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思慢想】海灵格的“灵性”家排能否入主流、如何接地气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5

群里有人抛出据说是海灵格关于“个人的道路”一段话:

由此引发了很多的质疑和讨论。首先是询问出处,认为不像是海老的原话,也没人拿出出处的证明。也有研究者进一步指出哲学、现象学、神秘学、宗教等概念要严格区分。

有人解释了海老的家排是“灵性疗法”:“海灵格家排其实就是一种灵性疗法,和心理学交叉最多一两成。各位头脑至上的,是可以打回去了。至于现象学,指的是存在主义心理学开创的现象学方法,海灵格在这个方法上又大进一步。不是指胡塞尔”。至于为什么又会用到“哲学疗法”、“新家排”等叫法,她认为是因为“灵学圈水非常深,涉及高维度政治,是各国政府严防对象。换掉一个名称,大有方便。不要去涉及。”

我转发了海灵格学校关于巴西法官如何将家排运用于工作的演讲(正是这篇引发我开始再次关注家排的应用与发展):“其中提到这个法官的工作是不允许他用灵魂这类的词的,但是他可以将家排的方法应用到他的工作中,用个案调解成功率等现实指标去衡量方法的成功”。“但应用者仍然可以将'灵性'作为秘方保留在心”,”当然也不要夸大这个作用,不能只要灵性,其他都不管不顾了”。

这里我再次摘录了前面我写的《海灵格著作小串联》之2、3中关于海老提及的现象学作为观点的佐证。

进一步,我提到了 家排不应该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划清界限 。心理学和心理咨询也在反思“科学性”在作用于心理研究和治疗的局限,向灵性范畴有了更敞开的态度。家排从起源和应用领域来说,本来就是在家庭治疗中应用更成熟,至于后面说组排(组织系统排列)等等,无非是想进一步商业化。

如果家排先将自己定位成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反而更加现实,商业化之路也可以搭心理咨询的便车 ——心理咨询的商业化已经走了很长的路,好不容易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商业环境。像在巴西,心理咨询是纳入了医保的,家排在巴西的发展多少搭了便车。

而现在将新家排与心理咨询划清界线显然是限制了它的商业化,同时我也没见“传统家排”被当成主要的流派和方法被纳入心理咨询教程。 而心理咨询本来是个相当包容的大体系,容纳了众多差异颇大的理论和技术流派,而每个流派也在相互批判与自我批判以及融合渗透中发展。我喜欢这个领域的开放、包容和探索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