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祥为何在史书中消失十四年,并非被囚禁,那他在干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29

爱新觉罗·胤祥,是大清的“铁帽子王”,雍正即位第二天,自己的龙椅还没坐热,就将他封为怡亲王,兄弟俩手足情深。雍正之所以对他好,是因为胤祥在九子夺嫡中,一直支持雍正,对他最后成功即位,起到很大的帮助。

但在雍正即位,册封胤祥为怡亲王之前,有十多年的时间里,胤祥都在史书中消失了。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这时候胤祥无端受到牵连,也是从这时开始,直到康熙六十一年去世,史书中都没有胤祥的记录。

对于这一点,很多人都猜测,当年太子被废,胤祥因为受牵连,而被康熙囚禁起来,一直到雍正即位,才将他放出来。这表面看来,好像可以解释,为何他在史书上消失十四年,但经过对史书的抽丝剥茧,好像这一说法也有些站不住脚,胤祥被囚禁十四年的可能性并不大。

一、受到牵连

康熙四十七年去木兰围猎,众位皇子控告太子傲慢无礼的行为,令康熙对他心生不满。后来皇十八子生病,康熙见太子对弟弟毫不关心,认为他心中不念兄弟之情,再一次对他失望。几经思量,康熙决定废黜太子。

这时候胤祥受到什么牵连呢?根据《永宪录》记载,皇十三子“因废东宫事波及,削爵”

在《皇清通志纲要》中又记载了“九月,皇太子、皇长子、皇十三子圈禁。”说明这时候胤祥不仅被削爵,同时被康熙囚禁起来。

《皇清通志纲要》后面又记载了“十一月,上违和,皇三子同世宗皇帝、皇五子、皇八子、皇太子开释。”

就是说两个月之后,康熙因为身体欠安,于是将除了长子胤褆、十三子胤祥以外的皇子都放了。

很多清史学家,就是通过这部文献记载,判定胤祥被囚禁了十多年。但是通过这一段,我们其实可以察觉到,当中的内容存在一些争议。

二、是否属实

这个《皇清通志纲要》是谁写的呢?他是皇八子胤禩的儿子弘旺写的,根据史书记载,当年发生这件事的时候,弘旺还不满周岁,可见他并未亲眼目睹此事,只是后来听说,加上自己的观点写出来的。

而弘旺作为胤禩的儿子,他知道的内容是听谁说的呢?如果是胤禩家族的人说的,那是否会扭曲事实。胤禩是被雍正害死,而胤祥又是站在雍正那边,因此弘旺在记载的时候,会不会趁机来丑化胤祥呢?

所以弘旺所记载的,我们也只能做个参考,并不能当作事实来看。

还有一点是,《永宪录》说胤祥在这件事后被削爵,但根据史书记载,康熙四十八年以前,由于九皇子以下的皇子年幼,因此都还没有封号,既然没封号,便没有削爵一说。

三、囚禁真相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的是,胤祥并非像弘旺记载的那样,一直被康熙囚禁了十多年。但史书可以证明,他确实被囚禁了一段时间,根据《清史稿》的记载,康熙四十七年,胤祥的确被囚禁,但之后就一直没有记录了,那么他到底被囚禁了多久呢?

在《雍正传》中,描写了这样一段“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命令胤祉负责修辑律吕、算法诸书,在畅春园蒙养斋开馆……开馆那一年,朝鲜君臣论清朝政事,有人说‘十三王、第三王又称以抚军监国’。”

这里的第三王,很明显就是皇三子胤祉,那么十三王呢?当然就是十三皇子胤祥了。可见当时朝鲜君臣讨论时提到了胤祥,那时候胤祥如果被关在牢中,那么朝鲜谈论清朝政事方面,就不可能说到他身上了。

由此可以推断,当时胤祥已经在朝中做事了,所以从康熙四十七年,到这里记载的康熙五十二年,仅仅过去了五年。而胤祥要将名气传到朝鲜,必定已经为大清立下一些功绩了,就算立功扬名这段时间花掉一两年,胤祥最多也就被囚禁了三四年。

四、其他角度

当然,很多人说光靠《雍正传》,也不能完全肯定胤祥被囚禁的真相。那么我们可以再通过其他角度,来推测一下这件事。

首先雍正一即位,就封胤祥为怡亲王,如果胤祥真的那时候才放出来,第一群臣不会同意,即使口服心也不服,第二没人会信服他,因为大家都不会相信他的能力。而新帝登基,最需要的就是人脉,通过胤祥后期的种种表现来看,他绝对不像刚放出来,反而已经有很长时间,与朝中不少大臣维持了一定关系。

再说,太子胤礽当时犯下大错,康熙后来都将他放出来,还重新立为太子。可胤祥并没犯大错,只是受到牵连,因此康熙没必要将他囚禁那么久。只是后面这十多年里,康熙再没重用过胤祥而已。

五、消失原因

既然胤祥并非被囚禁十四年,那为何史书上没有记载呢?即使不被重用,至少也应该有记录才对,毕竟还是康熙的皇子。

胤祥受牵连被囚禁,虽然后面放了出来,但康熙对他仍有防备。不仅不对他封爵,还在很多方面对他有偏差,甚至在语言上。所以这段时间的记录,不是零零碎碎,就是留下的印象不好,后来雍正登基,认为这些记载对于胤祥不利,很可能就因此删除了。

通过以上推断,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到,胤祥在史书中消失十四年,并非被囚禁这么久。这时候的他虽然不被康熙看好,但仍然在干着自己的差事。而雍正即位之后,能够获得文武百官的支持,也离不开胤祥多年来背后的努力。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