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发展困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0-26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张志坚)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各国经济日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局面,既加剧竞争,又深化合作。随着经济全球化进展,职业教育也正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今天上午听取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施建军校长所作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关系”专题报告,深受启发,受益匪浅。在此,结合自己的学习收获,谈一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浅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必然凭借其经济和文化等优势,进入我国办学市场,扩大境内办学。再则,目前适龄学习人口的数量在大规模减少。因此,职业教育必然在生源和人才市场方面将面临严肃挑战和巨大压力。笔者认为,要破解这个难题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突出办学特色,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办学特色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我们在办学过程当中,特别注重加强传统特色专业建设,把师资力量强,生源质量优,学生就业好的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国际贸易及旅游管理等专业作为重点来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在专业建设上,建立领军人制度。为了提升传统特色专业的影响力,做出品牌,我们在全国范围招贤纳士,积极引进一批专业知识深厚、企业经验丰富的专业建设领军人,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规范作用,引领学院各专业建设发展。 在教学科研改革上,设立专项资金,资助专业教师开展教学科研改革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鼓励专业教师与企业骨干人员联合开展横向科研课题研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按照培养与引进并重的原则,着力培养和引进一批省级以上优秀教学名师,建立优秀教学团队,对年青专业教师形成传帮带的作用。同时通过制度性安排,定期选派骨干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增强实践能力,提升课堂执教水平。2009年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我们针对国际旅游岛建设主要发展的旅游业、文化体育产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商贸餐饮业和现代物流业、热带特色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海洋经济等8大产业,适当地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群、国际贸易业相关专业群、储运服务业相关专业群、财务管理业相关专业群、信息服务业相关专业群、艺术设计业相关专业群等6大专业群。二是建立全球视野,加强国际合作办学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十分迅速,各国和地区间都面临人才的竞争和教育的竞争,特别是技能型人才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竞争。因此,我们要建立国际视野,在人才培养上,要遵循国际标准,加大企业参与力度,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上,要实现从国际教育到全球教育的价值转向。随着经济全球化日趋加深,大量跨国公司涌入,职业教育毕业生也必然会面临参与国际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因此,职业教育要建立全球视野,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而且还应具有跨文化适应能力、国际理解能力以及外语能力等。在教育教学上,要以国际化标准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培养师资队伍。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要遵循相关国际标准。借鉴发达国家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的经验,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合作办学,建立专业教师互访制度,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在企校合作上,由于企业将更广泛地参与国际竞争,技术发展和转移的进程加快,这必然导致新的职业岗位不断产生,即使是传统职业岗位的科技含量也不断发生变化。就此角度而言,职业教育发展应密切联系与企业,加强与地方龙头企业、支撑产业企业及著名企业的合作,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形成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双赢局面。在具体实践上,近年来,我们在国际合作办学上主要是大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国外现代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促进学院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加强和巩固与韩国、俄罗斯、丹麦等国的合作基础上,着重与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建立起紧密型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机制,按照国际行业标准和职业要求,着力培养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紧缺的和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职业人才。与此同时,笔者认为,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地不断深入,海南相关产业必然进行升级,也对海南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与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行业产业要按照国际标准来进行,这是国际旅游岛建设对海南行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海南高职教育而言,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合格,是否适应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关键在于能否按照现代企业的岗位标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