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医学的温度》有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9
这几天花时间把《医学的温度》一书看完,该书作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长期从事我国医疗领域工作。虽然是一本关于医学的著作,但是作为工科生的我读起来却没有感到丝毫的费力,可见作者之举重若轻。该书其实是作者自己工作和读书的一些感悟,故而语言通俗易懂,但是却能给人以深思。全书围绕人、医生、病人展开,具体感悟如下:

一、人的范畴——生命的意义。书中作者并没有给出答案,但是我想这个问题也是没有答案的,或者说是每个人的答案都是不一样的。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尤其是长期从事医务工作的人而言,生死早已看惯,故而他们会比一般人更加会思考什么是生命的意义。书中引用了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还有毛主席在纪念张思德的追悼会上所言,“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难看出,作者对生命的意义的倾向就是奉献。确实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如果没有奉献精神,那么很难想象他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普通人也是一样,能力固然有所差异,有的人成就很大,有的人成就很小,但是只要是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那么就是有意义的,那么生命就是有价值的,这样才是一个大写的人。

二、医生范畴——医生如何做。“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我想这句话对医生来讲肯定不陌生,我觉得也很有道理。现在的医生或者说整个医疗行业都太注重技术了,反而忽略了病人本身。因而医生几乎了成了开方子的机器人,成为药品推销员。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医生这个职业可能很快就要被医疗机器人取代,因为现在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制造的医疗机器人给出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9%。但是病人其实更多需要的是关怀,文中提到一个比例,康复的病人中有三分之一是不治而愈的;有三分之一是去看了医生,但并不是医生看好了病,而是病人觉得已经看了医生,心理上获得了宽慰,帮助了康复;仅有三分之一确实是医生治疗好的。这种说话不很准确,但是大概的意思是没有问题的。另外就是中医和西医的问题,应该大力发展中医,文中从社会国庆方面予以了论证,中医从有华夏民族以来一直延续至今必然有其道理,到我们这一代要实现中国梦必然不应该让其式微,应该大力发展,这次抗疫中医的作用发挥出色,或许也引起政府重视,相信不久将来中医必将发扬光大。其实曾经我高考志愿第一志愿也是医科,奈何自己不争气,没有考上,如果我当医生的话,我相信我一定会是一个好医生的,并且我还喜欢中医,因为中医本身已经不仅仅是医道本身了,这里面包含了中华民族的很多哲学,堪称一绝。这种人文理念在西医中是很难体会到的。比如“上医医国”“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些西医是绝对没有的也绝对理解不了的。

三、病人范畴——漫漫人生路。人的一生,所谓生老病死都离不开医生,可以说陪伴你一生的不是你的父亲母亲不是你儿女情人,是医生。我主要讲的是死,中国人大多是害怕面对死亡的。有时候我常常在想,我会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死亡,有其是在生命的终点自己已经感觉到自己生命在流逝的那个时刻,自己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现在还无法想到。但是克服死亡恐惧的良方是乐观主义精神,这一点我是不缺的。韩院士在文中说现在的医疗资源百分之八十都是在病人临终救治上面,这一点有没有必要?临终关怀固然要有,但是也要看病人本身。我的亲身经历,我外婆在2019年年底摔倒引发脑出血,送到医院之后经过几天的抢救,最终死亡。其实抢救之前基本上已经知道结果,但是还是抢救了,这个时候其实就是家人心里图个安慰而已。对于我外婆本身来讲,她可能已经完全没有知觉了,如果她有知觉的话她肯定也不愿意经历这样的开颅手术,身上插满管子,身旁时家人 的哭喊和呼唤。这样的死时一点尊严都没有的,因为这个时候已经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病人这个时候其实就是一摊肉了,比喻或许不恰当,但是很真实。完全忽略的病人是个人这个根本,某种意义上讲,子女其实是不孝顺的,但是世情如此,人言可畏,不得不这样做。而且这也浪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这些医疗资源更应该用来去救助那些更加有需要的人。所以,就算是死亡,那么也要死亡的有尊严一点,古代君王让大臣死都是赐酒,今人可效仿之。

书中还对医学的进展、精准医学、现代医学的反思进行了很多论述,这些看原文应该更好。作为一个门外汉,看了此书感触良多,亦可证明看书者不应有局限,应该博采涉猎广泛,这样才能有所精进吧。是感,计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