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教师》阅读札记(五)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6
      老师怎么走进学生心里?

一、走在问题前面

1.教育中的绝大部分问题都可以提前预测到并加以排除。

之所以没有排除异,一是因为这件事在我们心中的重要程度还不够;二是因为我们缺乏相应的职业习惯。

2.职业习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大部分的工作都不依赖于创造性,而是依赖于自动化水平及习惯水平。

3.天赋和努力之间决定性的因素实际上是习惯。

4.习惯决定了你的生命在怎样的平台上运行。

(魏智渊老师说,自己每次上课前都非常紧张,直到下课后整个身体才放松下来。这种紧张促使他反复检查上课前的准备,反复检查教案,并在重点处标红。这也是我自己的职业习惯,每天只有上完两节课才会放松下来。只要课没上,心中就总有件事放不下,像压着一块石头,几乎不能做别的事。站稳讲台,课比天大,就应该是这样吧。)

二、就像谈恋爱一样教书育人。

1.最糟糕的状态是,生命既不在场,又未离开。

2.相信种子,相信岁月,这是一个人自我成就的最好方式。

3.最坏的方式,是生活在别处。

4.不要把你的精力用来对付家长和校长,而要用于去爱你的班级,你的学科,你的学生。

(这一点让我反思:自己每天的主要精力用在什么上呢?大量的时间耗费在批改并没有多大意义的作业上;主要的精力消耗在监督管理、与学生的斗智斗勇中。所以,疲惫而低效!)

三、把自己当成学生,把学生当成老师。

1.尽量不要公开点名批评学生,表扬宜公开,批评宜私下。

2.分享学生的作品与成就,比表扬更有效(尤其是对于中学生)。

3.不要等学生出了问题再去关注他,平时就要关注和和关心学生,并且知道如何真正的关心,以及如何分配你的关心。

4.避免收买学生或粗暴对待学生,要将友善与原则结合起来。

5.优秀教学不能被降格为技术。优秀教学源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