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理论知识点总结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5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妇产科,关系着两个人的安危。以下是我整理的妇产科理论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

   一、妊娠期糖尿病

  1、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两种情况,即妊娠前已有糖尿病和妊娠后才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后者又称妊娠期糖尿病(GDP),妊娠期糖尿病占妊娠合并糖尿病总数的80%以上,占总妊娠数的1%-5%。分娩后多可恢复。但仍有33.3%病人于产后5-10年转为糖尿病,故应定期随访。

  诊断标准(只需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即可):①口服糖耐量试验结果两次异常;②两次空腹血糖≥5.8mmol/L,任何一次次血糖≥11.1mmol/L,且再测空腹血糖≥5.8mmol/L。以后者占大多数。

  2 、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

  1.对孕妇的影响 糖尿病孕妇易并发妊高症、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和早产等。另外,糖尿病患者白细胞有多种功能缺陷,故产科感染率增加。因糖利用不足,常发生产程异常、产后出血和手术产率增高。

  2.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因糖尿病孕妇血中高浓度葡萄糖易通过胎盘,而胰岛素则不能,长期刺激胎儿胰岛产生大量胰岛素,使胎儿蛋白和脂肪合成增多和抑制脂肪降解作用,因此巨大胎儿发生率高。另外,畸形儿发生率亦高,且可引起死胎、死产、新生儿低血糖和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3、处理原则

  1.糖尿病患儿若有严重并发症,如肾功能减退、严重心血管疾病等,不宜妊娠。如已妊娠,宜早日终止妊娠。

  2.继续妊娠者,产科与内科医师积极配合,通过饮食或药物治疗,使血糖控制在6.11~7.77mmol/L。通常在37~38周内终止妊娠。如在产前检查中发现有胎盘功能不良等产科并发症,则权衡利弊后作相应处理,一般以阴道分娩为宜。若有巨大儿、胎盘功能不良,或有其他产科指征者,应以剖宫产为宜。产褥期预防产褥感染和产后出血。

   4、新生儿护理:

  无论体重大小均按早产儿护理。新生儿出生时取脐血检测血糖,并在30分钟后定时滴服25%葡萄糖液防止低血糖,同时注意防低血钙,高胆红素血症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多数新生儿在出生后6h内血糖值可恢复正常。

   5、健康宣教:

  1、定期检测血糖、尿糖是十分重要的,血糖控制良好的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1h血糖<8mmol/L。

  2、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食物,提倡少量多餐。多吃绿色蔬菜,豆类,粗谷物,低糖水果,并坚持低盐饮食。尽量不吃糖量高的水果如香蕉、葡萄、柿子、梨、橘子、苹果等,可多吃含糖量少的水果有冬瓜、西红柿、黄瓜等。

  3、稀饭因其可使血糖快速升高,血糖维持时间较短,造成血糖不稳定,对孕妇胎儿不利。故尽量少吃稀饭

  4、在妊娠期,胰岛素是唯一可用于控制血糖的药物。应正确掌握用药剂量及用药时间。

  5、注意个人卫生,要经常剪指甲。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6、生活有规律,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但还应适当进行锻炼锻炼可选择有氧运动,或散步等。保持情绪稳定,听听轻音乐,即的缓解情绪,又可为宝宝进行胎教。

   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1、概述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病率我国9.4%。本病命名强调生育年龄妇女发生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与妊娠之间的因果关系。多数病例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在分娩后随即消失。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2、病因

  病因不清,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年轻或高年的初产妇

  2.合并有羊水过多、糖尿病、严重贫血、葡萄胎

  3.家族有高血压病史

  4.寒冷季节或温差变化

  5.体型矮胖

   3、基本病理变化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痉挛。由于全身小动脉痉挛,造成周围血管阻力增大,血压增高。肾小球血管痉挛,管腔狭窄,血管壁组织缺氧,通透性增加,蛋白溢出形成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钠的排除减少并潴留与细胞外面而发生水肿。本病的预后与高血压、蛋白尿关系较大,而与水肿关系不大。

   4、辅助检查

  眼底检查:视网膜小动脉的痉挛程度反映全身小血管痉挛的程度,可反映本病的.严重不程度。通常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小动脉痉挛,视网膜水肿,絮状渗出或出血,严重时可发生视网膜脱离。患者可出现视力模糊或失明。 尿液检查:应测尿比重、尿常规、当尿比重>= 1.020时说明尿液浓缩,尿蛋白(+)时尿蛋白含量300mg/24h;当尿蛋白(++++)时尿蛋白含量5g/24h。尿蛋白检查在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应每2日一次。

   5、治疗原则

  1. 增加产前检查的次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应注意适当休息,休息时尽量左侧卧位,接触右旋增大的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从而改善胎盘的血液供应。

  3.饮食 注意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的摄入,除全身浮肿外,不必限制食盐。

  4.药物治疗,治疗原则为解痉,镇静,降压,利尿、扩容,适时终止妊娠。

  5.补充:药物治疗

  解痉药物:硫酸镁,是预防和控制子痫发作的首选药物。

  镇静药物:常用的镇静药物有地西泮、冬眠灵等。

  降压药物: 立其丁、肼屈嗪、拉贝洛儿、硝苯地平、尼莫地平、甲基多巴、硝普钠等。

  利尿药:一般不主张运用,仅用全身水肿、急性心衰、肺水肿、血容量过多且伴有潜在性肺水肿者。常用利尿剂有呋塞噻米、甘露醇等

  扩容:一般不主张应用扩容剂,仅用于全身性低蛋白血症、贫血,可选用人血白蛋白、血浆、全血等。

  硫酸镁的使用:

  硫酸镁的中毒剂量和治疗剂量极其相近,故易引起中毒。发生镁离子中毒即次出现膝反射消失,全身肌力下降,呼

  吸抑制,严重者出现心搏动骤停。

  因此使用硫酸镁治疗时应确定:膝反射存在;呼吸每分钟不少于16次;尿量24小时不少于600ml每小时不小于25ml。同时必须备10%葡萄糖酸钙10ml作为解毒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