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手抄报四字成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1

1. 关于文明礼仪的成语,和文明礼仪有关的四字词语成语

文质彬彬、彬彬有礼、礼贤下士、知书达理、相敬如宾

一、文质彬彬 [ wén zhì bīn bīn ]

【解释】: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出自】:战国 孔子《论语·雍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文化融会贯通,然后人才会文雅与有礼。

二、彬彬有礼 [ bīn bīn yǒu lǐ ]

【解释】: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出自】:西汉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译文】:叔孙通制定礼仪,就文雅有礼貌的走向前。

三、礼贤下士 [ lǐ xián xià shì ]

【解释】: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

【出自】:元末 脱脱、阿鲁图等《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礼贤下士,圣人垂训。”

【译文】: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是圣人留下的名言。

四、知书达理 [ zhī shū dá lǐ ]

【解释】: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也说知书识礼。

【出自】: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一折:“只我这知书达礼当恭谨,怎肯着出乖露丑遭谈论。”

【译文】:只是我这读书通晓礼应当谨慎,怎肯穿出去不露出丑遭谈

五、相敬如宾 [ xiāng jìng rú bīn ]

【解释】: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出自】:春秋 左邱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饁之,敬,相待如宾。”

【译文】:臼季出使路过冀,看到冀缺除草,他的妻子陪在一边,恭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2. 创造文明城手抄报里面的词语

(1 )热爱祖国,建设三明. (2)改革开放,锐意进取.(3)廉洁奉公,诚实守信. (4)遵纪守法,见义勇为.(5)尊师重教,崇尚科学. (6)文明礼貌,助人为乐.(7)家庭和睦,勤劳俭朴. (8)美化环境,讲究卫生.(9)计划生育,优生优育. (10)移风易俗,树立新风.1、人人参与创建,共建美好家园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马鞍山3、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争创全国文明城市4、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 全力实现率先发展目标5、一心一意谋发展,建设中西部经济强市6、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园林城市7、争先争上,勇于进取,全面提高太原文明程度8、经济强市、文化名城、法治社会、和谐马鞍山9、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10、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11、全面提高市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12、自觉履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时代风尚13、执政为民,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14、遵纪守法,努力营造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15、共铸诚信,努力营造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16、崇德扬善,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17、以人为本,努力营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18、面向未来,努力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19、依法治市,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20、人人共为,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21、深入开展创建活动,大力优化“六个环境”22、创建文明城市,造福人民群众23、深化创建活动,满足群众需求24、乘唐风励精图治创伟业,展晋韵崇尚科学求发展25、一言一行塑形象,一举一动见文明26、优化发展环境,建设诚信马鞍山27、立足实现群众根本利益,引深创建文明城市活动28、优化“六个环境”,构建和谐马鞍山.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3. 文明手抄报和词语

(1 )热爱祖国,建设。

(2)改革开放,。(3)廉洁奉公,。

(4),。(5)尊师重教,崇尚科学。

(6)文明礼貌,。(7)家庭和睦,勤劳俭朴。

(8)美化环境,讲究卫生。(9)计划生育,。

(10),树立新风。1、人人参与创建,共建美好、,努力构建和谐3、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争创4、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 全力实现率先发展目标5、一心一意谋发展,建设中西部经济强市6、保护生态环境,建设7、争先争上,勇于进取,全面提高太原文明程度8、经济强市、文化名城、、和谐9、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争创10、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11、全面提高市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12、自觉履行,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时代风尚13、,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14、,努力营造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15、共铸诚信,努力营造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16、崇善,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17、以人为本,努力营造的生活环境18、面向未来,努力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19、依法治市,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20、人人共为,深入开展创建活动21、深入开展创建活动,大力优化“六个环境”22、创建,造福人民群众23、深化创建活动,满足群众需求24、乘创伟业,展晋韵崇尚科学求发展25、一言一行象,一举一动见6、优化发展环境,建设诚信27、立足实现群众根本利益,引深创建活动28、优化“六个环境”,构建和谐马鞍山.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

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

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

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的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

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地大谈。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怎能不教人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4. 文明手抄报和词语

(1 )热爱祖国,建设

(2)改革开放,

(3)廉洁奉公,

(4)

,

(5)尊师重教,崇尚科学。 (6)文明礼貌,

(7)家庭和睦,勤劳俭朴。 (8)美化环境,讲究卫生。(9)计划生育,

(10)

树立新风。

1、人人参与创建,共建美好

努力构建和谐

3、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争创

4、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 全力实现率先发展目标5、一心一意谋发展,建设中西部经济强市6、保护生态环境,建设

7、争先争上,勇于进取,全面提高太原文明程度8、经济强市、文化名城、

、和谐

9、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争创

10、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11、全面提高市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12、自觉履行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时代风尚13、

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14、

努力营造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15、共铸诚信,努力营造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16、崇

善,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

17、以人为本,努力营造

的生活环境18、面向未来,努力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19、依法治市,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20、人人共为,深入开展创建

活动21、深入开展创建活动,大力优化“六个环境”22、创建

造福人民群众23、深化创建活动,满足群众需求24、乘

创伟业,展晋韵崇尚科学求发展25、一言一行

象,一举一动见

6、优化发展环境,建设诚信

27、立足实现群众根本利益,引深创建

活动28、优化“六个环境”,构建和谐马鞍山.

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

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

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从小接受

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

地大谈

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

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

怎能不教人

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

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

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

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

”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