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第一个offer就入职,继续面试可以挑多久?应该挑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4
上周我发表了一篇,《拿到一个offer就入职,还是再面面再挑挑?》,教大家参考37%法则来选择offer。

网友维维提问说,“按这个方法筛选,前面面试通过的职位要以什么理由去拖延? 一般告知对方多久以后入职比较好?几个月会不会太久了?大部分职位都是要随时入职或者不能拖太久的吧?”

我们分别针对职场人和应届生这两类人群来解答这个问题。同时,我还要告诉大家“再面再挑”的过程中,你应该挑什么?

《劳动法》明文规定,劳动者向用人单位申请辞职,需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需提前3日书面通知。只要履行了通知义务,到期限(法定30天,实际中双方协商一致,可以缩短至一两周甚至几天)后,劳动者按照公司的要求,办理离职手续即可。

从这个角度来说,你从提出辞职到正式离职,最多会有一个月的期限。如果你想跳槽,无论是骑驴找马还是裸辞,你都可以和新公司约定好“一个月之后才能入职”。

在这一个月里,你可以广泛撒网,再投递一些规模相当或者是更大规模的公司。如果你还可以在面试中过关斩将,那在谈第2个offer时,你就可以在offer1薪资的基础上提高20%-30%。

在与HR谈薪期间,你可以应用一定的谈话技巧,“我之所以要XX多,是因为我已经拿到了XX公司XX(钱)的offer。但我更想加入贵公司,所以请您帮我争取一下。”如果你个人能力不错,如果你的要求在公司的预算薪酬之内,你的需求就可以被满足。

之后,再重复上述动作。继续投简历,继续面试,在谈第3个offer时,你还可以在offer2薪资的基础上提高20%-30%。

最终,当你拿到3个以上offer时,你就可以根据薪资、福利、平台、工作内容、发展空间等因素综合的选择一个,这样你拿到更高薪水、找到更好平台的几率也会更大。别人跳槽涨薪幅度一般是20%-30%,如果你选择了第3个offer,那你的薪水就是跳槽前的双倍(double)了。

通常情况下,应届生没有太多的资本去跟企业谈薪资,只能被动接受企业的标准薪资。在你挑选行业、企业、岗位、城市时,你的薪资水平就被决定下来了。此时,“再面面、再看看”对你来说更多地是挑选平台了。

企业当然希望你面试之后能马上上岗,应届生却希望在招聘季中能多面几家企业。所以,你也可以合适的理由去拖延,比如,大四学校安排了统一的实践,近期毕业论文需要开题等等。至于拖延的期限,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前提是,你必须和企业HR做出友好、有效的沟通。

同时,职业选择对于应届生来说是重大的人生决策,考虑一份职业未来的价值,远远重要过考虑它当下的价值。

比如说,很多职场人会有这样的感觉,同学们刚毕业时在同一城市里的薪资都差不多,最高的和最低的也就差两三千块钱。但是,毕业10年之后,同学们的差距就彻底拉开了,有人年薪百万,有人勉强糊口。因为决定大家十年后成就的完全不是工作的起薪,而是工作的平台、发展机会甚至是眼界、人脉——这才是一份工作最重要的价值。

古典在《拆掉思维里的墙》里提到过,“平台、资源、眼界、机会、好老板、失败的经验,这些都是未来会升值的潜力股,他们会在未来的时间里增值百倍。”所以,当应届生们面对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时,就认真挑、仔细挑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