、表达比重就会越低。

或者反过来说,当你的分析、支配、表达等理性能力偏弱时,那么支配你日常生活行为的就是性格或情绪,对外界的控制能力会大大降低。

没什么脾气,自我存在感低,不懂得拒绝,太过顾及别人的感受,把别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这些都是讨好型人格最明显的特征。

但如真的认定自己是否为讨好型人格,有一个更为关键的标准。

讨好型人格的人,他们平时里最大的痛苦,是在于别人的要求和自己的要求有冲突,并且没办法按照自我意愿去生活,哪怕委屈了自己也要去迎合他人。

心里不断在纠结,也知道这样一味迎合不对,但又不敢得罪人,怕别人说三道四,于是继续委曲求全。

如果你的内心有这种纠结矛盾的挣扎,才能说是讨好型人格,如果你迎合别人自己也很快乐,觉得完全没问题,那就不算讨好型人格。

关键不仅在于讨好别人,还有讨好后自己也矛盾纠结,很痛苦地活着。

之所以蒋方舟的分享能得到这么多共鸣,其中有一个关键点是:我们所有人,或多或少都有讨好型人格的倾向。

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被人认同。

但正如她所言,现在社交网络的发达,放大了我们被人评价的范围。

以前我们生活圈子很小,认识的人也不多,父母家人,同事朋友,认识一两百人就顶破天,都能自称是交际小能手。

在小圈子里,被一两百人评价也不是什么难以控制的事,只要自己没什么大的过错,认识你的人也稍微了解你,那么你哪怕做错事,他们也能理解和宽恕。

但现在很显然不再是这样了。

微信里有一两千好友的人不再少数,网上随便发个评论都能被天南海北的人看到,他们不认识你,不了解你,当然他们就能更能肆无忌惮地随便评价你。

而且,我认为,网络不仅扩大了被人评价的范围,还让这种认同感变得更加廉价。

这种认同,远不如曾经朋友对你的肯定让人踏实。

当我们渴望从别人身上来获得认同感的时候,那份认同就会岌岌可危。

当你可接触的社会范围无限度扩大之后,我们的认同感需求也会被无限度夸大,反而会忽视掉内心的声音。

过于强烈地期待得到别人的认同,就会逐渐变得迎合,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没了自我的主见。

在我看来,讨好型人格是丧失自我主见的路上的一个过程,因为此刻你还有纠结和矛盾。

如果哪天你连这份纠结都没了,那才是真的糟糕。

我这几天一直都在思考,为什么我们身上会有这种“讨好别人” 的倾向,甚至像那位苦恼地读者一样,哪怕不是自己的错,也要忙于道歉呢。

后来,我发现,其实是和我们的教育以及整体社会大环境有关。

我们从小就被教导,你不能自私,你不能任性,你不能以自我为中心。

有没有发现一个挺矛盾的地方。

中国还有句古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但我们又曾在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提倡去中心化,讲集体主义,基本不去谈个人贡献。

当集体主义过于凌驾于个人感官之上的时候,人就有一种非常微妙的心理变化,就是强烈地感受到“自我的渺小和不重要”,感受到“被无视和抛弃”。

武志红老师曾写:讨好习惯的根源,是我们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浓烈的被抛弃感。

这是为什么?

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的个人成长速度,已然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速度,我们单个人的声音,无法掩盖社会整体的声音,而社会也在有意无意地消除个人的声音。

我曾说过这样一个观点:我们感觉丧,有一部分原因是,看似网络上人人都是KOL,有说话的权利,但却没有说出的话被更多人看到的能力。

以前世界犹如一个池塘,你是一条鱼,看起来还比较显眼,现在网络如大海,你这条鱼又太普通,个头也不大,扑腾两下也翻不起什么水花,在很多时候,就会莫名产生被大海抛弃的孤独感。

时代没有真的抛弃你,只是你疲于追赶,世界没有放弃你,只是它也从未停下脚步等你,别人并非不认同你,只是没有时间理你。

而当你呐喊了很久,却发现连个回声都没有的时候,就会感觉被抛弃,别人不认同不理解,但自己又渴望得到认同,别无他法,于是就只剩下了迎合。

因为这份迎合,你就要学会围绕着世界运转,哪怕背叛了自己的初衷。

可怜得很,也无奈得很。

在蒋方舟的分享里,她提到很多次自我的矛盾和纠结,这让网友产生了共鸣。

这种想法会有一个极端心理,就是明明是在帮助别人,却也觉得是在做讨好的事情,充满了矛盾。

同学请你帮忙找一些资料,会觉得很有压力,又迫于情面硬着头皮去完成,如果自己遇到事情别人帮忙了,就觉得欠了人情,以后想方设法要还回去。

也感觉一定要答应别人的要求,自己再累也要做,不然就是自己不对,觉得好像对不起别人,明明说的是敷衍场面话,自己也不喜欢,但别人爱听,也是张嘴就来。

自己明明很困,但电话那头的人依然喋喋不休,就不好意思说再见,担心别人会误会自己没耐心不够朋友。

害怕被别人讨厌,害怕别人误解,花更多的心思去迎合对方,哪怕意见相左也要先赔不是,哪怕自己不开心也不表露。

在节目中,赵又廷说,我不喜欢别人不喜欢我。

蒋方舟说,没错,就是即使这个人你不喜欢,然后你也希望他喜欢你。

还有一个现象是:到最后你会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垃圾场。

身边所有人都愿意和你讲心事,因为你在他们面前那么善解人意,为别人设身处地去想,能说出认同他们的话和善意的建议,他们说你特别够朋友。

但如果你遇到了麻烦和心事,拿起电话,却发现无人可诉说。

因为你担心你说出自己的心事,会给别人添麻烦,会让别人误解,会把本来给他们那种善解人意的形象颠覆掉。

你或许也在想,好想有一个多为自己想一点的人哦!

但这种原因,却是双方面的。

一是自己曾经过于迎合,又不善于拒绝,让别人以为你就是那样的人,他们其实不了解真实的你。

二是你从内心里虽然期待有人认同,但认同却是你展露的自己,并不是真正的自己,那个自我,隐藏在了你的迎合之下。

读者问我,我有事没事就爱道歉,是不是一种病?

我反问,明明别人的错,你道什么歉?

这么善解人意又过于迎合,活得一定很辛苦吧。

对于有讨好型人格倾向的人,我有一个建议:

索取比给予更加有效。

这个建议的出发点是:让自己的性格与人格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

心理学认为,人格是与生俱来的,特定性人格在你的一生中都无法改变,而性格则与环境和后天的培养有关,它除了先天因素外,还有家庭、社会、人际关系等种种因素的影响。

所以,改善迎合的性格,首先从直面你的人格开始。

说句老实话,我们现在的认同感,像是求来的。

发张美颜后的自拍,写个精心编造的段子,说些迎合别人的话,求来了别人的点赞和认同。

但如若你纠结于这种丧失自我的认同,那就要把这种认同感,从被动的“求来的”,改为主动的“得到的”。

这是自我的觉醒。

那怎样觉醒?

蒋方舟在分享的最后说过这样一段话——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在他实现这个价值的过程当中,他有可能是张牙舞爪的,也有可能也会显得很笨拙。

但如果你放弃了追求个人的独特价值,去塑造一个被人喜欢的人设的话,那其实是冒了很大的风险。

这个风险就是,你吸引来的人,不是你真正欣赏的人。

真正能够欣赏到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和讨喜的样子。

这段话其实有另外一层意思:

你周围的人,应该为真实的你鼓掌,你也应该为别人展现真实的自我。

更何况,长期营造不属于自己的人设,迟早有一天会崩塌,看看最近娱乐圈的那些热门事件,还不够说明问题吗?

马东说,愧疚,是我们身上最大的负能量。

蒋方舟说: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高晓松老师给蒋方舟的建议,只有四个字:好好骂人。

这么说吧:不要想着去讨好和成为别人,而是应成为独特的自己。

无论好坏,成为那个本来的自己。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