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可以准确的区分湿热与寒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3

   湿热 与湿寒 中医 都认为是身体里的邪气,对我们的身体都带来极大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区分它们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关于区分湿热与寒热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处!

   湿热的主要表现

  湿热发生在人体的不同部位,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不同:

  1.脾胃湿热:容易腹胀、恶心、厌食、口干口苦、皮肤油腻、爱长痘、大便稀薄、小便赤黄、身体笨重无力。

  2.肝胆湿热:两胁酸痛、眼睛黄、皮肤黄、小便黄、口苦、恶心、腹胀、舌苔黄厚,甚至出现 肝功能 异常。

  3.下焦湿热:下焦包括肠道、膀胱和胞宫(子宫)。会有 腹痛 、 腹泻 、口渴、舌苔红,肛门处会有灼痛感;小便出现尿急、尿痛、尿黄;女性容易出现腰部酸痛,白带颜色黄、质地粘稠、气味腥臭等,易患 妇科 病。

  寒湿

  中医将寒湿发生的原因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外界环境造成,一般将 风湿 关节炎 、关节痛等归于外因。其二是自身阳气不足导致,如肾阳虚、脾阳虚等,将畏寒怕冷、腹痛腹泻、浮肿归于此类原因。

   寒湿的主要表现

  1.怕冷:不仅仅是冬天怕冷,初秋、初春等季节都存在畏寒现象,尤其是女性在经期畏寒现象加重。

  2.舌苔发白:反复口腔溃疡,容易 咳嗽 ,痰液出现稀白。

  3.容易腹泻:尤其是穿的少、吃冷饮或寒性水果之后,极容易腹泻。

  4.长斑、虚胖:脸色发白、发青、发暗甚至发黑,就是没有红润现象。尤其是女性,容易小腹肥胖。

  5.关节痛:包括四肢关节、颈肩部位、腰背等,酸痛部位越多,时间越长 ,说明体内湿寒越严重。

   湿热,寒湿的调理原则

  湿热的调理原则是去湿、泻热、清火,所以在饮食上主要选择:薏米仁、莲子、紫菜、红小豆、绿豆、扁豆、苦瓜、黄盖、冬瓜等。

  除了饮食之外,要舒缓情绪、避免熬夜、忌辛辣大补食物、勤锻炼,如果情况严重,需要中医辨证调理。

  寒湿调理原则是去湿、补阳气、 补气血 、保暖。所以可以选择:红枣、生姜、陈皮、茴香、薏米、红豆、肉苁蓉等食物或药材。

   养生 保健 方面可以通过 刮痧 、 拔罐 、 艾灸 进行驱寒,运动时能出汗最好。

  不过寒湿体质,任何季节都应该避免冷饮、寒凉食物,生活起居更应该避免长期吹空调和注意保暖。

   湿热和寒湿的禁忌

  湿热:

  春夏是养阳气的关键时期,切记不能贪凉。

  湿热体质要避免热性的东西。寒湿要避免寒性的东西。

  比较常用祛湿 食疗 方是薏米,但薏米偏凉性。

  薏米对于湿热比较适合。对于寒湿呢就要加一点生姜佐一佐。

  所有的 疾病 的预防和食疗禁忌,最主要的就是先鉴别自己的体质是寒还是热。

  如果是寒,就不能再用寒的东西。如果是热就不能再用热的东西。

  保健或食疗不可以别人说什么好就是好东西,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冬瓜偏凉,湿热体质可以多吃。

  湿热体质的人对于辛辣的东西不能吃或者少吃。

  寒湿:

  寒湿体质的人在夏季,特别是现在的三伏天,来进行调理是最适合的时候。

  三伏天是属于季节中阳气最旺的时候。这时候用一些温热除湿的药,对于祛除寒湿是能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作用。

  寒湿体质的:艾叶花椒生姜 泡脚 ,但是不能太过,2-3天可以泡一次。

  注意:任何方子泡脚,包括纯水泡脚,注意不要出太多的汗,微微出汗就可以了。

  不能出现的大汗淋漓。这样就会阳太过伤阴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