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南斯拉夫怎样走向分裂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3-02
南斯拉夫的分裂主要原因是民族主义,各民族不能共存导致的。

1980年铁托逝世,南斯拉夫开始走下坡路,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
早在七十年代,欧共体(即欧盟)愿意立即接纳南斯拉夫为其成员国,只要南斯拉夫放弃共产党一党执政即可。西方此举意为改变其一党执政状况为多党制。
1991年-1992年,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相继宣布独立,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92年宣告解体。原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于1992年4月27日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1]
1992年5月3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757号决议,决定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实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制裁,以惩罚其派兵支持波黑和克罗地亚境内塞族的武装行动。由于制裁,前南联盟从一个中等发达国家退步为欧洲最为贫穷国家之一。
1995年,波黑和平协议签署,宣告波黑战争结束,波黑正式独立。
1998年,南联盟政府指责塞尔维亚境内科索沃自治省的阿尔巴尼亚族武装分子多次发动暴力袭击,派遣军队进入科索沃。美国及其盟国指责南联盟在科索沃杀害了大批阿族居民,制造了“人道主义灾难”,对南联盟制裁。
1999年,以南联盟政府拒绝执行西方国家主导的和平协议为由,美国领导的北约对南斯拉夫空袭78天,对南联盟的军事基地,医院,桥梁,民宅进行打击。其中在当年5月8日,北约空袭部队五枚导弹击中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6月,南联盟接受和平协议,联合国和北约接管科索沃。
继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之后,塞尔维亚的科索沃自治省成为了联合国的保护国。虽然从法理上依然是南斯拉夫的一部分,并得到欧盟和美国外交担保,不支持科索沃独立,不会分裂南斯拉夫,但是实际上脱离了南斯拉夫以及塞尔维亚的管辖,并最终宣布独立,并立即得到欧盟和美国外交承认。
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联盟议会两院分别以多数票表决通过《塞尔维亚和黑山宪章》,从而标志着塞尔维亚和黑山联邦国家正式宣告成立,南斯拉夫联盟从此不复存在。
2006年3月,前总统米洛舍维奇在海牙国际战争罪行法庭接受审判时,在囚禁室突然逝世。
2006年5月21日,黑山就是否维持单一国家,还是分裂为两个独立的国家举行公民投票,独派以55.4%的微弱优势决定终止与塞尔维亚的联邦关系。6月3日,黑山议会正式宣布独立,6月5日塞尔维亚国会亦宣布独立并且成为塞黑联邦的法定继承国,此举标志了南斯拉夫联盟的完全解体。
2008年,科索沃脱离塞尔维亚独立,但未获国际普遍承认。
前南斯拉夫的领土分成以下6个主权独立国家
斯洛文尼亚共和国
克罗地亚共和国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塞尔维亚共和国
黑山共和国
马其顿共和国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3-02
南斯拉夫本来就是多个民族的结合,在一战之后为了壮大力量,在当时的列强环视下自保,组建了南斯拉夫。二战后,铁托领导的gcd团结各加盟国gcd,形成一个巩固的南联盟。但在1989年苏东剧变时,南斯拉夫也受到波及,南共解散。失去强有力的中央政党,加之西方挑拨,各加盟国的宗教、民族矛盾起来,于是走向分裂。
第3个回答  2016-03-02
南斯拉夫各共和国由于政治背景、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上的差异致使各成员国深层次矛盾很尖锐。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各民族开始各自争取自治和独立。
第4个回答  2016-03-02
前南斯拉夫是在铁托个人魅力的领导下,以塞尔维亚人为主要民族整个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波斯尼亚人、黑山人、阿尔巴尼亚人等多个已经明显分化不同的南斯拉夫民族整合成的一个国家。在铁托死后,没有一个能够同时让各个民族、政治实体都信服的人,而且诸民族虽然是相同语言 但是文字不同,有拉丁字母的,有西里尔字母的;信仰不同,有信伊斯兰教的,有信基督教的,有信东正教的;生活习俗不同;并且塞尔维亚人比较压迫其他人,毕竟是主要民族嘛。其他民族就一个一个地走向了分裂。出现斯洛文尼亚、波黑、克罗地亚等国。分裂后出现了一个南斯拉夫联盟,作为南斯拉夫的直接继承国。但是由于阿尔巴尼亚人要求独立并并入阿尔巴尼亚,导致南联盟翻脸,后来北约介入战争,将南联盟直接打残,南联盟分裂为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国家。
第5个回答  2016-03-02
二战后诞生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腹地,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黑山6个共和国组成,科索沃原是塞尔维亚内部的自治省。
上世纪90年代发生的前南斯拉夫内战与科索沃战争,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2008年7月21日,前波黑塞族领导人卡拉季奇以“种族灭绝罪”遭到逮捕,随后被引渡至海牙受审。他的命运,再度引起人们对错综复杂的前南问题的关注。《阴影里的逐杀:美英情报机构是如何颠覆南斯拉夫的》一书作者,曾长期在巴尔干半岛考察和工作,本书为读者了解那段历史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1.美国曾反对分裂南斯拉夫
二战结束后,南斯拉夫曾经有过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那么,为什么到上世纪90年代后却发生解体并爆发了惨烈的内战呢?传统的看法是:铁托总统去世后,没有谁能够拥有他作为国家创始人的威望,随着两极格局被打破,南斯拉夫内部固有的民族矛盾导致了经济利益冲突和政治危机,最终将该国推向了“分裂或是统一”的十字路口。

这种观点虽有一定道理,却容易产生危险的假设,即南斯拉夫人一直想互相残杀。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共同生活,南国内各民族之间早已建立了全面的联系,经济关系密切,混合家庭比比皆是,百姓希望继续稳定地生活。因此,90年代以后出现的极端仇恨情绪,大多是战争和机会主义政治的产物。

这似乎代表了美国官方的正式看法。但令人费解的是,中央情报局不久后向白宫提交的一份报告,却暴露了美国对南政策的矛盾。报告称:“南斯拉夫将在未来18个月内解体。”起初,国际舆论普遍表示怀疑,然而局势的发展却与该预测惊人地一致。有人认为,正是这份报告,令前南地区的民族分裂分子受到鼓舞,加快了他们分裂国家的行动。

2.萨拉热窝响起了密集的枪声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共和国的自立过程,被历史学家视为南斯拉夫内战的缩影。
因为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错综复杂,波黑的三个主体民族对于自立问题各有各的想法:穆主张建立自立统一的国家,克族主张成立联邦制国家,塞族领导人却希望组成松散的邦联制国家。最终,各方决定于1992年2月29日举行全民公决,并于3月1日将结果正式公布。
1992年3月1日是个星期天,波黑首府萨拉热窝天气晴朗,但春光里仍然透着几分寒冷。与普通的休息日相比,这天的气氛异常紧张,全副武装的警察在大街上巡逻,大街小巷里也筑起了大大小小的路障。即便如此,在市中心的一座东正教堂里,一对塞族新人按期举行婚礼。参加仪式的亲戚朋友很多,人们都在祝福这对新人白头偕老。随着婚礼逐渐接近尾声,新郎挽着新娘,在众人的目光中缓缓向教堂门口走去。

突然,一阵急促的枪声响起,参加婚礼的人们还没反应过来,就纷纷倒在了血泊中。两位新人虽然幸免于难,但新郎的父亲当场丧生。庄严神圣的教堂和热闹喜庆的婚礼,瞬间成了血腥的屠场。塞族民众群情激愤,认定这一惨案是克族和穆蓄意制造的。当天晚上,“波黑塞尔维亚人民危机司令部”成立,号召塞族人“拿起武器为生存而战”。次日,电台刚刚将“3·1”惨案的消息播出,萨拉热窝各处就响起了密集的枪声。当时的波黑人口中,穆占据优势,但需要在塞族和克族之间选择一方结盟。他们最终选择了克罗地亚人,除了考虑到其和塞族的传统仇恨外,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克族背后有西方支持。
3月3日,穆在克罗地亚人的支持下宣布波黑自立。4月6日和7日,欧共体和美国相继承认波黑自立,为局势火上浇油。从此,波黑各民族之间的不断发生,终于在各自的主体共和国支持下,演变成为举世震惊的波黑战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