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不紧急VS紧急不重要,先做哪个?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9
最近遇到一个爸爸,他的孩子刚会走,尽管他每天尽职尽责的按照妻子的要求陪伴孩子,但他内心很烦躁,觉得自己的时间都被孩子剥夺了。想知道怎么才能缓解自己的焦虑。

既然问题与时间有关,我们就从时间管理的角度来找找答案。

讲时间管理都绕不开四象限法则。四象限法则是一个大多数人都听过,但只有少部分人能用好的时间管理方法。先来看一下什么是时间管理的四象限。

如果画横坐标为时间的紧迫程度,画纵坐标为事件的重要程度,时间与事件相结合自然产生四个象限,对应四种类型的事件,分别为第一象限重要且紧急的事,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急的事,第三象限紧急但不重要的事,和第四象限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如下图所示。

对于这四类事件的处理顺序,相信所有人都会把重要且紧急的事排在最优,而把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排在最后。那二三象限的事呢?是先做重要但不紧急的?还是先做紧急但不重要的?这大概就会有不同的声音了,估计会有不少人把精力放在更紧迫的事情上。

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认为,我们应该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都花在处理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上,也就是说,重点处理第二象限才是时间管理的核心和目的。

为什么这样说?

处理事情应该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划分优先级, 时间只是底线而不是原则。 如果你在重要事情还不紧急的时候不去处理,它早晚会升级为既重要又紧急的事情,而总在处理紧急事件的我们,自然会觉得疲于奔命,劳累不堪。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如果把陪伴孩子这一事件放进时间管理四象限,你觉得应该放在一二三四哪个象限里?

这位爸爸既然因时间被占据而感到烦躁,那他一定是把陪伴孩子这件事放进了第四象限,既不重要也不紧急。又或者,因为妻子的监督,为了和谐的家庭关系,他也许会把这件事放进不重要但紧急的第三象限。

估计有不少人都是这样处理的吧。

我个人认为,陪伴孩子这件事非常符合第二象限事件的特征,属于重要不紧急,但如果不处理就会升级为重要且紧急的事件。

在孩子小的时候陪伴孩子,这绝不是一件紧迫的事情,不陪或者少陪,也不会马上发生多么糟糕的事情。但是如果因此亲子关系受到影响,等孩子长大出现一系列行为问题的时候,就真的变成又重要又紧急的事了。在以往的咨询工作中,我见了太多高中甚至大学的孩子父母,为了处理孩子的各种问题,请假甚至辞职,来修复亲子关系。到了这一步,大概没有什么事情比陪伴孩子更重要了吧。

对事件重要程度的判断是有很大个体差异的,与价值观有直接关系。 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认为,一个人的不良情绪与不适应行为是由他不恰当的认知引起的。换句话说,如果改变对一件事的看法,就能调整情绪和行为。 对问题中的这位爸爸而言,如果他能认为陪伴孩子是件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尽早处理的第二象限事件,相信他的烦躁与焦虑会得到缓解。

所以与其说四象限法则是一种方法,不如说它是一种理念。当然,早在更久远的年代,我们的老祖宗就已经把这一理念浓缩为四个字了:

未雨绸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