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司进谏要讲究哪些细节?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4-14

赵亚宾在一家公司做副总。老板是一个非常强势、说一不二的人,有些惟我独尊,刚愎自用。虽然公司里很多人有怨言,但赵亚宾对老板的作风还是抱着理解的态度。这么多年单打独斗,开创了现在的基业,对自己的能力和决策有些自负,情有可原。也正因为如此,他和老板相处得比较好,遇事还能彼此商量,相互尊重。

遇到意见有分歧,需要向老板进谏的时候,赵亚宾的策略是“会上不说,会下再说”、“先肯定,后否定,再抚慰”。他的这种做法非常有效,频频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

一次,公司决定组织员工集体出游,在会上老板一语定乾坤,敲定了出游地点。虽然那个地方老板情有独钟,但公司的人已经去过两次,觉得乏味,所以对老板的决定都不太满意,只是敢怒不敢言。眼看好事要变成坏事,身为副总的赵亚宾有些着急。

会上,他还是支持老板的决定,并部署人负责具体事宜的联系。散会之后,赵亚宾单独找到老板,委婉地说明了大家的想法,并安抚老板说:“您的一片好心大家都明白,只是那个地方已经去了两次,所以大家觉得换个地方要好一些。”经过沟通,老板改变了自己的决定,集体出游也很圆满。

常言道:“忠言逆耳。”身为下属,如果你能对自己的上司提出有益的忠告,既是恪守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也是对上司的忠诚。但进谏时,你一定要讲究技巧,否则非但不能达到进谏的意图,反而会适得其反。如果你因为一些细节上的失误,使得进谏的良好意图落空,就太可惜了。

首先,在进谏前,你要保持理性、克制的态度。人一旦为强烈的情绪所支配,说出的话难免刺耳。所以,在向上司进谏时,你的头脑要冷静,要尽可能地以委婉的语气和诚恳的态度提出忠告,避免在心理上刺激上司,阻碍沟通目的的实现。进谏是一种有风险的沟通,你必须采取谨慎的态度,不能随随便便地向上司进谏。如果你的进谏是不必要的或者草率的,就会被上司视为对自己权威的挑战。

其次,进谏要在恰当的时机和场合进行。上司有时会很自然地改变自己的看法,但是如果有人当众说他错了,他会恼火,更加固执己见,甚至会全心全意地去维护自己的看法。这不是那种看法本身有多么珍贵,而是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胁。因此,如果你想要进谏,就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场合。向上司进谏时,你要尽量回避“耳目众多”的场合,以免上司下不来台,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威,而产生抗拒心理。如果上司对自己的新想法正兴致勃勃或者因为计划失败正一肚子火没处发,此时进谏显然阻力更大,弄不好还会引火烧身。如果决定进谏,你就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合适的时机,不能凭一时冲动,逞匹夫之勇。

第三,进谏时不要做无谓的比较。以事与事、人与人相对比的方式进谏,显然是愚蠢的,因为这样做最容易伤害上司的自尊心。“上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原来的王经理是这样处理的……”“张成他们组的计划就比较有新意,不像我们的……”这样的比较,换谁听了都是一肚子火。而很多人在当时情绪的支配下,往往就会以这样的方式进谏,以宣泄自己的不满,我们只能说他们是情商不足,沟通方式笨拙。

第四,在向上司进谏时,你要尽可能地从正面去阐发自己的观点,少从反面去否定上司的意见,以免与上司发生正面冲突。比如,如果你和上司在人事安排上有不同的看法,就不宜直接反驳上司拟定的人选,而要多从这一岗位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等方面阐述自己的看法。直接指责上司的决定有误,或者在字里行间越俎代庖地替上司下判断、做决定,都是不明智的做法。这种做法会让上司感到反感,从而排斥你的意见。而采取疏导的办法,循循善诱地向上司输入正确的信息,促使上司自行改变决定,做出正确的判断,才是聪明的做法。戴尔·卡耐基曾说:“如果你仅仅提出建议,而让别人自己去得出结论,让他觉得这个想法是他自己的,这样不更聪明吗?”所以,如果你希望上司采纳自己的意见,最好是把重心放在提供信息、给予建议上,由上司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

以上这些都是向上司进谏时你应当予以注意的细节,也是前人非常有效的经验,值得你汲取和借鉴。

详情
    官方电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