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人生最重要的是平安与健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6
在和平年代,在温饱无忧的生活条件中,一般情况下,个人已经不需要盲目牺牲自己,个人的生命权、健康权变得日益重要。

这就是小时代的特征——重自我,与战争年代和困难时期的“舍小我,顾大家”明显不同。

例如,曾经有一位喜欢助人为乐的老汉,想把已成孤儿的侄子托付给别人或福利机构,以便自己抽身去做更多的好人好事,来到济南后,并没有得到媒体与慈善组织的支持,相反,人们在敬佩他的热心肠时,认为他坚持把侄子抚养成人就是最大的善举,而舍弃侄子则违背道义。

例如,过去带病工作是无私美德,带病上学是精神可嘉。现在呢?则不了:带病工作常进一步损害健康,有些疾病还会传染别人,不如在家静养;带病上学同样不科学,并且现在许多孩子带病上学会造成交叉感染。因此,个人生病时,除了十万火急并关乎重大利益的特殊情况,还是首选休息为好。

例如,学习雷锋好榜样,雷锋无私助人的精神永不过时:世界需要热心肠,社会需要互助体系,人与人都免不了有麻烦别人和被人麻烦的时候。无论身处哪个时代,一个人活着,都是既为了自己又不仅仅为自己。但是,雷锋精神要活学活用,不可拘泥于形式。你去帮人家抱孩子,除非人家同意;你去工地搬砖,除非人家需要。否则,你会被人认为要抢孩子,或者到工地上偷东西。

时代不同了,社会需求随之不同,人生观念也随之改变。

现在,只要一个人不伤人害己,就可以挺直腰板活着,没有过错,没有失德。至于怎么个活法,那就是值得尊重的个人问题了。

综上所述,小时代重个体,开启了个体的生存权、健康权被重视的新观念。个人的生存、生活、生命质量前所未有地被重视,个人的风格和特色随之进一步被推崇,远胜于魏晋风流(那只是少数人的特权)。在不会伤人害己的基础上,为自己而活,逐渐成为时代的主流人生观。

那么,一个人身处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就要做到:奉献而不牺牲,勤奋但有节制,付出而有原则,热心但有界限,合作但有底线。

于是,个人的平安与健康成为了人生最重要的两个基本点。

没有安全,人生免谈;没有健康,幸福无望。在安全和健康方面,需要小心谨慎。例如女性夜跑有安全隐患,那就换个时间,换个方式去锻炼,或者熟人相约一群人去跑(至少三五人,还要避免有人掉队);例如喝酒吸烟和熬夜有害健康,那就少喝酒、戒掉烟,晚上减去不必要的网上聊天和漫游浏览,早些睡觉是关键。

事在人为,现实中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问题,都会有相应的解决方案,除非你一条道走到黑,固步自封不肯改善。

地球离了谁都一样转,工作离了谁都有人干,生活离了谁照常有,家人离了谁仍旧活,不要把自己所处的位置看得那么重,不要认为自己的付出一刻也无法停。适度停歇,也是人生的必需。一旦没了平安和健康,这个世界就会与你慢慢无关。

与其成为抗病模范,不如趁早防患于未然。许多人都说,生病和住院是很好的一课,既能让自己重视健康,又能让人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这并非空谈。

当你平平安安,自己有福气不说,也不会让关心你的所有人不安和挂念;当你健健康康,自己有活力不讲,也会为社会做出更多奉献,最起码,一个人平安健康的话,不会给他人、家庭和社会增添负担。

人生最美好的莫过于细水长流,何必争一时抢一地呢?人间的风景慢慢看,红尘的滋味慢慢品,喜欢的事情慢慢做,依恋的人儿慢慢爱。

既然人均寿命已经极大地被提高了,那我们慌什么?急什么?有些事要只争朝夕,但更多的时候,最好闲庭信步悠着点。

不顾安全、牺牲健康的事情能不做就不做,自然,救人救火、保家卫国之类的特殊情况除外,而类似“自拍死”和“熬夜死”的事情不做也罢。

无论如何,人生在世,最重要的都是平安与健康!切记,切记……

(高英写于2017年3月7日)
相似回答