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的狗叫,为什么全村的狗大都跟着叫?读懂后幡然醒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6
读鲁迅的文章,大多时候都会感到非常爽快——深知人性之后的爽快。

由此可见,鲁迅先生是深知人性的。

如在《狂人日记》当中,他如此写道,即:

“村口的狗叫了,其他的狗也跟着叫,但它们不知道为什么叫”

以前认为鲁迅讲的狗——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大都会此体会,但现在重新读到,却发现他讲的是人。

也就是说,在鲁迅看来,在很多时候,人与狗一样,根本不明白自己为何而叫。

什么意思呢?

举个例子,在单位里边,经常会有这样的一种现象,那就是某件事,八字还没有一撇,就已被同事们疯传,以至于原本子无虚有的事,被传得沸沸扬扬,看似比真事还要真。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呢?

其实发生这样的事,跟人性有关。

在人性之中,正如司马迁说的一样,具有“逐利”底色——利己的偏好。

换句话说,凡是利己的事情,很多人都争着去干,而利己大致可分两个方向,一是有利可图,二是不让人有利可图——就是我们常说的见不得别人好。

而“全村的狗跟着叫”,就是属于第二种——见不得其它狗叫,生怕自己不叫的话,就会有莫大的损失一样。

在现实当中,绝大多数人亦是如此,凡是听到一些捕风捉影的事,就怕它传得不过快,以至于到处煽风点火,反正自己闲着也是闲着,只有不利于他人,就算对于自己无益,也一样会落井下石。

但是,这样的行为,除了人性当中有“恶”的成分之外,也是自身的愚笨有关。

进一步的说,因为愚笨,所以,随波逐流,从未有过自己的认知,才会人云亦云,跟村里的狗一样,听村口的狗叫,也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叫起来。

另外,又因为无知,才会见不得别人好。

举个例子,假如你身边的人,都过得你好,那么,你过得应该不会太差,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好,其实会给你带来很多帮助或借鉴于之处,甚至会给你带来前行的动力,这本身就是百利而无一害之事。

但是,在现实当中,却有许多人见不得别人好,一旦捉到对方的短处,就恨不得连踩几脚,落井下石,一定要把对于置于死地,才肯罢休。

而这确实不是明智的做法,甚至是非常愚笨无知的表现——当然,这也跟鲁迅先生讲“村里的狗不知道为什么而叫”一样。

所以,当读懂鲁迅先生这一段文字之后,忽然有一种读懂人性的感觉,幡然醒悟一样。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 问过蓝天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论语》《庄子》《坛经》《道德经》《暂坐》《红楼梦》《金瓶梅》《废都》《自在独行》《人生哲思录》《柏拉图如是说》《史记》《王阳明全集》《华严经》《大学》《礼记》《天道》《孙子兵法》《王弼集校释》《周易》《诗经》《冰鉴》《历史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