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创造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0-16
对于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树立自信心的问题,我简单谈一下我的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转变教学观念,关爱学生
  关爱学生是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的基础。我们对学生的爱不能只局限于优秀学生,而要面向全体学生,更需要对学生的厚爱。
  “让每一个学生都抬着头走路”,这是我们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亲其师、信其道”,心理相通,情感相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教育教学发生积极的作用。“罗森塔尔”效应充分说明了,教师对学生的期待,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引导和推动作用。
二、认识自我,给予学生成功的机会
  成功对每个人的发展都具有激励作用,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要努力为他们提供更多回答问题的机会,多给予他们成功的体验。让他们从点滴中进步,感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如:上课时一些比较简单的、容易回答的问题,尽量让他们回答,让他们在同学面前也能表现自我。有一次,我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我给出了一个问题:“首先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写出各个地名的坐标”。问题提出后,其他的同学都没有着急回答,最后一位平时从不回答问题的学生犹豫地站了起来。我赶紧说:“同学们,等我们的勾文誉同学回答完问题后我们给他5秒钟的掌声,好吗”。同学们都用鼓励的目光看着他兴致勃勃地回答完那道题目,结果做得非常漂亮,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从此,勾文誉同学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数学成绩也得到了提高。
三、激发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排除畏惧心理
  兴趣是学好数学最好的老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把数学教得“有趣”。在初中开始学习数学的第一节课,首先让学生了解数学将学些什么,学了数学有什么用,通过一些有趣的例子,生动的讲解,让学生知道“数学有趣”、“数学有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到生活实践”。然后进一步告诉学生怎样才能学好初中数学,介绍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联系与区别。只要第一步开好头,就会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精神压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心理环境,消除畏惧心理,树立了要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注意让学生有多动手的机会。如:教学中一些老师做的实践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由对数学现象的好奇而产生兴趣。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动力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内在因素,是学习的基本心理动力。学困生普遍存在学习动机不纯,动力不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将来要适应和推动社会的发展,必须自强不息,提高自己的潜能。而潜能的提高是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先决条件。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需要。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加强数学学习上的竞争,考试、数学竞赛,还有学习上的暂时落后将潜伏着丧失学生的自信,这些都可以形成一种压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积极进取的心理面对学习。
五、加强和学生的沟通
  有些学生,心态端正了,学习也认真了,但是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他们所存在的问题往往是学习方法不当所造成。学生掌握知识,有一个科学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包括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小结等环节。学困生在这几个环节上往往做不好。如:他们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上课听课思想开小差,不重视即时复习,总是在考前手忙脚乱,作业不能独立完成等等。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方法指导。
  (一)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首先让学生认识课前预习的意义,掌握课前预习的方法,学生学会了课前预习,又可以进一步提高听课效率。课堂听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听课注意力集中是取得好成绩的前提和基础。学困生往往课堂听课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虽然影响听课注意力集中的因素有许多,但是最关键的是学生的心理因素,因此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学会自我克制,自我约束,才能使听课效率得以提高。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