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选择善良,但也要自带锋芒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3
你是否曾迟迟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因为担心会遭到拒绝?

是否对于他人不公正的对待只能忍气吞声,然后继续笑脸迎人?

即便是被要求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是否也不敢有怨言?

我们都必须与他人建立关系,过着群体的生活,为了融入团体,我们被教育要与他人合群,但合群的另外一个涵意即为“减少差异”。

于是,为了避免差异的出现,我们会不自觉的以他人为主。害怕冲突,害怕别人不高兴,即使有自己的想法,也不能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和感受。

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为了让人接受我们,而不得不去做让他人喜欢和舒服的事。

但是,这样真的好吗?你谁都不敢得罪只好得罪你自己了。

很多时候,往往无限的配合还会让对方得寸进尺,错误地认为自己对待他人的方式是正确的,而形成了与你对方间“独特的相处模式”。

那么我们先来说说,这种独特的相处模式是如何造成的。

人类是的群居性的动物,在原始时代为了能提高生存力,就必须合群,这是人类的本性。

从进化论的自然选择理论来看,原始人类的群居性在漫长演化后,这样的特性仍一直保留至今,因此具有一定的优越性,那么群居性对人类的好处为何呢?

在人类孩提时期,碎弱的生命需要依靠照顾才得以生存。成人们提供食物、关爱和保护,婴儿才能逐渐长大。当成熟至可独立生活的阶段时,人们的生活仍与社会群体密不可分,因群体可帮助个人实现无法独立完成的目标。

从群体中,我们也获得了爱与归属感。

在马斯洛的5个层次的需求理论中曾说明,我们因为有爱与归属感的需要,而驱动自己的行为,会透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以满足需求。当这些基本需求被满足后,才能发展出更高阶层的自尊及自我实现的需求。

另外,恐惧感也与群居性息息相关。

在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的实验中,他安排64名女大学生被安排观看实验者的电击行为,实验组被告之虽电击会伤人和使人痛苦。而控制组学生却被告知只会有微弱的震颤感。在恐惧的激发下,学生们可决定是否需要同学做伴。

从实验结果显示,感到恐惧感高者会比恐惧感低者更愿意合群,而恐惧的心理有助于增强人们的群集性。

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

若幼年时期的经验,当表现得乖巧、懂事就会被父母喜欢,以此来讨好父母,企图获得父母更多的爱,那么我们就会学习到这样的相处模式,延续着以住的经验来处理人际关系。

例如在职场中,为了工作的升迁、获得更高的薪水,对于领导的一言一行都奉为圣旨,以积极赞美的言语试图获得上司好感。

然而当我们过度用讨好的方式与人相处时,必定以牺牲自我价值作为代价,贬低了自尊与自信,并隐涵着这样的信息:“我是不重要的”,但这并非我们想要的结果。

所以,即然我们知道过去与家人的相处经验是学习而来,相对的,我们也可以透过学习的方式改变对人际相处模式的认知。

可能有人会问:

其实,没有人任何人有错,只是我们误让他人理解为“这是与我们独特的相处方式”。

“态度影响着我们的行动”。虽然在人际关系上的问题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困扰,但为总何难以改变呢?

一个对态度研究中最常见的假设,就是人们愿意肯定自己的想法态度就是如此,并对其它的说辞加以否认,这就被称之为“认知失调”。

利昂.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中提及:

例如,对于他人的要求,不论多不合理,都不会与对方起冲突。但这并不是真心想要如此,而是因为拒绝他人所产生的痛苦更胜于承担他人的负担,所以不断安慰着自己:“若我不帮忙,他就没人帮了!”以证明自己想法的合理性。

再来我们可以再换个角度想想,当面对这样的好好先生或小姐时,就算自己表现的再无理,也不会被加以指责;就算要求的再多,也不会被拒绝,这带给我们的感受可能是:

“若不找他帮忙真实在太对不起自己了。”

所以,不懂得如何拒绝,这不但纵容了他人对我们所施加的蛮横,放弃了受尊重的感受,即便牺牲了自己,也不会有人理解。

拥有正确的认知,是改变的开始。

那要如何做,才能改善这些困扰呢?接下来提供大家些建议作为参考。

当面对冲突时,我们大部分人的自然反应是停下来、认输然后逃跑。但请仔细思考,我们真的是害怕坐在你对面的这个人吗?还是有别的因素让我们感到不安呢?

担心被否定,不被他人接受的难过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想法和行为,用自欺欺人的态度去敷衍关系中的矛盾,忽略成长的信号。

对处于这样的逆境中,其实我们可能换个角度思考。当与人相处时,若能够完整表达自己的意见,也能够尊重对方的想法,彼此间并不冲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满足了自我的需求,又能有效地沟通,又何须担心得罪谁呢?

我们之所以会害怕与他人冲突,是因为不想争执,想要维护和平气氛。但没有冲突的沟通大多数都是肤浅的,隐藏自己不一致的声音,这种表面上看起来的和乐融融也通常是短暂的。

所谓的“冲突”其实是一种“沟通”,因为“有效的吵架”不但能弄清对方的意愿,并更加梳理了自己的想法。但要如何从冲突中获益,你需要有效的沟通方式。

在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提到,要如何和平的化解冲突,可使用“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

(1)观察:只需要用心观察,不需做出评价。例如:当你/我听见、看见……。

(2)感受:所观察到的,带来什么样的感觉?例如:你/我的感觉是……。

(3)需要:对引起感受的事物,以不带偏好的态度说明双方需求。例如:因为你/我的需要/重视……。

(4)请求:想要采取的具体行动。例如:“你愿意……吗?”

理解、接纳自己的真实状态,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状况并不带责怪及批评,才能在冲突中增进彼此关系。

无论再亲密的人,都需维持界限感,一般的人际关系更是如此。若是为迎合他人声音,宁愿自己理亏也不要紧,在无形之中让自己变成了受害者,为自己增添了许多困扰。

那又该如何维持人际交往的界限感呢?就是需学习区分出“这是谁的人生课题”。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提出“课题分离”的思想主张,其概念为“最终要承担某种选择导致的后果的人是谁”之类的想法,而并未处于承担最终责任的你不可以介入他人的课题。

例如,因为担心自己说出的话而激怒他人,或害怕自己不被对方接受而不敢表达出内心的想法其实是不必要的。

若能以“课题分离”的方式看待人际关系,即使用委婉的态度也能表明自己的态度及立场,至于他人要如何想,是别人要面对的课题,而我们不需要多加干涉。

放下别人的课题,才能真实做自己。

如果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必为你开了一扇窗。若与他人冲突为你造成了恐惧,害怕表达自己的声音,相对的,你也可透过冲突去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克制自己的情绪从来都不是靠隐忍。真正的善良,就是你能多爱自己就能多善待他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