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叶黄栌的栽培技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主要是嫁接繁殖,也可采用压条和扦插繁殖,但压条方法繁殖费工且管理复杂,扦插繁殖种条利用率低,扦插成活率低,成苗时间长,生产上以嫁接繁殖应用最为普遍。
嫁接
首先要培育黄栌苗木做砧木。根据实践,对黄栌播种苗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如生长旺季及时抹除下部萌芽,高度达到约lHl时及早定干,上部留2~3个生长较健壮的枝条进行培养,当枝条生长大量下垂时,及时修剪,都可加速砧木的培育进程,缩短紫叶黄栌的出圃时间。对准备改造的多年生黄栌,如直接在主干上进行劈接或插皮接,接穗成活后虽生长迅速,但易风折,以后做支架的工作量较大,因此宜重修剪,加强肥水管理,促使多生旺条,然后在这些新生枝条上嫁接。
(1)芽接
在接条可以离皮时,选叶色鲜艳、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芽眼饱满的枝条做接穗,随剪随用,或剪后用湿布包好备用。嫁接前10天对准备嫁接的黄栌砧木进行修剪,留侧上枝,并浇1次透水。嫁接方法主要采用“丁”字形芽接、“工”字形芽接和嵌芽接3种,一般成活率都在90%以上,操作熟练的成活率可达100%
(2)枝接
在紫叶黄栌未萌芽前,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上剪取枝条,用湿布包好后放人冰箱中保存。嫁接前10天浇1遍透水并修剪,保留上部3~5个健壮枝条,其余全部剪除。紫叶黄栌1年中可以枝接的时间较长,4~9月都可进行,除了劈接、插皮接外,根据砧木粗细、大小的不同还可进行切接、腹接、舌接等,只要操作熟练,成活率都可达到90%以上。 移栽出圃
紫叶黄栌对土壤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耐移栽性和黄栌基本相同,成活率高,但在圃内适宜进行2次移栽,确保毛细根多,以培育优质的苗木。
整形修剪
紫叶黄栌的生长特性与黄栌基本相同,生长旺盛,萌芽力、成枝力均较强,生产上采用一定的园艺技术措施,及时抹除萌蘖,留侧上芽修剪,即可培养出优美的树形。 紫叶黄栌的病虫害种类与黄栌基本相同。
黄萎病
该病是一种维管束病害,雨量较多或灌溉充足时发病率高,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全年的2个发病高峰期。栽植过深或栽植在微碱性土壤中,发生也较严重。
防治方法:主要是注意在健株上采取插穗、接穗;增强树势,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发现病苗立即拔除烧毁,而对大树病枝合理修剪,可明显恢复树势;病苗(株)拔除后的病穴要用300倍50%多菌灵、50%代森铵,按照3kg/m2灌注;苗圃最好要实行3a以上的轮作。
白粉病
主要危害红栌的叶片和嫩梢,叶或梢上面布满白色粉末,发病严重时病叶皱缩不平,叶片向外卷曲,枯叶落的早,嫩枝易向下弯曲或枯死。多发生在干旱、高温、空气干燥的6~8月份。
防治方法:在幼苗期少施氮肥,增施钾、钙类复合肥料,以提高抗病力及避免嫩枝弯曲;苗期时要及时通风,改善植株间通风和光照条件;对于发病植株,趁早防治,清除病原,防止蔓延;发病初期可用可湿性粉剂防治,如30%福特灵1200倍,或25%粉锈宁1800倍,或45%敌唑铜2200~2800倍,或40%灰克1500倍液,或64%杀毒矾6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隔6~10d喷药1次。
褐斑病
通过控制湿度,有必要时可通过剪除一些多余的叶或枝条,增加通风,调节湿度,发病时可根据情况喷杀菌剂。
根结线虫病
冬季修剪时将带有根留的苗木挖出放在户外裸露冰冻;发病轻的剪去带瘤的根,然后放人43~45°的温水中浸泡5min,发病重的应毁掉或焚烧;在苗圃内红栌苗根侧5-6cm深沟内施克百威0.25kg/667m2。苗木调运时要做好检疫,避免携带传播。
梨木虱
5~7月是危害盛期。
防治方法:一是保护利用其天敌,即在天敌草蛉、瓢虫、园花叶蛛、三突花蛛等初孵期避免打药;二是发芽前喷3~5°Be石硫合剂,可消灭越冬成虫和卵;三是生长季喷洒5000倍10%吡虫啉或3000倍3%啶虫脒进行防治。
黄斑直缘跳甲
以黄栌和紫叶黄栌为寄主,从春至秋均可危害。
防治方法:一是保护利用其天敌赤眼蜂、鞍形花蟹蛛等;二是用40%氧化乐果等农药涂干,形成药环,药环长度15cm,以杀死上树幼虫;三是幼虫用3000倍20%速灭杀丁或50%敌杀死喷杀;四是成虫用4000倍10%高效氯氰菊脂喷洒,可与其他害虫兼治。
蚜虫
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10%薜虫啉可湿粉1500~2000倍液,或3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倍,50%灭蚜松1000倍喷雾。或用洗衣粉3~4g,加水100g搅拌成溶液连喷3~4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