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掌握了这个方法,夏季湿疹不再可怕!(内附详细方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30
湿疹 最近有很多人身上起湿疹荨麻疹,皮肤红肿影响美观不说,且奇痒无比如百爪挠心,异常痛苦。在治疗此类疾病的疗效上,运用中医中药的方法解决可以说立竿见影,操作简便不易复发,对身体也不会有什么不良的影响。 在介绍具体方法之前,我先给大家分析一下当前产生夏季湿疹的主要原因,如下: 1.高能量摄入——失控的食欲 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人的欲望得到了有史以来极大的满足,毫不夸张地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现在一个小康之家可能比之前的王公贵族生活的都要好。大口喝酒大口吃肉也不再只是绿林好汉们的豪情,普通老百姓也能做到顿顿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这种食欲的满足带来的首要不良后果就是能量摄入过多,尤其是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摄入量已经远远超过了人的耐受程度。现在脂肪肝的比例以及年轻化正是能够说明这一点。 也许我们能够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但是身体是诚实的是客观的,它承受不了就要想办法突围,找个地方把多余的能量排出去,而这种功能上的调整表现在人体的症状上就是起疹子,伴有出疹部位的红肿瘙痒。 2.低能量排出——懒惰的天性 谁都想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但是这种生活方式注定不会健康。因为这种状态本身就是一种能量摄入和排出的极大不均衡。 这与中医倡导的阴平阳秘的养生观念是相违背的,不符合人体的正常运转量出而入的均衡需求。不和谐就难以稳定。 其结果就是富贵病丛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湿疹就是一种能量过剩的富贵病。换句话说,如果能量排出能够跟上,多余的热量都通过体力劳动排出体外,湿疹就不会产生。 在治疗过的湿疹患者中没有一例是一顿吃八个馒头的体力劳动者,大多都是生活条件好的小孩和女性。 3.外环境的改变——寒与热 这里我们说的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这两个方面的习惯改变也都对湿疹的产生及愈后产生的很大的影响。 归根结底可以归结为一个词——贪凉,这种习惯改变了人体内部的寒热关系。 古人说:「 ”春夏养阳”。其实就是对这种外在环境温度升高作用于人体加快人体自身代谢现象的描述和总结。 事实却是,我们并不想让自己养阳,更愿意待在空调屋里吃着冷饮看着窗外热烈的阳光。 所以我们把自然界提供的天然排热系统隔离了,可身体的内在能量又要得到释放。 这就是矛盾。怎么办?——起湿疹,强行排热。 出汗 说到这里,大家大概明白了湿疹的一个病因和病机。总结起来就是能量摄入多,排出少,人体自身从皮肤汗孔散热的一个现象。 相对的,中医治疗此类疾病给出的治疗原则恰恰就是「 ”火郁发之”,通俗点讲就是让多余的热量发散出来,我们知道皮肤散热占人体总热量排放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 落实到具体方法上就是通过内服汤药和外用熏洗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 内服治本,调节人体内部环境的寒热状态;外洗则直接作用到具体病变部位,加快散热,及时缓解症状,效果立竿见影。 我在临床上常用以下两个方子进行加减,一个是《伤寒论》中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另一个就是消风散。 现将方子罗列如下,具体应用应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结合当地药材质量进行加减应用,切中病机,效如桴鼓,屡试不爽。 「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伤寒论》 麻黄二两,连翘二两,杏仁四十个,赤小豆一升,大枣十二枚, 生桑白皮一升, 生姜二两 ,炙甘草二两, 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消风散——《外科正宗》 方药组成:当归 生地 防风 蝉蜕 知母 苦参 胡麻 荆芥 苍术 牛蒡子 石膏 甘草 木通 功能:养血祛风,清热燥湿。 临床主治:风湿侵淫血脉,致生疮疥,瘙痒不绝,及大人小儿风热瘾疹,偏身云片斑点,乍有乍无者。 应用上述两个方子除根据自身病情调整加减外,在煎服法上也可做出调整,增强疗效。 外治泡澡 一是在煎完前两煎药用作内服之后再煎取第三遍,第三遍药液用于外洗,可用毛巾浸泡后擦拭身体患部,有条件建议最好能够将药液倒入澡盆加上一盆温热水兑到一起后泡澡。 二是如果症状明显,瘙痒严重,小儿可以兑入一瓶藿香正气水,成人兑入两瓶。 三是如果症状较轻,病程较短,也可以在发病时先兑入藿香正气水泡澡,减轻症状。 有了如上方法,初发的夏季湿疹一般病程能够控制在三天之内,快的一天就能明显好转,慢一些的大多也超不过五天。长年湿疹未得到有效治疗和控制的要视具体病情严重情况而定。 (注:以上方法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运用!!!) 声明: 1.本号原创文章版权归本号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号编辑并留言,标明出处!禁做商用! 2.本号所转载的文章仅供大家学习交流使用,均在合理使用范围内。如果引用的图片来源、数据来源、文字版权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犯了其他权利,烦请告知编辑,本号编辑将立即改正或删除。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