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有可能再超徐州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12-26

泰州宜居舒适,常州宜居发展兼顾,徐州想象空间巨大。三个城市各有千秋,因人而异,各取所需;哪里宜居,没有标准答案。

大学生毕业生的流向,是一个城市的晴雨表。最近,来自苏北泰州、徐州地区的大学生生源,加快了返回家乡的步伐,一改过去向往上海、南京以及苏锡常就业的惯例。其实,在哪一个城市定居都无太大差别。如果考虑到将来照顾父母,还是直接回家乡为好。

徐州

在今年9月江苏省委提出的“淡化苏南苏北地理行政区域江苏重构‘1+3’格局”中,有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一说,就是徐州为主,拓展江苏发展纵深。

在江苏的格局中,徐州仅为一片热土;然而,站在国家层面看徐州,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徐州不仅属于江苏,更是国家级的重要城市。早年徐州归属于济南军区,与南京军区无缘。抗战期间,著名的台儿庄战役,就在此进行并且成为全国抗日民众的关注焦点。解放战争期间,这里进行了“淮海战役”。

正因为徐州“五省通衢”,可以吸纳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地的人财物。在“雄安千年计划”的联想下,徐州具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徐州有省内仅次于南京的高等教育基础,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医疗资源上,徐州有十多家三甲医院,徐医二院,四院,中医院等辐射周边四省。文化、教育、卫生,支撑着徐州作为华东中心城市的地位。

至于徐州的宜居程度,很难与发展两者兼顾。江苏省内,恐怕只有常州具有这种特点。

常州

常州宜居模式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兼顾生活节奏和发展空间,可谓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与“北上广深”以及南京、苏州、无锡相比,常州的发展略微逊色,但是,比较省内其它城市还是稍微领先。生活和工作节奏适中,奋斗与享受兼容。如果感到工作不尽人意,可以往无锡、苏州、上海、南京一带发展。对于常州的点评,笔者在头条号另有所答,标题为“常州市宜居城市吗?”。读者有兴趣不妨搜索一下此题的“回答”,本文不做详述。

泰州

泰州作为新建的地级城市,又将泰兴、靖江两个沿江县级市纳入麾下。沪泰宁铁路将于2020年前开工,工期不超4年,为江苏省规划中期2020年的实施项目。建成后,苏中地区将真正融入“大上海经济圈”。建成后,泰州可通过这条线路从南京北上,最快仅4个多小时即可抵达北京,55分钟到达上海。

2017年9月16日上午,中国医药城政策发布暨项目签约仪式在泰州医药城会展中心举行。三十个医药产业及配套项目签约中国医药城,总投资超过45亿元。

泰州建中国医药城十年来,国内外知名生物医药企业800多家投资落户,其中包括阿斯利康、塞洛菲、勃林格殷格翰等9家全球知名跨国制药企业。今年以来,生物制品申报数量占江苏的50%、全国的8.9%;全市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规模突破1100亿元,增速多年超过20%,连续16年“领跑”江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