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痛共舞》:不让疼痛牵着鼻子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2
我妈妈70岁那年,开始主诉膀胱疼痛。起先我们不以为意,说的次数多了,我们送她去住家附近的医院做膀胱镜,那里却非常健康。但是,我妈对膀胱疼痛的陈述并没有因此停顿。我们已经断定,那是她为了赢得家人更多的关切而臆想出来的疼痛,尽管如此,她哭诉的次数多了,我们也会慌张地送她去医院,东到新华医院,西至华山医院,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我妈做了6次膀胱镜,结果如第一张诊断书:非常健康。

我妈的主观感受与医院仪器的科学诊断产生了巨大落差,让我们手足无措。这些年里,我们的心态被我妈的抱怨拥塞得烦躁不已,又找不到解救我妈心病的那把钥匙,这时候,我遇到了这一本书,《与痛共舞——慢性疼痛的身心疗法》,想不到一本厚度只有236页的书,给了我久寻不到的我妈膀胱疼痛的病因。

这本书的作者玛格丽特·考迪尔,是美国的一位医学博士、哲学博士、公共卫生硕士、美国知名的疼痛管理专家和内科医师。这位用了30年致力于通过心-身疗法改善慢性疾病患者生活的专家,竟然在从事这项医学研究并用研究成果帮助病人的过程中,自己也罹患了慢性疼痛。我还鲜少听到这样的案例,就是主导治疗的医生与病人患上了同样的疾病,正因为如此,《与痛共舞》更有信度,所谓同病相怜嘛。

虽然本书开宗明义地告诉我们,疼痛是可以掌控的,但就我的体会而言,从本书的第二章“了解疼痛”开始阅读,再来跟《与痛共舞》学习如何掌控疼痛,恐怕更顺理成章。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疼痛呢?本书的作者玛格丽特·考迪尔认为,疼痛有生理、心理、行为、认知、精神和文化上的含义,将这六重含义综合起来阐述什么是疼痛,玛格丽特·考迪尔给出的答案是:疼痛是身体的一个极其复杂的反应过程。疼痛信号并不是发往大脑的单向信号,它甚至比双向信号还复杂。确实,在到达大脑之前,疼痛信号可能被阻断、放大或减弱。一到达大脑,疼痛信号就被广播给一个神经网络,这个神经网络受基因、决策系统、压力系统、认知和情绪信息、记忆和其他感官输入(如视觉)的影响。最终结果是令我们意识到疼痛——多么复杂的人体感知疼痛的支脉和过程呀!我想帮助我妈学会掌控疼痛,就必须对应到我妈的疼痛到底属于书里定义的来自基因、压力的疼痛还是来自认知或者情绪的疼痛,就跟着《与痛共舞》继续学习,从“急性疼痛”到“慢性疼痛”,再到“慢性疼痛体验”(这一节堪称本书的华彩,因为作者本人就是慢性疼痛患者,所以这一段的描述特别真切)、“疼痛的产生过程”、“感觉神经在疼痛中的作用”、“脊髓在疼痛中的作用”、“大脑在疼痛中的作用”,我慢慢明白了疼痛究竟是怎么回事了:当强烈的疼痛信号持续不断地涌入脊髓和大脑,通常加工和修改疼痛信号的脊髓区会发生一些惊人的变化,让疼痛放大、蔓延、持续。也就是说,我妈的膀胱虽然没有出现器质性的病变,但她身体疼痛是真切的感受,只是由于疼痛不明原因,她的焦虑一天天地加深,以致涌入脊髓和大脑的疼痛感在她感觉下来,越来越厉害。

何以感觉越来越疼痛的原因找到了,那么,疼痛的源头在哪里呢?我正在修习的心理学知识帮助了我、心理学说,抑郁症有时会反应到肢体疼痛上,那么,我妈的膀胱疼痛会不会是抑郁症产生的肢体疼痛?我们果断放弃必尿科的治疗,转而到精神卫生中心,果然,我妈得了抑郁症。

既然病因已经找到,我回到了本书的第一章“掌控疼痛”。

玛格丽特·考迪尔在“掌控疼痛”这一章节里,介绍了在她的指导病人使用和自己使用下来颇有效果的方法,亦即正视疼痛、确定问题、使用疼痛日记、学会设定目标。

“自动思维模式会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应对能力,甚至会影响疼痛调节能力”,是书里点醒梦中人额一句金句。有过10次膀胱疼痛以后,“我的膀胱有病”已经成为我妈的自动思维模式,这种自动思维模式已经摧毁了我妈的应对能力并产生了让其不由自主地放大疼痛感的作用。如何改变自动思维模式为主动思维模式?玛格丽特·考迪尔认为,改变12种思维错误后病人的思维模式就能发生改变。那么,12种思维错误具体是什么呢?非此即彼、灾难化、无视或否认积极的一面、情绪性推理、贴标签、放大与缩小、心理过滤、度人之心、过敏概化、全怪自己、“应该、必须”句式和视野狭窄。说实话,将《与痛共舞》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惊叹一声:这不是我们的心理学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吗?之所以我们在同样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有的人能镇定冷静地面对而有些人则会惊慌失措到心跳、手颤呢?那是归因惹的祸,容易产生心理偏差的人在突发事件面前往往会采用上述的12种错误思维模式。

12种能导致心理问题的思维错误,我们如果照本宣科地告诉我妈,她肯定不能理解,那么,玛格丽特·考迪尔写在《与痛共舞》里的缓解疼痛的方法,就帮不到我妈。可是,我一旦将它们变成我解决我妈问题的钥匙,这12把钥匙只要用得合时宜,几乎每一把都能帮助我妈暂时逃离疼痛。

我不是在学习心理学课程吗?按照玛格丽特·考迪尔的方法让我一次次帮助我妈摆脱了因抑郁症带来的肢体疼痛的同时,也让我心悦诚服地接受了她观点,亦即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是相爱想杀的一对好基友,思维模式能够影响个体对自身疼痛感的调节,所以进入下一章也就是“心态的力量”时,非常期待。

在我看来,有着30多年临床经验的玛格丽特·考迪尔应该拥有非常丰富的病例,事实上,《与痛共舞》中的确列举了不少案例,这些故事性强、治愈效果颇佳的案例,作者完全可以大肆铺张,这么做的结果不但能增强本书的可读性,也能使本书更加厚实从而使得《与痛共舞》显得更具学术价值,但是,玛格丽特·考迪尔坚持认为案例是为道理服务的,“心态的力量”一章里,所举例子依然精彩、叙述得也依然节制,使得作者想要在这一章里阐述的道理,有图穷匕见的效果——很多无法缓释的慢性疼痛,是因为患者有着不良心态。

玛格丽特·考迪尔有心在,不仅指出问题的食实质,还告诉我们及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手段。像我妈这样因为愤怒被家人忽视的局面而诱发因着抑郁症而来的肢体疼痛,玛格丽特·考迪尔认为,有如下方法可以帮助缓解。

一是四步走通往宽恕:说出受伤经历(通过沟通,让我妈与我们达成共识,是想要我们关注她才疼痛的,而不是疼痛了才来呼唤我们的)、评估受伤经历(如果我们花更多的时间与她相处,我妈的疼痛会不会减轻或者消失?我妈想了又想,点头认可了)、予以宽恕(告诉我妈,我和弟弟都有自己的工作和自己的家庭,我们可以增加与她相处的时间,但如果我们不在她的身边,她要原谅我们,我们又脱不开身的时候)和重建关系或者放手(放手,像我妈这样的老年人,已经做不到了。我们只好与她相约,我和弟弟每周都会过去陪伴她一天,如果她一周内疼痛不发作,我们一起带她出去逛街、去公园或者看电影),不过,放手是不可能的了,以后的岁月我们将不离不弃地陪伴她直到生命的终点,如此,我们又按照《与痛共舞》要求的帮助我妈树立积极心态。抗压、乐观、共情和助人是玛格丽特·考迪尔认可的积极心态的4个标识,对我妈而言,增强抗压能力恐怕做不到了,共情?也是她不能接受的观念。我们只有在乐观和助人方面帮助她多下功夫,给予她更多的陪伴和交给她更多的她能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能说一个结果吗?跟随玛格丽特·考迪尔的《与痛共舞》才做了一个月出头,我们全家都感觉,与我妈相处,比以前容易了,也比以前开心了。

总共10个章节的《与痛共舞——慢性疼痛的身心疗法》,每一个章节的体例颇为相近:找出病源,指出病理,给出方案,解决问题的练习。说实话,以前我不太阅读实用性这么强的书籍,因为这是一本传授给我们解决慢性疼痛方法的书籍,恰好我妈又是一位慢性疼痛的患者,我想方设法第一时间得到了这本书。起初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带领我妈跟着玛格丽特·迪考尔克服慢性疼痛,亦即用她能够接受的言辞告诉她,她的疼痛是怎么回事,再告诉她怎么用玛格丽特·迪考尔的方法掌控疼痛,特别是她按照我们的要求,不,应该是按照玛格丽特·迪考尔的方法记简单的疼痛日志后,我们喜悦地看到,我妈能够从被疼痛缠绕的状态进步到能够冷静地旁观她的疼痛了,也就是对着她的疼痛日志告诉我们,她在记录疼痛的时候不知为什么疼痛就消失了,这,不正是玛格丽特·迪考尔预料的第一部自愈的效果吗?开心之余,我们开始依循着《与痛共舞》一步一步地往下做。这当中,当然有反复,比如,我们已经帮助我妈步入《与痛共舞》的第三章阶段,也就是学着用隔膜呼吸的方法缓解疼痛时,她突然告诉我们,她不相信她的膀胱没有病变,她就是因为膀胱有病才疼痛的,我们不带她去看病吃药还用一本书来哄骗她。这时,我们不灰心不丧气,等她情绪稳定下来后继续跟她解释她的疼痛是怎么回事,她只要跟行我们的节奏,她的疼痛症状一定会改善。反复,我们不怕,只要我妈能在我们饿帮助下跟着玛格丽特·迪考尔一起做。

�>�\#��8�J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