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09:回环式互动模式,请珍惜孩子行为带给你的启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2
有了两个孩子之后,经常会被问是不是没想清楚,要两个孩子干嘛?

虽然有的时候我也会开玩笑抱怨孩子束缚了我的生活,但我在心底里知道,因为有了两个孩子,我才成为不一样的人。

老大现在10岁,个子一年年长高,我总是感慨想到,假如就没有孩子,我可能还是我,但我完全想象不到有一个10岁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体验。

在《父母的觉醒》中说, 教育有个误区是应由父母单方面对儿女施加影响,但亲子之间应该是“回环式的互动”关系,是说孩子对我们成人继续成长也有贡献,而且相比于我们对他们成长的贡献还要大一些。

于我自身来讲,老大让我接触心理学,老二让我开始系统学习心理学,他们对我的促进缺一不可。

一、从孩子的行为中判断孩子的呼唤

表面看来孩子处于从属地位,但这种弱势中恰恰蕴含着一种潜能,他呼唤着父母,要求他们做出最大限度的角色改变。

杰西直到14岁之前一直是个好学生、好女儿,但后来的两年中,她变成了母亲心中的噩梦:撒谎,夜游,吸烟成了家常便饭,她变得粗鲁和叛逆,甚至暴力。

母亲安雅看到女儿这样的变化无法控制自己的怒火,总是对女儿大呼小叫,她不知道情绪的源头在哪里,感到自己很无能,身为家长很失败。

当安雅向作者求助时说“当我冲女儿大喊大叫的时候,我感觉就像是小时候母亲冲我吼叫时一样,她摔门而去的时候,我感觉到他把我丢在了她的世界以外,我女儿总是让我一再的体验我的父母带给我的感觉”

安雅所说的父母带给她的感觉是:“不管她如何尽心尽责的表现,在极端严厉的父母眼里,她总是做的不够好”,有一次安雅写作业时开小差,被父母强迫跪在地板上举着双手,跪了两小时,父母带给他的漠视,是她童年最大的创伤。

带着这样的情绪,安雅学会了怎样做一个完美的孩子,她对女儿杰西也依此教育,把女儿训练成了一个小小的机器人。

杰西和安雅小时候完全不同,安雅选择了将愤怒默默放在心里,做了一个表面追求完美的孩子,而杰西选择了冲破枷锁,争取自由的方式,于是有了开头提到的让安雅无比愤怒的各种表现。

安雅没有意识到在如此严苛的成长条件下,杰西做出的动作是相当正常的事,没有意识到杰西是在向她求助,说明她已经受够了那一套。

实际上在女儿的所有行为中,安雅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创伤,创伤的源头是她父母的气愤,拒绝和对她的背叛,所以她把女儿看作为作战对象。

所以对安雅来讲,这是一个机会,她得以重温儿时的怨恨和心痛,借着女儿的机会,安雅终于让自己喊了出来,将情感的毒素释放出来,压抑的情绪外显和释放。

所以如果安雅能理解杰西的每一种行为都在召唤着她走向更高层次的觉醒,那安雅就会用完全不同的态度看待杰西带给她的机遇。

安雅要做的是重温她的童年,发现自己对父母的愤怒,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的女儿从完美主义的陷阱中解放出来。

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安雅向女儿表达了歉意,因为她毫无意识的给女儿压上了重担,杰西也能够医治自己的创伤,母女二人互相扶持着,回到了原本属于她们的真实状态。

二、将垂直关系转变为回环式互动关系

在上述案例中,安雅放弃了对女儿的控制后,女儿杰西也开始承担自我改变的责任,安雅同时在觉醒中走上自我解放的道路。

如果安雅不觉醒自己的状态,她会无意识把自己童年承受的痛楚,传递给下一代,将上一代的错误接力般的复制下去。

孩子像镜子一样展示我们过往的伤痕,能够为我们铺就一条通往自由的觉醒的道路,当孩子的行为给我们父母呼唤时,就是父母要觉醒的时刻。

所以父母要放下“为人父母”的架子,放弃应该怎样的想法,努力重塑自己将对孩子的控制、命令等垂直关系,转变为“回环式互动”关系,就会发现自己不再受到冲突的羁绊,也不再为权利而挣扎,孩子也更容易找到自己的精神使命。

所以为人父母的核心: 孩子不需要我们的主张和期望,也不需要我们的权威和控制,孩子们需要的仅仅是父母调整身心,在每一个当下与孩子和谐相伴,正如在案例中的安雅一样和杰西互相扶持面对难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