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语文小知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5
1.生活中的语文小常识求一些关于语文的小常识,比如:花甲之年是指代
古代称生了男孩叫弄璋之喜,生了女孩称弄瓦之喜,其出典也自《诗经》.成语词条: 弄璋之喜 成语发音: nòng zhāng zhī xǐ 成语释疑: 弄璋:古人把璋给男孩玩,希望他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旧时常用以祝贺人家生男孩. 成语出处: 《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花甲是指60岁.其它的有:不满周岁 襁褓 婴儿 黄口 二三岁 孩提 七八岁 始龇 幼年 垂髫 幼年\童年 总髫\总角 童年\少年 总发\束发 十三四岁 豆蔻年华(指女子) 十五岁 及弈之年(指女子)二十 弱冠(指男子)三十 而立四十 不惑五十 半百\知天命六十 花甲七十 古稀八十九十 耄耋百岁 期颐。
2.语文小常识有哪些
一.高考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 忧国忧时 1.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2. 反映别离和战乱的痛苦 3. 同情人民地疾苦 4. 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 建功报国 1. 建功立业的渴望 2. 保家卫国的决心 3. 报国无门的悲伤 4. 山河沦丧的痛苦 5.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6.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7.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 思乡怀人 1. 羁旅思乡之情 2. 对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 3. 边塞思乡之情 4. 闺中怀人之情 ● 长亭送别 1. 依依不舍的留念 2. 情深意长的勉励 3. 坦陈(吐露)心志的告白 ● 生活杂感 1.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2. 昔盛今衰的感慨 3. 借古讽今的情怀 4. 青春易逝的感伤 5. 仕途失意的苦闷 6. 告慰平生的喜悦二.六种答题模式: (一) 分析意境型: 1. 提问方式:此诗有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怎样的画面?诗人通过什么景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2. 答题步骤: ① 描写初始中展现的途径和画面(翻译——忠于原文)。

② 用4个字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以下4组) 孤寂冷清;萧瑟凄凉;雄浑壮阔;恬静优美+明净炫丽。 ③ 回答表现诗人什么感情(先答原因,后答感情)。

3.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时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①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的衔泥筑巢。

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滩上静睡不动。 ② 这是一幅明净炫丽的图景。

③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二) 分析技巧型: 1. 提问方式:怎样的表现手法?怎样的艺术手法?怎样的技巧(手法)?怎样抒发感情的? 2. 答题步骤: ① 明确告诉其手法。

② 结合诗句证明为什么。 ③ 运用这种手法有效地表达出因---而产生的---情感。

3. 答题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骆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时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 ①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② 天位方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③ 两处反衬都突出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三) 分析语言型: 1. 提问方式:此诗有什么语言风格,语言特色,艺术? 2. 答题步骤: ① 从以下六个词中选一个或几个。

雄浑豪放;委婉含蓄;华美绚丽;朴实简练;运用口语;叠词互用。 ② 结合相关语句说明。

③ 运用这种语言表现作者因---而产生的---感情。 3. 答题示例: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问: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 ① 此诗特点是清新自然,运用口语。 ② “黄莺儿”是儿话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儿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③ 这样非常自然的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四) 炼字型: 1. 提问方式:最生动传神的字是什么?给出一字,是否同意。2. 答题步骤: ① 解释此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 翻译此句(忠于原文,语言优美)。 ③ 回答表现诗人什么感情(先答原因,后答感情)。

3.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 好去莫回头。

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 ① 同意。

“看”在诗中是指回望。 ②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

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然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③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五) 诗眼型: 1. 提问方式:关键;不能删掉的词。

2. 答题步骤: ① 解释词义。 ② 点名中心。

③ 是全诗的关键。(位于第一段或者第二段)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不在第一段或者第二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 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一“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 ① “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 ② 这种相思之情是从听到“折柳”引起的。

承上启下。 ③ 是全诗的关键【万能答题公式】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
3.语文小知识
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第一位女词人是:李清照

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18.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9.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20.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21.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22.三代:夏商周

23.>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4.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25.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26.三教:儒释道

27.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英语解释:清明,太师太傅太保

28.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3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31.岁寒三友:松竹梅

32.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

3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35.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3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3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3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39.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40.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41.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42.巴金“爱情“三部曲:雷电雨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43.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4.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

45.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46.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7.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48.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曹丕)

49.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50.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

51.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

52.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53.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

54.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语文常识(二)

1.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3.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4.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5.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6.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7.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8.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龙须沟

9.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墨

10.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12.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是这种的吗?
4.日常生活中的语文常识有哪些
下列几位名人中哪一位是湖北人?->;茶圣“陆羽”,

下列合同中不适用合同法的是->;收养合同,

中国素有“展览之都”美誉的城市是:->;香港,

黄鹤楼的外面有5层,那里面有几层呢?->9层,

1978年出土的轰动世界的编钟,是在哪里出土的呢?->;随州,

据考古研究发现,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瓷器出现在哪里?->;石家庄,

我们熟悉的母亲节是源自与哪个国家?->;英国,

中国第一位入选NBA的运动员是谁?->;王致治,

被选为2003年NBA-MVP的选手是谁?->;加内特,

在足球比赛中每队上场人数是多少?->11,

为什么在酷热的夏日,中午浇花反而对花不好?->;由于蒸腾作用,花的叶片处于气孔关闭壮态,

中国的第一套邮票是什么?->;"大龙"票,

世界上最咸的海是什么海?->;死海,

一段长度相等的绳子,围成什么图形面积最大?->;圆形,

鲁迅原名周树人,他为什么给自己起这个名字?->;他母亲姓鲁,在当时抗日时期他爱国表示迅捷,

电脑中的硬盘是用来干什么的?->;是用来读取信息,数据,文件的,

彩票在我国发行历史悠久,那么最早的彩票是:->;猜科举张榜,

从何时起,对最高统治者称“王”: ->;商,

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

“六一居士”是谁的别号:->;欧阳修,

蒲松龄的故居在:->;山东淄博,

“出人头地”最初指的是哪位文人的文章高人一筹:->;苏轼,

“围魏救赵”是战国时下列哪位实施的军事策略->;田忌,

海明威的小说《丧钟为谁而鸣》是以哪次战争为历史背景的->;西班牙内战,

屈原是春秋时代哪国人->;楚国,

增值税的纳税人有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之分,请问小规模纳税人是怎么区分的?->;货物生产、提供劳务、兼营批发零售的年销售额在100万以下。,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特定低税率为:->13%,

下列应消费税的商品有:(多选)->;烟,酒,鞭炮,护肤护发品,小汽车,汽车轮胎,

世上有百分百纯度的物质吗?->;没有,

水银蒸发的温度是:->300℃,

所有的冰都是在0℃时融化吗?->;不是,
5.语文小常识
一、先景后情,借景抒情(以景托情)

如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合。

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景后情

二、先情后景,以景结情

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诗之一三联直抒抗敌复国之志,二四联描写雄豪悲壮之景,情景交融

三、融情于景(移情入景),情景合一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一字未说离情别绪,而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别绪如长江不尽,离情如碧空无涯。情含景中,神传象外,具有无穷艺术魅力。

融情入景的例子,不局限于通篇的情景合一,更多的是一句之中的情景合一。如李白《独坐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脉脉无语之中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并非花鸟不可爱,只是诗人忧国忧民,所以说“花溅泪”、“鸟惊心”。“感时”、“恨别”是写情。一句中有景、有情,情景交融。
6.谁知道语文小常识
诗歌鉴赏专用术语 语言 (一)风格 1. 激越高亢 如苏轼< >等豪放派,其他象边塞诗中反映诗人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决心的诗作. 2. 清婉(新)秀丽 如李清照< >等婉约派,其他象山水田园诗人 3. 语言绮丽(重视修饰,色彩绚丽,词藻华丽,极尽铺陈之能事) 如温庭筠<

>>,其他象婉约派中反映儿女情长的诗作. 4. 语言平易(浅显易懂,口语化,但含义隽永) 如李绅< > (二)特点 形象,凝练,富有表现力 1.清新自然 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如王维的山水诗 2.平淡质朴 选用确切的词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3. 绚丽 色彩绚丽,词藻华丽,渲染气氛,极尽铺陈之能事. 如李商隐的诗。

4. 明快 斩钉截铁,一语中的. 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5. 含蓄 不直接叙述,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引而不发,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耐人寻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6. 简洁 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如贾岛的诗。 表达技巧 (一)修辞 1. 比喻 化平淡为神奇,深奥为浅显,抽象为具体, 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2. 借代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 3. 比拟 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4. 夸张 提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5. 对偶 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 反问 加强语气 7. 设问 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 双关 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含蓄蕴藉. (二)方法技巧 1. 情景交融 间接而含蓄,景色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情感爱憎。

2. 对比烘托 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3. 联想想象 想象犹如天马行空, 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 4. 用典 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5. 象征 形象生动具体,化实为虚. 6. 使用叠词 增强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7. 托物言志 感物抒怀,隐晦的表情达意, 含蓄蕴藉. 8. 细节 真实准确传神 9. 白描 即不加渲染烘托,粗笔勾勒,真切深刻. 思想情感 (一) 忧国伤时 1.反映社会的黑暗: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杜牧《过华清宫》 林升《题临安邸》 3.反映离乱的痛苦: 杜甫 《春望》 4.同情人民的疾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居易《卖炭翁》 5.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杜甫《登楼》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杜甫《兵车行》(“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 (二) 建功报国 1.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曹操《龟虽寿》 《从军行》 王昌龄 2.报国无门的悲伤,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3.山河沦丧的痛苦: 文天祥《过零丁洋》 陆游《示儿》 4.年华消逝,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水调歌头 ;赤壁怀古》 (三) 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 孟浩然 宿建德江 温庭筠 商山早行 2.思亲念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S226;十年生死两茫茫》 3.边关思乡: 范仲淹 渔家傲 4.闺中怀人: 王昌龄 闺怨 李白 子夜吴歌 (四) 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王维《山居秋暝》、2.昔胜今衰,物是人非,世事沧桑的感慨:姜夔《扬州慢》、李白 《越中览古》、刘禹锡《石头城》、3.借古讽今的情怀: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李商隐 < > 韦庄 < > 4.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梦令 李清照 5.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S226;明月几时有》 6.告慰平生的喜悦: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五) 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念: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情深意长的勉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3.坦陈心志的告白: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